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通用7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試卷,在各領域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卷,試卷是命題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編寫出來的。一份好的試卷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化學期末試卷分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1
試卷中除了常識性知識的考查,更多的是檢驗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及應用,對教材所涉及知識點中過程與方法、思維方式、化學觀念的檢測,不同以往的是增加了對化學史的考查,即原子結構模型演變(以連線的方式共3分),對微粒觀念的要求更高,能寫出像食鹽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試卷中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對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較高,給出新的知識點讓學生來應用,即計算題中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另一種計算方法。
從學生答卷情況來看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平常教學過程中對布置的任務缺少嚴格的檢查落實,導致大部分學習不自覺的學生化學常識性知識掌握不好,丟掉很多分數(shù);在提問與理答方面付出不夠,設計的問題或教學情景活動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再加上課上課下訓練不到位,學生應用的能力不足。
下一步的`做法:充分備課,設計好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控制好一節(jié)的的內容不貪多,注重學生自學能力,有過程有訓練,精講精練;盡可能的利用好課上的落實檢查時間開始上課5分鐘,記憶檢查化學常識性知識;開學前做好計劃安排,留出至少一個月的復習時間進行綜合訓練;多像老教師學習,去聽課,交流自己的一些困惑想法等。
個人的一點小建議:設置課堂的底線也是最高要求,不拖堂,拖堂說明教學任務沒有進行完,一個是自己授課的效果不好,另外還會影響學生下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及老師的正常教學內容;做到不拖堂,才能做到課前兩分鐘侯課準備,學校可不可以從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兩方面做好統(tǒng)一要求做到兩分鐘侯課準備;如何保證家庭作業(yè)的質量,能不能根據(jù)課程安排規(guī)定每天晚上只能布置固定科目的作業(yè),比如周一只布置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四科作業(yè),保證作業(yè)的質量及學生的睡眠;適當?shù)脑黾咏y(tǒng)一考試。(只是個人的一點想法)
當然,說到和做到之間的距離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翟老說的),自己要努力的去實踐,在期待和愛學生的基礎上,竭盡全力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同時也讓自己做到最好。
后來又想到現(xiàn)實的一些問題該如何處理,整體學習氛圍如何營造?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如何提高?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如何樹立?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2
20xx年荊州中考化學試題根據(jù)20xx年《考試大綱》和初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命題的,試題以測試能力為主導,考查學生對所學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中學化學教學和提高復習效率有正確的導向作用。
一、試卷結構
試卷全卷分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共2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30分。第Ⅱ卷的試題類型包括: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
全卷共17小題,其中選擇題為10小題,非選擇題為7小題,題量適中,考生答題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有利于考生水平的發(fā)揮。
從試題難度分布來看,客觀題難度不大,且試題編排由易到難,有利于穩(wěn)定考生心理,發(fā)揮正常水平。
二、試題的特點
1、注重“雙基”,強調理解和應用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是初中化學的核心知識之一,也是中考命題比較關注的部分。中考試題中“雙基”考點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質的分類、物質組成構成的敘述、元素周期表的特點與應用、質量守恒定律、核外電子排布的有關知識、營養(yǎng)素、酸堿鹽氧化物之間的相互轉化等。
2、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生活處處有化學
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就是要讓學生用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有關問題,認識自然與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分析有關社會現(xiàn)象,增強社會責任感。禽流感、鎘中毒、天然氣、熟石灰、小蘇打、蘆山地震后飲用水的凈化均為身邊的化學,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學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體現(xiàn)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的理念。
3、穩(wěn)中求新,知識與能力的平衡
試卷處處體現(xiàn)穩(wěn)中求新的思想,并充分考慮了分值分布在考察知識點上的有效性,本試卷很好地達到了知識與能力的平衡。其中第1、2、3、5、6、7、8題都是傳統(tǒng)題型,表述很直白,而且是必考題,學生可得到基礎分值。第4、9題則有一些新穎,考點不易明顯被學生發(fā)現(xiàn),考點挖掘出來這就體現(xiàn)了一種能力。這也是在新趨勢下學生應該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
4、科學探究,突出了學科的應用性
科學探究既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與前幾年相比,20xx年中考試題加強了以實驗為核心的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
5、源于教材,對教材的回顧和升華
試題16題是課本P124頁碼的教材內容,考察氫氧化鈉變質。13題對學生來說是一道難題,但溶解度曲線的含義,溶質質量分數(shù)與溶解度的關系,晶體與結晶的概念在考題中按學生的認知層次進行題組設計,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影子”,是對教材的回顧和升華。
三、針對學生做題情況,教學建議如下:
1、打好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wǎng)絡
不論是容易題還是難題,都是以重要的基礎知識為依托展開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在重視學生“雙基”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化學基礎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經(jīng)常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遷移、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實踐表明,初中化學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始終是中考重點。
2、加強規(guī)范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應加強學生化學用語規(guī)范化的訓練,著力提高學生文字表達的.能力。對一些中考中常見的類型題,平時要加強訓練,以提高學生審題、解題的能力。在中考中,綜合性強的試題、聯(lián)系實際的試題、信息遷移的試題、開放性的主觀題,學生得分率較低,主要原因就是答題不準確、不嚴密、不全面造成的。
