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的校園》教案及反思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參與多種活動,加深理解所學知識,并滲透統(tǒng)計思想。
2.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體驗、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并能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解決,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3.初步接觸簡單的數據整理,看簡單的統(tǒng)計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將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2、會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3、能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師:你們課件十分鐘你們都喜歡做什么游戲呢?
生1:我喜歡跳繩。
生2:我喜歡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
生3:我喜歡跑步。
2、師:你們喜歡的活動可真多。〗裉礻惱蠋煄Т蠹襾砜纯次覀兩蜿柭沸W大課間時活動的圖片吧!(板書課題:我們的校園)
3、師:你們都看到什么活動?(學生匯報)
4、師:你們想知道參加各項活動的各有多少人嗎?
二、收集數據
師:我們用涂笑臉的辦法來統(tǒng)計參加每種活動的人數。
。◣煶鍪疽粡埓蟮慕y(tǒng)計圖。)
師:我們用一個笑臉表示一個人,參加活動的有幾人,就涂幾個笑臉。比如踢毽子的有3個人,那就涂3個笑臉(老師演示涂上。)那你最喜歡什么活動,你就去統(tǒng)計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數,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統(tǒng)計。
。ㄍ瓿山y(tǒng)計圖,教師巡視,適當指導。)
三、整理數據(學生匯報)
師:你統(tǒng)計了什么活動的人數?有多少人?你是怎樣知道的?
A:跳繩
生1:我統(tǒng)計的是跳繩的人數,我是數的,有12人。(讓生數一遍。)
生2:有10個小朋友在跳,有2個小朋友在搖繩子,合起來是10+2=12,共12人。 生3:左邊有3人,中間有1人,右邊有8人,合起來是3+1+8=12,共12人。 (復習連加算式)
B:跳集體舞
生1:我統(tǒng)計的是跳集體舞的人數,我是數的,有15人。
生2:穿藍色衣服的有7人,穿紅色衣服的有8人,合起來7+8=15,共15人。 (復習加法、減法各個部分的名稱)
C:跑步
生1:我統(tǒng)計的是跑步的人數,有8人。我是數的。
師:你知道他們跑了第幾名嗎?誰上來指著圖說一說?(學生上來指著說。) D:玩老鷹捉小雞
生1:我統(tǒng)計的是老鷹捉小雞的人數,一共有5人。我是數的。
生2:我也是統(tǒng)計的老鷹捉小雞的人數,我用1只老鷹加上4只小雞,1+4=5人。 (完成統(tǒng)計圖)
師:小朋友解決問題的方法真不少,有的是數出來的,有的是算出來的,最后都得出參加各項活動的總人數。真不錯!
四、對比感受統(tǒng)計圖的用處和優(yōu)越性
師:下面咱們來看看這張?zhí)顫M的統(tǒng)計圖,同學們也把你們手中的圖舉起來給老師看一看,從圖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參加跳集體舞的人最多。
生2:參加踢毽子的人最少。
師:看著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參加跳長繩的比跑步的多幾人?(請生列式解答)
生2:參加跳集體舞的比玩老鷹捉小雞的多幾人?
生3:參加踢毽子的和參加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五、課堂小結:
師: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小朋友們,你們可要多留心,做個有心人哦!下課后,小朋友們可以到室外去做各自喜歡的活動,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參加每項活動的總人數。
教學反思:
《人教版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14-115頁的《我們的校園》是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本節(jié)課我選取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活動,比如:踢毽子、跳繩、跑步、跳集體舞等啟發(fā)學生根據各種活動的內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并利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決。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本冊教材所學的內容,體驗我們的校園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
為了讓本節(jié)課從內容上和形式上都給人以全新的感覺,我大膽嘗試,設計了讓學生全員參與的學習互動,重在學生的體驗、參與、交流和教師的適時指導,使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決,同時讓學生從活動中初步感受統(tǒng)計的相關知識。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點:
1、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老師以聊天、談話的方式引出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輕松地進入課堂,很快拉近師生間的關系,為課堂教學建立良好的開端。
2、學科整合,關注情感教育。
將例題的呈現(xiàn)方式改為出示主題圖片,讓單一的數學課與體、音、美相結合,教學的內容生動、活潑,教學過程中教師加以評價,正確的方法指導,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班級的情感。
3、交流互動,給足學生空間。
有教師的圖例和學生的操作圖像結合,先指導學生記錄數據的方法,在讓學生自己填寫,出現(xiàn)困難時,讓學生之間交流好的方法,及時給予解決,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觀察、組織、交流、互動的能力,較好地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及時調控,高效課堂效果。
總之,這一節(jié)課“情”“趣”交融,學科滲透,動靜結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活動空間、觀察空間、思維空間,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我們的校園》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我們的校園教學教案03-18
小學語文《我們美麗的校園》教案07-25
我們的校園數學教案08-07
《我們的身體》教案與反思(精選10篇)02-24
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02-01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保護我們的朋友》07-10
《我們一家人》教案與反思02-21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我們去春游》04-03
我們去探險閱讀活動教案及反思(通用6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