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歸的組詞 推薦度:
- 寒窯賦原文解讀 推薦度:
- 蒹葭賞析 推薦度:
- 魯迅《吶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歸夢》原文及翻譯賞析
《歸夢》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寫鄉(xiāng)思縈懷、夢魂顛倒的心境和不得歸鄉(xiāng)的憾恨,詩的上四句敘事,寫身未得歸;下四句述夢,寫魂未得歸。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歸夢》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歸夢》原文及翻譯賞析1
歸夢
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楓暮,云深黑水遙。夢歸歸未得,不用楚辭招。
古詩簡介
《歸夢》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寫鄉(xiāng)思縈懷、夢魂顛倒的心境和不得歸鄉(xiāng)的憾恨,詩的上四句敘事,寫身未得歸;下四句述夢,寫魂未得歸。全詩虛實相間,相互映襯,從而更增加了詩歌的感染力,感人至深。
翻譯/譯文
時下恰逢戰(zhàn)亂,道路時通時堵,江山的氣象一天天地冷落蕭條。
茍且偷生,四處漂泊只有我這一位老人,如今興兵伐叛已經(jīng)歷了三朝。
歸夢中風(fēng)驟雨急,一片昏暗看不清湘水兩岸蒼翠的楓樹,歸夢中云層濃厚,看不見那黑水在遠方漂流。
我的魂魄至今不能返回長安,仍在楚地飄游,哎,算了吧!用不著再作楚辭以招魂魄。
注釋
、贂r:有時。通塞:通暢與阻塞。
②江山:本指江河山岳,借指國家疆土、政權(quán)。晉郭璞《江賦》:“蘆人漁子,擯落江山!比眨好刻欤惶焯斓。寂寥:冷落蕭條。
、弁瞪浩埱仪蠡。唯:獨,僅,只有。一老:一位老人。是作者自謂之語。
、芊ヅ眩褐赣懛y臣賊子,指安祿山、史思明、仆固懷恩和吐蕃等。三朝:指玄宗、肅宗、代宗三朝。
、萸鄺鳎荷n翠的楓樹。青,深綠色。暮:如入夜昏暗不清
、拊粕睿褐阜e云濃厚。深:色彩濃。黑水:水名,在秦地。遙:飄蕩。
、邏艋辏阂蛔鳌皦魵w”,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歸:指回歸朝廷。未:不。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大歷三四年(768—769年)間。杜甫已近遲暮之年,身多疾病,受盡了流離漂泊之苦。此時,詩人漂泊湖湘間,流落屈原當(dāng)年被流放之地,心中時時縈繞著屈原的形象。在湘南這偏僻荒涼的南蠻之地,詩人更是歸心似箭。然戰(zhàn)亂斷續(xù),難作北歸之計,反而要“從此更南征"。時世之感、身世之嘆、鄉(xiāng)關(guān)之思,郁結(jié)于心,而成歸夢,于是作下這首詩。
賞析/鑒賞
文學(xué)賞析
這首五律是四、二、二結(jié)構(gòu),上四句寫現(xiàn)實,五,六句寫夢境,末二句寫感嘆。道路時而通行時而阻塞—因為戰(zhàn)亂時而停頓時而發(fā)生,仍未平息。由于人民不能安于生計,田園荒蕪,江山便日見冷寂蕭條,沒有生氣。盡管討伐安史之亂的平叛戰(zhàn)爭已經(jīng)歷了玄宗,肅宗、代宗三朝,而詩人仍避地偷生,衰老西南的窮山惡水之間。感時傷世,去國懷鄉(xiāng),憂思成夢。然而,即使是夢中,詩人之夢魂此不見得輕松一點,夢境亦如現(xiàn)實般險惡。夢魂要飛越楚地青郁郁的楓林,在急雨的灰蒙蒙的霧靄中難辨方向,而天際是黑魃魑的層云,無窮無盡,秦地的黑水更在層云之外,何其遙遠。夢魂的歸路亦如現(xiàn)實般艱難險惡。如此遙遠艱險的路途,就是夢魂也未必能飛越,即使親人效《楚辭》之舉來招魂,亦是徒勞無功的。
詩人用了兩處有關(guān)屈原的典故,“雨急青楓暮"和“不用楚辭招”均出自《楚辭·招魂》,一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一為“魂兮歸來,返故居些!眱傻洳粌H貼切夢中境象,而且亦暗示了詩人和屈原有相近的處境、相似的命運和相同的憂國憂民之愛國情懷。
名家點評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一與四應(yīng),二與三接,路之通塞,叛者疊起也。身之寂寥,生常匿跡也。老矣羈人,頻經(jīng)喪亂,是以夢魂長結(jié)京國。
清·楊倫《杜詩鏡銓》:五、六即“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意,七、八即“老魂招不得,歸路恐長迷”意。
《歸夢》原文及翻譯賞析2
題歸夢
長安風(fēng)雨夜,書客夢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綠。