3、重視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通過實驗的觀察和操作,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使他們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啟發(fā)思維,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要通過一些探究性的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例如,引導學生對探究反應條件、探究實驗裝置、探究實驗原理、探究實驗步驟等探究活動的開展,就能促使學生把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化學實驗的實際問題中去,使學生得到運用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訓練,在化學實驗實踐中提高探究能力。
4、把握課程標準,深入開展課改研究
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和荊州市的中考考試說明,領會精神,可以幫助我們更正確地把握中考新動向,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關注近年來中考變化的趨勢,留意中考命題的走向,關注新教材的變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如禽流感、鎘中毒事件、天然氣、波爾多液、蘆山地震等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手段,拓寬學生視野,打破學科界限,溝通知識聯(lián)系,讓學生學會關心、學會生存、學以致用,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初中化學考試命題遵循“重視基礎、聯(lián)系實際、關注探究、促進發(fā)展”的命題思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在組織復習時應抓住重點,捏準必考點,重視熱點,關注亮點,彌補弱點。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3
20xx年武漢市九年級元月調研考試于24日、25日進行,此次元調考試中,理化綜合保持了與去年相同的試卷形式,即物理76分,化學54分。其中化學整體來看,題量沒有變化,保持著去年的8+6形式,題型上體現(xiàn)了穩(wěn)中求變的特點。
一、試卷變化
從題量上來看,試卷結構并沒有發(fā)生變化,還是由8道選擇題和6道大題構成?疾榈闹R點也與去年元調相同,即考查第一到八章內容。但從題型上來看,發(fā)生了一點小改變,試卷的29題,一改以往分小題的風格,由直接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表達變?yōu)榻Y合小材料的閱讀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表達,更體現(xiàn)了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要求。
二、難度分析
試卷整體難度適當,既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得一部分分或滿分又在某些題上適當拔高,體現(xiàn)了一定的區(qū)分度。
其中31題第二問第一空,考查了給予材料情景下新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這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要真正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原則及必要的步驟。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化學用語基本功及配平的能力。第二、三空考查實驗實驗裝置的選擇,但學生要得分點卻并不容易,所以學生平時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審題到位,實驗裝置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
32題是考查燃燒的條件等方面的知識,涉及了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特殊條件下的性質,實驗現(xiàn)象、過程的描述及化學方程式,該題以一個實驗裝置,三個實驗步驟出發(fā),給了學生去思考探究的空間,這對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要求較高,從“謀分布空”宏觀能力對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考查。第一二空兩處分別兩分,既要求學生思維嚴謹,準確,又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綜合性強,區(qū)分度大,體現(xiàn)了能力立意,選拔功能。
三、易錯題分析
另一方面該試卷從一些學生易錯點出發(fā)把握了試卷的區(qū)分度。如選擇題中第2題,把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結合起來,如果學生不能將B、D兩選項很好地對比就容易出錯。又如第7題,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部分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及質量守恒定律學習不扎實,一念之差容易錯選。
30題,本應該是一道送分題,但對于那些死記硬背學生沒有理解離子的形成,又不認真審題,對于開放性的填空題卻無可是從,反而容易出錯,主要還是由于學生不能對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再應用,這是在后期學習中學生應該加強培養(yǎng)的能力。
四、下段措施
1、注重基礎。通觀歷年來各調考及中考,化學的特點始終是以基礎知識為主,對于物質的微觀構成、物質的分類及質量守恒定律等知識點注重落實。
2、學會對知識進行整合歸納。學生平時在復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化學基本概念要能進行串連,對于物質的性質能進行歸納它們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多做一些綜合類型的題目。
3、加強實驗探究能力。學生平時多動手,多觀察,多思考。也就是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多參與到實驗中,多動手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學會總結和歸納,實驗后也要多思考,多提問。
4、保持平常心。元月調考是考查前八章內容,因此知識點的變形也較有限,而后面要學習的酸堿鹽涉及到的反應較繁雜,考查題型也較靈活,不能以元調的難度來衡量四調及中考的難度,希望學生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穩(wěn)扎穩(wěn)打把化學知識功底打牢,在新課結束后,可以多找些歷年來的真題試卷做一做,爭取在中考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4
一、試卷結構與特點
1. 題型分布:試卷主要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和簡答題四種題型。其中,選擇題占據(jù)較大比重,共計25題,每題2分,總分為50分;填空題21分;實驗題15分;簡答題15分。
2. 知識點考查:試卷內容覆蓋了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化學知識的應用。注重考查學生對教材所涉及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原電池的`基本知識等。
3. 難度分析:試卷總體難度適中,選擇題難度較低,適合大部分學生;非選擇題中部分題目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具備深刻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 基礎知識掌握:大部分學生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表現(xiàn)良好,顯示出對化學基礎知識的較好掌握。但在部分細節(jié)上仍有待加強,如元素周期表的具體應用、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等。
2. 實驗題答題情況:學生在實驗題部分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部分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實驗原理,并正確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但也有部分學生存在理解偏差或操作不當?shù)膯栴},導致失分。
