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克和千克》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克和千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克和千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nèi)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第四冊第六單元85-87頁《克和千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課前讓每位學生去商場上任選一種物品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并填好調(diào)查表。
2.將全班分成8個小組,每組準備8個1角硬幣,一些蘋果,若干袋鹽,實驗卡(1)和實驗卡(2)。
3.準備天平,盤稱。
4.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重量單位克、千克
師:老師這兒有兩袋糖果,請你們猜一猜它們是一樣重,還是哪一袋重一些?
生1:我認為左邊那袋重一些。
生2:我認為右邊那袋重一些。
生3:我認為它們是一樣重的。
師:誰想上來掂一掂?(找?guī)孜粚W生來掂一掂,一致認為是左邊那袋重一些)
師:剛才大家用眼睛觀察得到了三種不同的結果,但通過掂一掂大家的意見就統(tǒng)一了?磥肀容^兩件物品的輕與重光靠眼睛是不行的,我們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那么這袋糖到底有多重呢?你有辦法知道嗎?
生1:用秤來稱。
生2: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所標識的凈含量。
師:這個方法不錯。昨天老師請大家回去任選兩件物品調(diào)查它們的凈含量,你們完成了嗎?誰想上來匯報?(找?guī)孜粚W生上來匯報)
生1:一塊香皂100克。
生2:一支牙膏105克。
生3:一袋大米25千克。
生4:一袋洗衣粉1.7千克。
……
師:剛才你們所讀到的"克、千克"就是國際上所統(tǒng)一使用的重量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
(板書:克和千克)
二、認識秤
1.提出問題。
師: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所標識的凈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重量,但很多物品沒有包裝袋,比如你們桌上所擺的蘋果等物品,要知道它們的重量怎么辦呢?
生:可以用秤來稱。
師:對,要想知道物品準確的重量可以用秤來稱。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
2.學生自由說生活中常見的秤。(教師課件展示并簡單介紹生活中常見的秤。)
生1:在水果店里見過盤秤。
生2:在超市見過電子秤。
生3:我在實驗室見過天平。
生4:我在米店見過磅秤。
生5:我在菜市場見過桿秤。
生6:我家里有彈簧秤。
(當學生舉例天平時,介紹天平通常用來量比較輕的物體。)
3.介紹盤秤的使用方法
我們先來認識一種常用的秤——盤稱。(實物展示)
(1)觀察秤面,介紹秤面中如何來分大格、小格,且它們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數(shù)。
在秤面上,指針指向0刻度,下面還有2Kg的字樣,Kg就是單位千克,表示如果指針轉(zhuǎn)了一圈,物體的重量是2千克。在一大格的位置標有100g的字樣,g就是單位克,表示如果指針指向這,物體的重量是100克。每一大格又分了10小格,那么每一小格表示有多重呢?
生:10克。
(2)稱秤練習。稱出一本數(shù)學課本的重量。
生1:指針過了一大格又八小格,數(shù)學課本重180克。
生2:指針離200克的地方還少了兩小格,數(shù)學課本重180克。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動手實踐。
小組合作分別用盤秤稱出1千克的鹽,并填寫好實驗卡(1)。
2.小組匯報填寫結果。
(討論)為什么每個小組稱得的1千克鹽都是兩袋,而1千克的蘋果個數(shù)卻不一樣呢?
生:因為每袋鹽都一樣重,每個蘋果的重量卻不一樣。
3.讓學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把兩袋鹽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覺一下1千克有多重。
4.舉例。
師:1千克也就是生活中常說的1公斤,在你的周圍能找到用千克作單位的物品嗎?
生1:我們的體重。
師:那你們互相抱一抱吧。(同桌同學互相抱一抱)
師:你們的體重大約是25千克。
生2:一桶礦泉水。
師:一桶礦泉水的重量大約是19千克。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問題。
師:書、鹽可以用盤秤稱出它們的重量,那1粒黃豆能用盤秤稱出它的重量嗎?
生:能。
師:試一試吧。
(學生試后發(fā)現(xiàn)很難稱出它的重量。)
師:用什么秤才能稱出1粒黃豆的重量呢?
生(思考):天平。
師:對,生活中常用天平來稱較輕物品的重量,使用的單位是"克"。
2.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天平稱物品前,要先將游碼(指著游碼)撥回0刻度,再將天平調(diào)平衡,也就是使指針指向正中間(演示)。稱的時候,刻度朝自己,物品放在左邊托盤(取下托盤讓學生認識),砝碼(出示砝碼讓學生認識)放在右邊托盤。砝碼不合適時可以撥動游碼,砝碼上標了重量,砝碼的重量加游碼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
3.用天平秤出數(shù)學課本的重量。
砝碼:100+50+10+10+5=175(克)
游碼:3(克)
數(shù)學課本重:175+3=178(克)
(討論)用盤稱和天平,哪種稱出的重量更準確?