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饑腹。
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
古詩簡介
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語言平實,章法自然,語調(diào)舒緩,感情真摯。
翻譯/譯文
長安午夜后。
風(fēng)疾雨驟、
我這遠離故土的書生呀。
夢里回到故鄉(xiāng)昌谷、
母親呀,你撫摸著我的臉。
老淚模糊,卻歡欣鼓舞、
小弟呀,你忙著沿河畔采綠竹。
是為了犒賞我吧,箓猶祿、
我多么感謝你不辭辛苦,為我祝福。
家門厚重的情意呀,
都希望我在長安能飽饑腹。
而夢醒時分,
我憂傷的一寸心啊。
如刀切,如繩絞,
魚目有珠而不瞑。
黯淡的燈光照著我雙眼,
含淚正如魚珠。
注釋
書客:作者自稱。
昌谷:詩人家鄉(xiāng),在今天的河南省宜陽縣。
中堂笑:指在母親前歡笑。
裁:采集。
魚目:魚眼有珠,比喻含淚之目。
賞析/鑒賞
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和濃艷的色彩,沒有大的跳躍,由記夢到感夢,由夢前描寫到夢中歡聚,再到夢后抒情,井然有序,情意貫通,語言樸實自然。詩以風(fēng)雨夜起筆,以燈光照淚眼結(jié)束,中間插入夢中超現(xiàn)實的樂景描寫,虛實結(jié)合,哀樂相比,感情真切自然,情調(diào)低回感愴,細密而不板滯,平淡而不干枯?梢,這首詩體現(xiàn)了李賀詩歌風(fēng)格的.多樣性,值得注意。
《歸夢》原文及翻譯賞析3
【原詞】:
歸夢寄吳檣①,水驛②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③初系纜④,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⑤。
愁鬢點新霜⑥,曾是朝衣染御香⑦。重到故鄉(xiāng)交舊⑧少,凄涼,卻恐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
【注釋】:
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陸游自蜀東歸。這首詞為臨近武昌時舟中所作。
、賲菣{:歸吳的船只。
、隗A:古時傳送文書者休息、換馬的處所。這里泛指行程。
③芳洲:指鸚鵡洲,在武昌東北長江中。
、芾|:靠岸后固定船只所用的鐵索或粗繩。
⑤武昌:即今湖北武昌。
、扌滤盒绿淼陌装l(fā)。霜:指白發(fā)。
、叱氯居悖褐^在朝中為官。朝衣:上朝拜見皇帝的官服。
、嘟慌f:舊交,老朋友。
【翻譯】:
歸夢寄托在開往吳地的船上,一站又一站的水路前面的途程還很長。想見初到鸚鵡洲旁系纜停留的時候,斜陽里望見煙樹錯落的江城武昌。
愁多鬢邊新添了白發(fā),想過去也曾身穿朝衣上殿見君王。如今重回故鄉(xiāng)舊友稀少不勝凄涼,卻怕他鄉(xiāng)要勝過故鄉(xiāng)了。
【簡析】:
這首詞是陸游奉調(diào)入京、即將離開成都時的作品。既寫出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又流露了對成都的無限留戀。上片是想見歸途中的情景。水驛江程,芳洲系纜。斜陽夕照,煙樹參差。下片推想重返故鄉(xiāng)的境況。愁鬢點霜,故交零落,凄涼況味,反覺不如他鄉(xiāng)矣。心理刻畫,細致入微。全詞意境幽美,景色如畫。委婉清麗,含凄無限。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入手處僅寫舟行,已含有客中愁思!傲详枴倍湫阋萑氘嫛@^言滿擬以還鄉(xiāng)之樂,償戀闕之懷,而門巷依然,故交零落,轉(zhuǎn)不若寂寞他鄉(xiāng),尚無睹物懷人之感,乃透進一層寫法。
詞人的漂泊之舟終于踏上了歸鄉(xiāng)的行程,而這行程在詞人的心中顯得如此的漫長,短短的兩句“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彌漫著濃濃的故園之戀。歸鄉(xiāng)的路途應(yīng)該是滿懷喜悅吧,詞人卻不由得產(chǎn)生了對未來之事的顧慮。
【賞析】:
淳熙五年(1178年)春二月,陸游自蜀東歸,秋初抵武昌。這首詞是作者在將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寫的。
上片寫行程及景色!皻w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睂懽髡咧簧沓藲w吳的船只,雖經(jīng)過了許多水陸途程,但前路還很遙遠。陸游在蜀的《秋思》詩,已有 “吳檣楚柁動歸思,隴月巴云空復(fù)情”之句;動身離蜀的《敘州》詩,又有“楚柁吳檣又遠游,浣花行樂夢西州”之句。屢言“吳檣”,無非指歸吳的船只。擔(dān)憂前程的遙遠,寄歸夢于吳檣,也無非是表達歸吳急切的心情,希望船行順利、迅速而已。妙在“寄夢”一事,措語新奇,富有想象力,有如李白詩之寫“我寄愁心與明月”!跋胍姺贾蕹跸道|,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薄跋胍姟,是臨近武昌時的設(shè)想。