3. 簡答題答題情況:簡答題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從答題情況來看,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題目要求,并給出準確的答案;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思路不清、表達不準確的問題。
三、問題與建議
1. 問題:學生在部分題目上失分較多,主要原因包括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入、實驗操作能力不足等。此外,部分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存在粗心大意、審題不清等問題。
2. 建議:針對以上問題,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訓練,確保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論。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通過實驗課程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還應加強對學生答題習慣和思維方式的訓練,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5
一、試卷難度與區(qū)分度
本次化學期末試卷難度適中,具有一定的區(qū)分度。通過不同難度層次的題目設計,能夠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同時,試卷還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二、學生答題情況概述
從學生答題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試卷中的基礎題目,但在部分難題和綜合題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這反映出學生在化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
三、具體問題分析
1. 基礎知識運用:在填空題和選擇題中,部分學生存在對基礎知識運用不熟練的問題。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應用、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等方面出現(xiàn)錯誤。
2. 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簡答題和實驗題中,部分學生表現(xiàn)出思維不清晰、邏輯推理能力不足的問題。這導致學生無法準確理解題目要求并給出正確的答案。
3. 實驗操作技能:在實驗題中,部分學生存在實驗操作技能不足的問題。這導致學生無法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并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
四、教學建議
1.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教師應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訓練,確保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論。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的訓練。
2. 培養(yǎng)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練習題目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 加強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加強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實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素養(yǎng)。同時,還應注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解釋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6
一、試卷結構分析
1. 題型分布:
選擇題:通常占據(jù)一定比重,用于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填空題:要求學生對化學概念、公式等進行準確記憶和運用。
實驗題:考察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理解、操作和分析能力。
簡答題:檢測學生對化學原理、現(xiàn)象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分值設置:
選擇題通常分值較低,但題量較大,要求學生快速準確作答。
填空題和簡答題分值較高,要求學生深入理解并準確表達。
二、試卷內容分析
1. 基礎知識:試卷中涉及大量基礎知識的考查,如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速率、電化學基礎等。
學生在這部分的表現(xiàn)普遍較好,表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良好。
2. 理解和分析能力:
試卷中不乏對學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如通過圖像、數(shù)據(jù)等進行分析推理。
在這部分,學生的表現(xiàn)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能夠準確分析并作答,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困難。
3. 實驗能力:
實驗題部分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
從學生答題情況來看,實驗題得分普遍不高,反映出學生實驗能力的不足。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 常見錯誤:
在選擇題中,學生常因理解偏差或粗心導致選錯答案。
在填空題和簡答題中,學生常因表述不清、概念混淆等導致失分。
2. 原因分析: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導致理解和分析能力受限。
學生實驗經(jīng)驗不足,對實驗原理和操作不熟悉。
四、教學建議
1.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2. 注重實驗教學:增加實驗課程比重,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加深對實驗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3. 培養(yǎng)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7
一、試卷難度分析
1. 整體難度:本次試卷整體難度適中,能夠全面檢測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
2. 各題型難度:
選擇題難度較低,適合大部分學生作答。
填空題和簡答題難度適中,要求學生對知識有較為深入的理解。
實驗題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實驗能力。
二、學生表現(xiàn)分析
1. 優(yōu)勢:
大部分學生在選擇題部分表現(xiàn)良好,說明基礎知識掌握較為扎實。
部分學生在填空題和簡答題部分能夠準確作答,展現(xiàn)出較強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不足:
部分學生在填空題和簡答題部分存在概念混淆、表述不清等問題。
實驗題部分得分普遍較低,反映出學生實驗能力的不足。
三、教學建議
1. 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與拓展:在復習過程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鞏固,同時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拓展和應用。
2. 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通過實驗課程加強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
3. 注重思維訓練: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解題思路。
【化學期末試卷分析】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期末試卷分析11-25
地理期末試卷分析11-24
期末試卷分析小結11-25
語文期末試卷分析總結01-13
化學試卷分析12-01
期末試卷分析總結(精選18篇)04-12
初三物理期末試卷分析11-24
五上語文期末試卷分析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