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和小學生溝通
在孩子幼兒時期,家長更關注的是如何培養(yǎng)好孩子。以下關于家長如何和小學生溝通是小編為各位讀者們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閱讀與借鑒。
家長如何和小學生溝通
原因分析:
1、溝通方式?jīng)]有銜接。
孩子由幼兒階段進入了按時起床、按時就餐、按時上學的規(guī)則程序,學習環(huán)境也從幼兒園變成了正規(guī)的學校,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但大部分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并沒有改變,嘮叨過多,心態(tài)不平和,如果還像管理幼兒那樣命令、要求、說教,就容易出現(xiàn)親子關系緊張情況。
2、家長的期望值過高。
在孩子幼兒時期,家長更關注的.是如何培養(yǎng)好孩子,比較心理沒那么強烈,好像是長跑的預備期,還沒有強烈的緊迫感;到了小學階段,家長會覺得孩子們真正跑起來了,因此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齡人當中要出類拔萃。在這些較高的期望下,很多孩子因此成為“失敗者”,喪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痛苦之中。
3、家長的無效溝通多。
當孩子上小學后,家長最大的困惑就是,孩子動作慢,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也就跟著緊張起來,所以就不斷地嘮叨、囑咐,同樣的話要說許多遍,孩子上學前要說:“快點兒啊,來不及了!”到了學校門口會說:“上課注意聽講!聽老師的話……”其實,此類溝通是無效的。
4、家長忽略興趣培養(yǎng)。
在幼小鏈接階段,家長最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為孩子剛剛進入規(guī)范的小學上課,坐在了標準的教室,用上了標準的課桌和課本,一切對他來說都很奇妙。如果家長只是嘮叨,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對孩子死看死守,孩子漸漸地就會對你敬而遠之,不愿意與你溝通。
需要給家長提出的三點建議如下:
1、平和面對,少嘮叨,多訓練,嚴格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家長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就是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這關系到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例如:學習習慣方面,遵守作息時間?磿硕苏,愛思考、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為了培養(yǎng)孩子做事情持之以恒、有毅力,在學習習慣養(yǎng)成方面一定要嚴格,不能遷就。例如:讓孩子堅持自己整理書包,獨立記作業(yè)。這些方面主要通過家長的行為溝通完成,因此,這個階段的溝通要多用行動,少用指令,切忌重復性語言過多。
2、尊重理解,少指責,多鼓勵,付出真愛。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自信心很重要,無論他的學習成績?nèi)绾危议L都不能指責,管教方式要以尊重理解為主,為了使孩子在長跑的過程中有動力,要少用物質(zhì)獎勵,多用精神鼓勵,多些鼓勵的話語和行動。例如,要常說這樣的話:“媽媽覺得你能學習好,因為你寫作業(yè)時很認真!背W鲞@樣的事:當孩子在學習上或行為上取得一點點進步時,家長要真心給予孩子鼓勵和賞識的眼神,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3、因材施教,少命令多建議,和諧溝通。
家長可以主動學習家庭教育方法,同時參考其他家長的成功經(jīng)驗,少對孩子發(fā)布命令,比如,“抓緊時間寫作業(yè)!”“上課認真聽講!”等,盡量把這些命令都改成建議。經(jīng)常說:“媽媽建議你……”“媽媽覺得應該……”這樣民主式和關懷式的溝通才是和諧的,孩子也才能信賴父母,才能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
也希望各位家長在寶貝們開學來臨之際,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工作,學會有效的跟孩子溝通,讓寶貝順順利利、快快樂樂的進入小學校園,并適應小學生活。
【家長如何和小學生溝通】相關文章:
如何和家長溝通05-10
老師和家長如何溝通06-15
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10-11
如何和幼兒家長溝通06-18
老師如何和家長溝通07-26
如何與家長和學生溝通04-19
如何和幼兒的家長溝通04-25
老師應該如何和家長溝通06-16
如何和跟幼兒家長溝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