武昌有江山草樹之勝,崔顥《黃鶴樓》詩,有“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之句。作者設(shè)想在傍晚夕陽中船抵武昌,系纜于洲邊上,必然能看見山上山下,一片煙樹參差起伏的勝景時的情景。單單一個“認”字,便見是歸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對照辨認。這三句,寫景既美,又切武昌情況;用筆貼實凝煉,而又靈活有情韻。
下片抒情。“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鄙暇渥試@年老,是年五十四歲;下句
下面三句,與上片結(jié)尾相同,也是運用了設(shè)想的手法。
作客思鄉(xiāng),本是詩人描寫晉王贊詩:“人情懷舊鄉(xiāng),客鳥思故林!碧评钌屉[詩:“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xiāng)共白頭。”陸游在蜀,也有思鄉(xiāng)之句,如“久客天涯憶故園”、“故山空有夢魂歸”等。這時作者在還鄉(xiāng)途中,忽然想起:“重到故鄉(xiāng)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意境新奇。這個意境,似源于杜甫《得舍弟消息》詩:“亂后誰歸得?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但杜甫說的是故鄉(xiāng)遭亂,欲歸不得,不如在他鄉(xiāng)暫且安身,是對過去之事的比較;陸游說的是久別回鄉(xiāng),交舊多死亡離散的變化,怕比客居他鄉(xiāng)所引起的寂寞與傷感更大,是對未來之事的顧慮。語句相同,旨趣不同,著了“卻恐”二字,更覺得這不是簡單的沿襲。
這未必就等于黃庭堅所說的“脫胎換骨”,而更可能是對各自生活感受的不謀而合。這種想歸怕歸的心情,內(nèi)心是矛盾的,所以陸游到家之后,有時有“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又豈料如今余此身”(《沁園春》)之嘆;有時又有“營營端為誰”、“不歸真?zhèn)癡”之喜。
這首詞,精煉貼實之中,情景交至,設(shè)想新奇,雖詞較短,但富有很深的意味。
【閱讀訓(xùn)練】:
。1)簡要說明“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在全詞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卻恐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交代自己在歸途中(1分),表達急切歸鄉(xiāng)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
(2)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經(jīng)歷(1分),想象重回故鄉(xiāng)情形(1分)。
。3)表達了想回故鄉(xiāng)又怕回鄉(xiāng)的矛盾心情(2分)。詩人久別故鄉(xiāng),迫切希望回鄉(xiāng)(1分),但又擔(dān)心故鄉(xiāng)交舊離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鄉(xiāng)更深的寂寞與傷感(1分)。
拓展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dāng)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歸夢》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歸雁原文、翻譯及賞析03-04
《歸雁》原文及翻譯賞析03-07
《暮歸》原文及翻譯賞析03-09
《自薊北歸》原文翻譯及賞析07-04
阮郎歸·初夏原文翻譯及賞析08-15
歸雁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送僧歸日本》原文及翻譯賞析03-06
夢微之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送楊山人歸嵩山》原文及翻譯賞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