- 相關推薦
征稅與納稅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征稅與納稅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必修1《經(jīng)濟生活》第三單元第八課《財政與稅收》中的第二框《征稅與納稅》一框內(nèi)容。主要介紹稅收的含義、特征、種類及作為納稅人要依法納稅的相關知識,它是對財政內(nèi)容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因為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二、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 識記稅收、稅收的基本特點、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2. 理解稅收基本特征之間的關系。
。ǘ┠芰δ繕
通過對各種具體稅種的學習,提高學生辨別比較能力、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ㄈ┣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qū)W習,增強學生國家觀念,教育學生懂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愛國的具體表現(xiàn),偷稅等行為是違法的,可恥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稅收的含義
2. 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其關系
3. 依法納稅的重要性
四、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構建知識。
五、教學方法
1、問題探究法。引導學生以問題帶動知識,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2、集體討論法。針對教材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3、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六、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資料,預習閱讀征稅和納稅的內(nèi)容;認識稅收的種類。
2.教師收集有關征稅和納稅的時政材料;課前預習熟悉本節(jié)學案。。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 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教師:請大家回憶財政收入的組成,說明財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組成,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什么。(財政收入由稅、利、債、費四部分組成,其中,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
教師引導: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可見稅收對國家財政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稅收的有關知識。
。ㄈ┖献魈骄、精講點撥。
【1】. 稅收及其基本特征
1. 什么是稅收
教師:請同學閱讀教材68頁虛框內(nèi)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教師點撥:從稅字的構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稅就是送給國家的農(nóng)產(chǎn)品,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稅收的共同點就在于,都是交給國家的財富。請大家想一想,交給國家的稅收財富有沒有直接的補償?國家憑什么讓人們不得不交這部分財富?國家收取的這些財富有什么作用?
教師總結:稅收是沒有直接補償?shù),但是為了實現(xiàn)國家的各項職能,國家必須收取一部分社會財富,形成國家財政收入。為此,國家依靠政權的力量,強制收取這部分收入。(歸納出稅收的本質(zhì))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國就有稅,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從稅收的含義中我們可以想到,稅收應該具有什么特點?
2. 稅收的特點
。1)強制性。請大家想一想,沒有政權力量作后盾,強制人們繳納,能不能獲得?(不能)
教師點評:強制性是稅收區(qū)別于其他財政收入的主要標志。
(2)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不需要償還納稅人,納稅人也不能提出回報要求。
。3)固定性。稅收是無償?shù)、強制的,處理不好就會引發(fā)社會矛盾,因此,國家征稅之前必須依法律形式,規(guī)定好征稅對象和稅收數(shù)額之間的比例,不能隨意變動、征收。當然,國家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調(diào)整稅收政策。
稅收的這三個特征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
教師點評:無償性要求必須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無償性決定了必須具有固定性。
【2】. 我國稅收的種類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具體稅收項目?
總結:增值稅、所得稅、營業(yè)稅、關稅等等。根據(jù)稅收的征稅對象,目前我國的稅收分為五大類,共20多種。請大家看教材69頁“名詞點擊”,了解一下五大類稅收的特點,看看它們都是針對什么對象征收的。
教師:在這些稅收種類中,影響最大的是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下面我們重點學習一下這兩種稅收。
1. 增值稅
增值稅屬于流轉(zhuǎn)稅,是以生產(chǎn)經(jīng)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nèi)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其基本稅率是17%
計稅方法:增值稅=商品銷售額×稅率-上一環(huán)節(jié)已繳稅金(知識擴展)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繳稅有什么好處呢?
(可以避免對一個經(jīng)營額重復征稅,防止前一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偷漏稅,有利于促進生產(chǎn)的專業(yè)化和體現(xiàn)公平競爭,有利于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
2.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稅收。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nèi)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nèi)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我國境內(nèi)居住和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nèi)取得所得的個人。
請大家看教材“相關鏈接”及有關圖表,了解個人所得稅有關征稅項目、發(fā)展情況和計稅辦法。
教師總結:近二十多年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發(fā)展迅速,這也反映了我國經(jīng)濟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較大提 高。與增值稅的計稅方法不同,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稅辦法,就是個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納稅人個人收入越多,繳納個人所得稅越多。
教師點撥: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辦法是分段計算的,個人收入1600元以內(nèi)不計稅,多余16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稅率分段計稅。請同學們計算教材所列題目。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計算個人所得稅有什么意義呢?