生:天平。
4.在天平上演示稱1克重量的過程。
師:1枚2分的硬幣重1克。
5.讓學生感受1克的重量。(每人在桌上找到1個2分硬幣,把它放在手指上感受它的重量)
師:說一說你對1克的感覺。
生:很輕很輕。
6.舉例說一說生活中重量大約是1克的物品。
生1:一枚圖釘。
生2:一張紙。(隨手撕下一張作業(yè)本紙,用天平稱出重量,發(fā)現(xiàn)比1克重,一小張紙的重量才是1克。)
生3:一枚1角的硬幣。(拿出兩個不同大小的1角硬幣,發(fā)現(xiàn)大的那個重量有2克,小的那個才重1克。)
師:這些都說明1克的重量怎么樣?
生:非常輕。
7.將10個2分的硬幣放在手上,感受10克的重量。
五、"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
師:"千克"與"克"是兩個不同的重量單位,大家猜一下多少個1克會是1千克呢?(小組討論)
生:1000個克是1千克。
師:你是怎么猜想出來的?
生1:我從盤秤的刻度上看出來的。
生2:我看到一包鹽上標的凈含量是500克,剛剛又稱了一千克的鹽有兩包,就是500+500=1000克,我就才1千克等于1000克。
師:滿1000克我們就可以用一個比較大的重量單位"千克"來表示。
六.動手實踐
(1)桌面上陳列了一些物品,請每組任選1件猜它的重量,你們認為組內(nèi)誰猜得最準就在表中填誰猜的重量,并填寫實驗卡(2)。
(2)比一比哪個小組猜得最準。
每組選一名代表,用合適的秤來稱出你們組選的物品的準確重量。
展示表格,評選出估計得最準確的小組。
七、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李奶奶從市場買了許多東西,用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一說圖上的內(nèi)容。
生1:李奶奶買了500克魚。
生2:李奶奶買了1千克蘋果,還買了2千克雞蛋。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1:李奶奶買的蘋果比雞蛋少多少千克?
生2:李奶奶買的雞蛋比魚重多少千克?
……
(指名回答)
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與質(zhì)疑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有什么新的收獲?
生1:我知道了物體的重量可以用千克和克作單位。
生2: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
生3:我知道了比較重的物體常用千克作單位。
生4:我知道千克比克重。(討論:他的說法對嗎?)
生5:我會用秤稱東西的重量了。
生6:我認識了一些秤。
生7:我知道比較輕的物體可以用克作單位。
(板書學生的回答)
九、練習
(課件出示)
(1)第88頁練習十八第1題(說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第88頁練習十八第2題(寫出體重)
(3)連線
西瓜100克
方便面5千克
(4)判斷
①一個乒乓球約重3克。()
、谛∨纸衲7歲,約重2千克。()
③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十、思考
課件出示:一頭大象,如果用"克"或"千克"來表示這頭大象的重量合適嗎?如不合適那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呢?我們以后再學。
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
表示物體的重量,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
比較重的物體通常用千克作單位
比較輕的物體通常用克作單位
1千克=1000克
二年級《克和千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生活情景中,使學生感覺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單位的秤,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使學生會以1克和1千克為標準估量物體的質(zhì)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調(diào)查、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
認識質(zhì)量單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教學難點:
知道1千克=1000克,會根據(jù)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選擇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角硬幣若干、黃豆、玉米、紅豆、較輕積木若干、電池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起引入
1、師出示課件:(1)我的體重是30米。
。2)媽媽買的水果重2分鐘。
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說說你的想法。
2、指名回答后,出示“關于克和千克你了解多少?”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認識克和千克
小組匯報搜集到的知識
2、知道1千克=1000克
小組匯報,并用實例講解。
3、感受1克有多重。
小組匯報,使同學們親身感受1克有多重。
4、認識各種稱物品的秤。
在小組匯報中,展示同學們帶來的秤,并介紹用法。
5、實際動手操作,先估量再稱重。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交流。
三、綜合運用
1、選擇合適的單位,圈一圈。
指名回答,全班訂正。
2、將物品與適當?shù)闹亓窟B一連。
指名回答,全班訂正。
3、糊涂的明明
通過明明的一封信,找出關于克和千克的知識,看一看明明糊涂在哪?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請與大家分享一下。
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105頁第3題
教材第106頁第8題
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
克g500克500克=1000克
千克kg1千克=1000克
【二年級《克和千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08-12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06-11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學設計03-11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16
克千克教學設計05-31
認識克與千克教學設計05-29
克千克教學設計15篇03-31
二年級數(shù)學克和千克的教學設計(精選14篇)06-06
《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