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羽墓在哪?揭秘關羽墓是否被盜
關羽墓在哪?揭秘關羽墓是否被盜
關羽墓在哪里?關林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zhèn)。明萬歷年間始建廟、植松。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xiàn)今的規(guī)模。關林總面積約百畝左右,古柏蒼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覽勝地。
1780余年來,關林因厚葬關羽首級而名聞天下。這里峻宇連甍,古柏森然,淄素入廟,視為嚴宮,形成了濃厚的關公文化氛圍。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成占地200余畝、院落四進、殿宇廊廡150余間、規(guī)模宏遠的朝拜關公圣域。
兀立于廣場上的“千秋鑒”樓,為舊時“燈影鑼鼓話興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赳赳而踞,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著81顆金色門釘,體現(xiàn)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后榮耀;立于儀門左右重達3000余斤的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雖歷400余載風風雨雨,依然肅穆含威;儀門“威揚六合”匾額為慈禧太后御筆,端莊厚重,彌足珍貴;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御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甬柱頂?shù)袷{104尊,百獅百態(tài),圓潤生動,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關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軸線上,舞樓(又稱千秋鑒樓)、大門、儀門、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奉敕碑亭(八角亭)、關冢,構成了關林巍峨宏大的建筑格局。其主體建筑上的龍首之多,為中原之最。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結構端莊,八角亭彩飾華繁、木雕精美,全為木榫勾結。
大殿
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正門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zhàn)呂布等故事。
二殿
五開間,廡殿式,門上懸掛著"光昭日月"匾額,是清光緒帝御題。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著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著手持大刀的周倉。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
三殿
三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guī)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
石坊
寬10米,高6米,三門道。正額題"漢壽亭侯墓"五字,坊上題聯(lián)甚多,均是歌頌關羽之作,書體皆為明清書法,值得欣賞。
八角亭
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構筑奇巧,別具一格。亭內有龜?shù)煌,?.8米,碑頭雕龍,額題"勒封碑記"四字。碑的正面書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林",為歷代帝王對關羽的最高封號。舊時帝王墓稱陵,王侯墓稱冢,百姓墓稱墳,圣人墓稱林。關羽被尊為"武圣",故其墓稱"關林"。關林俗稱關帝冢。相傳,孫吳殺害關羽之后,怕劉備起兵報仇,遂以木匣盛關羽首級,送往洛陽。企圖嫁禍于曹操。曹操識破其計?坛料隳緸檐|,以王侯之禮葬于城南。
關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經(jīng)整修,設立了“洛陽古代藝術館”,在兩側廊房內陳列洛陽出土的眾多石刻、碑志精品。2015年05月25日,關林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關羽個人資料
中文名:關羽
別名:云長,長生
出生地:河東郡解良縣(今山西運城)
性別:男
民族:漢
去世年月:公元220年
職業(yè):將領
出生爭議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時發(fā)掘出關羽的墓磚,磚上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還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而寫了《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該銘現(xiàn)立于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的關帝家廟中。依銘所記,關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明崇禎二年(1629年)立于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為關羽生于漢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此外,民間對關羽生辰還流傳有好幾種說法。比較、考證幾種資料,較為可信且成公論是關羽生于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然則關羽將較劉備年長一歲,與民間普遍流傳的排序不乎。
這些資料一直受到爭議,現(xiàn)今仍未有確切可信的資料!度龂尽芳捌渌谑妨隙嘉从杏涗涥P羽出生,另外如《關帝志》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非嚴謹?shù)氖妨;《祀田碑記》和《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未經(jīng)嚴格考究。
人物生平
追隨劉備
關羽的出生地河東郡解縣常平里,即今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xiāng)常平村。羽生自有封建文化教養(yǎng)的農(nóng)家,初名長生,后改為羽,取字云長,青少年時期在家習文練武兼作農(nóng)事,“稍長娶妻胡氏,于靈帝光和元年(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關平”。
大約在關羽23歲的時候,即光和六年(183年),因斬殺惡豪呂熊而逃離家鄉(xiāng)。5年后至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結識劉備、張飛,三人結為異姓兄弟。時值黃巾農(nóng)民起義的風暴席卷全國,統(tǒng)治者糾集各地軍隊,對起義軍進行血腥鎮(zhèn)-壓,關羽即隨劉備在涿縣招募鄉(xiāng)勇,組織武裝,先后參加了幽州太守劉焉、中郎將盧植、校尉鄒清和校尉都亭侯公孫瓚的軍隊,同黃巾起義軍作戰(zhàn)。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備依附公孫瓚,被任為平原縣(今山東省平原縣)令,后領平原相,關羽、張飛并為別部司馬,統(tǒng)領郡屬軍隊。
漢興平元年(194年),曹操與陶謙爭奪徐州,劉備帶關羽援救陶謙,被派為豫州刺史。
