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工作要具備五心,做到三如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管理者,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助手和骨干,是溝通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是協(xié)調班級任課教師的紐帶,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小學,古人稱之為童蒙。孩子童心未泯,理性初具,學文識字,乃是接受教化的開始。因此,小學班主任尤其重要。結合工作實際,筆者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具備“五心”,做到“三如”,即責任心、愛心、細心、恒心,嚴如父,慈如母,勤如農夫。
一、事業(yè)心。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事業(yè),如果把一個班級比做一個花園的話,那么學生就是一株花苗,班主任就是那辛勤的護苗人。只有平等地對待每一株花苗,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全部智慧和全部的汗水,才能使花苗健康成長,含苞吐蕊,進而使整個花園開滿鮮艷奪目、芳香四溢的鮮花。只有把班主任工作當成一項事業(yè)來做,才能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工作的熱心、公心和信心。
二、責任心。
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責任。學校把幾十名學生鄭重地交給教師,讓教師對他們的思想、學業(yè)、生活等方面給予教育和指導,這是學校和家長交給教師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每個學生的身后都牽系著一個家庭,現(xiàn)在的家庭又大多是獨生子女,社會又是由家庭組成的,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這份責任都是重大的。
三、愛心。
愛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作為班主任,只有發(fā)自內心珍愛班上的每位學生,珍愛班主任這份工作,才能贏得學生的信服和愛戴,從而形成班級的凝聚力。一般來說,有些班主任對表現(xiàn)出色、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充滿愛心,“情有獨鐘”,而對表現(xiàn)不好、成績差的學生卻有些排斥,甚至“橫挑鼻子,豎挑眼”。這雖然可以理解,但作為班主任不應有此“偏心”,厚此薄彼。否則,既降低了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班級的建設和管理,更為重要的是容易使這部分學生傷心,甚至寒心,從而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四、細心。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縷,班級情況瞬息萬變,學生的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慎之又慎,細之又細,特別是處理糾分、批評學生時,稍有不慎,就會傷及學生尚不成熟的心理。要細心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及細微變化,把問題處理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以免事態(tài)擴大,對班級中出現(xiàn)的好苗頭和趨勢要及時給予獎勵和褒獎,以鼓士氣,樹正氣。
五、恒心。
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會一勞永逸。有的學生忘性大,對教師的教誨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找他們談話后好上一陣,幾天后又舊病復發(fā),有的甚至多次反復。對此,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要不厭其煩,苦口婆心,反復啟迪。對學生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更要導之以行。只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見到實效。
六、嚴如父。
嚴師出高徒,沒有嚴父之規(guī)的愛是驕寵溺愛。要用嚴父之情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應做到三點:首先嚴于律己,言傳身教。比如低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約束能力差、貪玩、懶起,常有遲到現(xiàn)象。班主任應從自己做起,不僅要在上課前一兩分鐘就站在教室門口,而且要堅持早到,打掃教室,擺放桌椅,讓學生觀察教師的行為,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要寬嚴有度,因材施教。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要不斷提出新要求,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偶而犯錯誤要大力批評;對能力弱、性格內向的學生教育要以表揚和激勵為主,盡管是犯了錯誤,也要講究語言的藝術,避免他們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進而對學習缺乏信心,對學校生活產生厭倦。最后是寓教于情,因勢利導。由于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個別學生在成長中會形成一些不良習慣。班主任要尋找機會,用事例或語言巧妙修剪學生的不良習慣,把生硬的校規(guī)校紀、模糊的做人道理變成能操作并且能做到的行為準則,并逐步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七、慈如母。
小學生年紀小,離家入校扮演其人生歷程第一社會角色——學生,這是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必然會有怯生、慌亂的心理反應。班主任要首先調整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力爭在班級中形成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事實證明,用慈母般的愛關懷、幫助學生,既是調整學生心態(tài)的好方式,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要把對重點、個別的關愛和對全班學生的引導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行為語言”,引導學生把個體任性的自我意識擴展為關心他人、互助互動的集體意識,努力在班級中營造集體觀念,進而讓班集體的氛圍輕松、愉快、和諧。
八、勤如農夫。
要用農夫之勤做好班級工作,無愛不足以為師,非嚴不足以成器。勤如農夫,就是要做到腦勤、口勤、手勤、腿勤。腦勤就是要多觀察學生言行舉止,研究不同學生的教育方法;口勤,就是與學生交朋友,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外活動、外出參觀等一切與學生接觸的場合下,與學生交談聊天,了解學生家庭背景、性格品行、心理活動;手勤,就是及時將工作中的學習心得和感悟記錄下來,給予總結、概括;腿勤,就是深入家訪,掌握學生家庭環(huán)境的第一手情況,以便做到施教心中有數(shù)。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塑造人類靈魂的工作,光榮而艱巨,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提出了特別嚴格的要求。只要教師不斷更新理念,堅持取長補短,必然會有所收獲
班主任要具備”四種能力”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實踐告訴我們,要當個合格的班主任,至少應具備四種能力。