教師點撥: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調(diào)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實現(xiàn)社會公平
【3】.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教師點撥:
1. 依法納稅的必要性
稅收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賴以存在和實現(xiàn)其各項職能的物質(zhì)基礎。
我國的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有了收入,才能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因此,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自覺誠信納稅,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公民愛國的具體表現(xiàn)。
2. 偷稅、欠稅、騙稅、抗稅是違法行為
。1)偷稅
偷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guī)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繳稅款的行為。如偽造、銷毀、涂改帳本和票據(jù),隱瞞銷售收入等。
。2)欠稅
欠稅是指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繳納而拖欠稅款的行為。
教師:請同學看教材72頁“相關鏈接”了解欠稅行為的特點和法律處罰規(guī)定。
(3)騙稅
騙稅是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yōu)惠的行為。
教師:請同學看教材72頁“相關鏈接”了解騙稅行為的特點和法律處罰規(guī)定。
。4)抗稅
抗稅是指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教師:請同學看教材72頁“相關鏈接”了解抗稅行為的特點和法律處罰規(guī)定。
3. 公民要增強稅收監(jiān)督意識
教師:請同學看教材73頁“相關鏈接”思考公民如何維護國家稅收工作?
教師總結:公民是國家稅收的最終負稅人,應自覺增強稅收監(jiān)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監(jiān)督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行為,關注稅收的征收和使用情況,對他們的違法行為進行批評、檢舉,維護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ㄋ模┓此伎偨Y,當堂檢測。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稅收的有關知識,知道了稅收的特點和種類,重點介紹了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知道了它們的征稅對象和計稅方法。這對于我們在經(jīng)濟生活中正確地理解國家稅收政策和稅收意義,將有重大指導作用
這節(jié)課我們還學習了依法納稅的有關知識,知道了依法納稅的必要性,各種違法行為的表現(xiàn)和應受到的法律制裁。這對于我們在經(jīng)濟生活中正確地理解國家稅收政策,認識我國稅收的性質(zhì)和意義,增強依法納稅意識,自覺抵制違法行為等將有重大指導作用。
。ㄎ澹┌l(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1、同學們把指導書上相關的知識做一做,以鞏固今天所學的“征稅和納稅”的知識點。
2、請同學們根據(jù)我們發(fā)下去的導學案把下一課的有關知識點預習一下
九、板書設計
二、征稅和納稅
。ㄒ唬┒愂占捌浞N類
1、含義:主體、目的、憑借、依據(jù)、地位
2、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3、種類: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ǘ┮婪{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 依法納稅的必要性
2. 偷稅、欠稅、騙稅、抗稅是違法行為
3. 公民要增強稅收監(jiān)督意識
十、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多,相對于學生生活實際來講,有一定抽象性,在學習中應該多引入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稅收實例,讓學生深刻理解并能夠從自己實 踐中去理解,從而把握國家財政的實質(zhì),把握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的意義。本課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并穿插學生各種活動在其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與參 與活動的熱情,效果比較好。
拓展:
1、稅收的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稅收的基本特征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國家取得稅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預先規(guī)定了征稅的對象和稅率,不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變更。
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關系: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標準,就會造成經(jīng)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危及國家利益。
3、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個人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一我國居民來源于境內(nèi)外的所得和非我國居民來源于我國境內(nèi)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個人所得稅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的計稅辦法。
個人所得稅的作用——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diào)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稅收的作用
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稅收是實施經(jīng)濟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
稅收是調(diào)節(jié)經(jīng)濟的重要杠桿。
5、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
納稅人是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款的的單位和個人。
當納稅人所繳稅款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就是負稅人。當納稅人通過一定途徑將稅款轉(zhuǎn)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
6、公民必須依法納稅,增強納稅人意識
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公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shù)男袨檫M行批評和檢舉。
增強納稅人的權利意識是因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稅收的征管和使用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和納稅人的利益。
增強納稅人的義務意識: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增強納稅人的義務意識是因為:在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fā)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xiàn)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zhì)基礎。
【征稅與納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稅法》考點:納稅義務人與征稅范圍10-19
《納稅》的課堂教案設計07-28
稅務師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不征稅收入”分析09-03
2017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考點:納稅義務人與征稅范圍審核08-09
《稅法一》基礎考點:國際重復征稅06-07
財政納稅和納稅人必修知識點08-10
什么是電話申報納稅?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