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精美大方的中秋節(jié)小報
中秋節(jié)的時候,月亮是最美的,放射出溫柔的光芒,而中秋節(jié)小報作文中秋節(jié)的一種特色,也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百分網小編精心整理了中秋節(jié)小報,希望對你有用!
中秋節(jié)小報觀賞
中秋節(jié)小報內容:中秋對聯(lián)趣談
自古以來,有關中秋節(jié)的對聯(lián)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lián),即藏頭聯(lián),雖不現(xiàn)“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
大家熟悉的對聯(lián)還有:
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圓。
這三副對子皆寫得清新可讀。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這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金圣嘆作的對聯(lián)。相傳,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難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jié),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lián)。歷史上稱為“生題死對”。
與此聯(lián)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群書生,在中秋節(jié)歡聚一堂,飲酒賞月,其中一個秀才出上句,讓大家對下聯(lián)。結果無人對上。到了除夕夜,這群書生又相聚飲酒守歲,還是那位秀才對出了下聯(lián)。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對,被稱作“中秋出句年尾對”。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過去,一夜分為五更,兩小時一更;古稱秋季三個月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這一聯(lián)是明代大學士楊廷和父子的杰作。相傳楊廷和8歲那年,有一次,他父親與客人對飲到深夜,出上句讓客人對,可是無人對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隨即應對,語驚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jié)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時候,老師出上句,他對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時也用來指“中秋”與“冬至”相對。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xiāng),他鄉(xiāng)苦,本鄉(xiāng)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圓。中秋節(jié)又稱團圓節(ji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謂天衣無縫。
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對曰:
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lián)也屬“鶴頂格”。
東林寺也有一對聯(lián):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星。意境甚為遼闊高遠。
賞月佳處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處有一對聯(lián):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lián):“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lián)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容的下聯(lián)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lián)璧合。
上海豫園得月樓聯(lián):“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聯(lián)中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通過對聯(lián)的'欣賞示人以哲理。
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lián):“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全聯(lián)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最能傳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聯(lián):“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此聯(lián)典雅明麗,富于想象力。
中秋節(jié)小報資料:國內中秋送禮習俗
秋收之際的中秋節(jié),正是加強親族聯(lián)系、增進感情的好時機,是一年當中僅次于年節(jié)的饋贈大節(jié)。中秋節(jié)日饋贈,稱為“賀節(jié)”、“送節(jié)”、“追節(jié)”,也稱“送節(jié)禮”,陜西醴泉稱“送秋節(jié)”。往往在節(jié)前數日甚至月初就開始趕辦節(jié)禮,相互饋送,路上行人往來如梭。直到今天,中秋節(jié)前送節(jié)禮的習俗依然盛行,幾乎等同于年前送禮賀節(jié)。一般送禮要趕在節(jié)前,但也有在節(jié)后送的,如在甘肅洮州,中秋節(jié)后第二天以餅果饋送親戚。
作為團圓象征的月餅和時鮮的瓜果都是饋贈佳品。其他節(jié)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廣東東安要送糖飴;在湖南藍山,親友間多饋贈鴨;在江蘇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鴟、糖餅相饋贈;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饋贈糍餅,取意其圓;福建同安分節(jié)前一二日,親友間互送月餅、番薯、芋魁,中秋時以此祀先和祭神;在臺灣嘉義,節(jié)前人們互送月餅、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送禮習俗頗多,如在江蘇地區(qū),必要送禮的有學徒向師父送禮,分家的兒子給父母送禮,女婿要給岳家送禮,書塾學生要給教書先生送過節(jié)錢。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親戚之間互贈節(jié)禮。
母家給女兒家送禮,較為普遍的中秋送禮習俗。在河南新安,母家攜棗糕(用面疊作數層,下大上小,內夾棗)、月餅、梨、柿、石榴等看視女兒,稱為“送糕”。在山東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習俗,節(jié)前家家戶戶買上月餅、鯉魚之類的禮物,挑擔、騎驢、坐車,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閨女。
對于新嫁女,母家送禮更為隆重。在浙江烏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盤或箱盛月餅,送至女兒家,叫做“致秋節(jié)”。浙江雙林的新婦之母家必備果品、粉圓(意為團圓)相送。在江蘇高郵,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兒送節(jié)禮,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給已出嫁的女兒送中秋節(jié)禮,第一次送節(jié)稱“送頭年”,禮品要豐厚,以中秋粿、月餅為主,再加酒、雞、鴨。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漿加鹽蒸熟)、糖粿(米漿加紅糖蒸成)、肉粿(米漿加鹽、肥豬肉、蔥頭油、蔥葉等蒸熟)、芋蛋粿(也稱檳榔芋粿)等各種,粿圓味美,象征團圓。女兒收下中秋粿和月餅,其它禮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幾種禮品為壓禮。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塊塊,分給鄰居和親戚、朋友,叫做“分頭年粿”。
有些地方會有要給外孫、外甥送禮的中秋送禮習俗。在福建藤山,凡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餅,附以鯉魚餅送給外甥孫。在江蘇高郵,外婆要在中秋這天送給外孫扎制“寶塔”,直到外孫十歲為止。在福建福鼎,當舅舅的每年中秋節(jié)都要送給外甥中秋餅和柚子,有幾個外甥就要送幾份,直送到外甥16歲為止。
當然,也有女婿要給丈人家送禮的中秋送禮習俗。如在浙江溫州,女婿送丈人的禮品,一般是一對鴨子加魚、肉、豆糕;乇P用三錦、粉干、雪梨。有外孫的,必須加大月餅和“賞月食”。在浙江樂清,中秋這天女婿、外甥、干兒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饋贈禮物,俗稱“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節(jié)”,禮物有粉干、魚、肉等。女婿望第一個中秋要有鴨、魚、肉等六樣禮物,其余禮物則以月餅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時還帶著絲竹伴奏,饒有情趣。
【精美大方的中秋節(jié)小報】相關文章:
英語春節(jié)小報圖片精美又大方10-25
感恩節(jié)小報圖片精美又大方10-23
圣誕節(jié)英語小報圖片精美又大方11-09
中秋節(jié)小報圖片簡單又大方10-12
關于整潔又大方的中秋節(jié)的小報10-12
中秋節(jié)繪畫小報整潔又大方10-12
關于簡單又大方的中秋節(jié)小報10-12
簡單大方讀書小報08-28
關于精美的中秋節(jié)小報圖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