漢建安元年(196年),袁術攻劉備,備與關羽拒之于淮陰(今江蘇省盱眙縣、淮陰市)。 建安三年(198)十一月,劉備、曹操聯(lián)合擊敗呂布,曹殺布于下邳。羽參加是役。 建安四年(199年),劉備差關羽斬殺曹之徐州刺史車胄,占領徐州。命羽鎮(zhèn)守下邳(今江蘇省邳縣東),行太守事。[1]
陣斬顏良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于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關羽戰(zhàn)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后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并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沖鋒,斬殺顏良于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當時,曹操為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用人情試探。關羽對張遼嘆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fā)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后我便會離去!睆堖|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單騎”。
降曹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進攻劉備,關羽戰(zhàn)敗被生擒,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后袁紹派大將顏良與淳于瓊、郭圖等攻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并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沖鋒,刺殺顏良于萬軍之中,并斬其首,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雖然《三國志》對于“斬顏良”的記載只有十九字,卻是正史中極少數(shù)載述古代武將“單挑”的文字中最明確的記錄之一。
初時,曹操為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用人情試探。關羽對張遼嘆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fā)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后便會離去!睆堖|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單騎”。
鎮(zhèn)守荊州劉備投靠劉表,屯兵于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shù)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于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劉備聯(lián)合孫權擊敗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于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斷曹仁后路。待劉備取得荊南,元勛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這其間襄陽實為曹操勢力范圍,由樂進駐守,所以關羽駐于江北。劉備平定蜀地后,授權關羽掌管荊州地區(qū)中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州和從東吳借來的荊州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shù)玫經(jīng)鲋輹r,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jù)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余人馬于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后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扎營,這個地方后來稱為“關羽瀨”。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xié)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系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威震華夏 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jié)鉞。同年關羽進攻荊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將于禁援救,時大雨令漢水暴漲,于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將士紛紛往高處避水,而關羽則乘勢坐大船進行攻擊,于禁因為窮迫,于是向關羽投降,龐德 則被關羽所獲,因不向關羽投降而被關羽處斬,關羽還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于樊城 ,并另派遣軍隊包圍襄陽 。曹操指派的荊州刺史胡修 、南鄉(xiāng)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當時曹操治郡下許多義軍早已受關羽遙控,更有許多叛亂都想引關羽為援,關羽威震華夏。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欲自許遷都避關羽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愿看到關羽坐大,可聯(lián)合孫權牽制關羽。孫權果然因為覬覦荊州而襲擊關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而孫權也動用員主力部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并親自率軍為后援,荊州重鎮(zhèn)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zhàn)而降,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
張遼等將未至,關羽便被徐晃一戰(zhàn)擊破。及后知悉后方生變,乃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軍隊家屬多在荊州,得知荊州失陷,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十二月,關羽率數(shù)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捕,和關平于臨沮被斬。孫權將關羽首級送交曹操,而曹操以諸侯之禮將關羽的尸骸下葬。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后主劉禪追謚關羽為“壯繆侯”。
【關羽墓在哪?揭秘關羽墓是否被盜】相關文章:
呂布墓是真是假?呂布墓在哪12-09
張飛墓在哪里10-12
關羽小學作文09-28
描寫關羽作文09-09
關羽名人名言02-13
關羽的簡介及性格特點03-25
贊美關羽的作文(精選20篇)09-01
墓床顧城賞析10-20
找關羽學耍大刀作文12-31
關羽的人物形象分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