一、了解學生的能力 。班主任要迅速、準確、全面地了解學生,關鍵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做細致的調查研究。所謂敏銳的觀察力,就是要透過學生外表,看到他們的內心活動,看到不同性格、各具特點的學生之間的細微差異。所謂細致的調查研究,一是可以通過家訪、與學生談心等多種途徑了解學生情況;二是在調查過程中要處處留心,經過全面的綜合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以言動心的說服能力。班主任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這就要求能做到:其一,要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心理特點,力求做到說話有的放矢;其二,要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藏深刻的道理,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其三,語言要有感彩,要有打動學生心靈的力量。另外,在批評學生時,班主任不要高聲訓斥,更不能諷刺、挖苦。
三、形成班集體的組織能力。要將全班幾十顆童心凝聚在一起,形成統(tǒng)一的向往和追求,班主任就要善于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促進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
四、指導班級活動的能力。搞好班級活動,能改變一個班的面貌。因此,班主任應有廣泛的興趣和特長,懂得一些音樂、美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的常識,而且要會善于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
優(yōu)秀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班主任要有真摯的愛
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的燈燭,是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班主任成功的經驗有千萬條,但有一條是共同的,也是最基本的,即必須從"愛"出發(fā)。人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原動力。班主任的愛是廣義的,它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強烈責任感中,它不但要求你把愛撒向每一個學生,播入每一個人的心靈,而且要求其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微不至。我認為班主任的愛應該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關心學生,理解學生。這是班主任熱愛學生、教育學生的前提。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優(yōu)缺點,乃至于他們的主要經歷和家庭環(huán)境等情況。深入并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活動、情緒變化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自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這就需要班主任從各個方面關心學生。一個學生如果常常受到班主任的關心,他就樂于接近你,愿意向你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自覺接受你的教育,反之,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關心,他就不愿意接近你,對你敬而遠之,這樣就難以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2、尊重學生,以誠相待。尊重他們的人格、個性、自尊心。這需要班主任以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們,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以積極慎重的態(tài)度去評價他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即使學生有了錯誤、缺點,也不能有意無意地嘲諷,不能隨隨便便地訓斥,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合理地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心服口服,盡量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他能自覺地改正錯誤。班主任還要從各個方面努力地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師生之間在思想上更接近、在感情上更融洽、在目標上更一致,形成平等、互相尊重、共同奮斗的關系。
二、多功能的知識能力素質
首先,優(yōu)秀的班級工作者總是一專多能,不僅有豐富扎實的學科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其他多方面的技能,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這是每一個教師最基本的師范技能,而對于班主任來說,教學是班主任的基本職責,它不僅要求班主任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最基本的師范技能,而且還要求班主任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如:人文、自然、和其它學科諸方面都需要有所涉獵;還要具有扎實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知識和審美素養(yǎng)。
其次,作為班主任,教育教學能力是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威信和被認可的程度,是決定班主任成敗的重要條件。而今,班級工作開展的好不好,成效高不高,往往在于工作的技巧、駕馭的能力,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組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即善于計劃、組織學生的各項活動,并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較強的決斷能力。同時,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勇于實踐,打破班級的一種"死水"狀態(tài),活躍班級氛圍。在這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和科學技術在突飛猛進地發(fā)展,各方面的知識,每時每刻當然也都在更新。所以,面對新形勢新問題,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系統(tǒng)和知識結構,班主任應首先打破自己固有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要反對固步自封,要具有開放的思想,要擁抱新事物、接納新思潮,應該根據全新的一切來及時地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
三、潛移默化的日常示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示范,顧名思義就是顯示范例?鬃诱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向師性"和模仿性,他們都尊重、崇敬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正處在成長時期的青少年學生,他們朝氣蓬勃,最富模仿性,而且可塑性大。他們常把自己所敬愛的班主任老師當成模仿對象,自覺不自覺地以他們對待事業(yè)、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因此,班主任必須具有潛移默化的日常示范能力,對學生思想品德、知識水平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說:開學的第二天,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教師的地板上有一些紙屑,這時,我沒有責備值日生,而是自己把紙屑從地板上撿起來把它丟在垃圾桶里面,學生看到我的舉動都低下了頭。丟垃圾的那位同學也感覺很不好意思,趕忙站起來承認錯誤。從此,班里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教室里每天都是干干凈凈的,看到這種情景,我心里比吃糖還甜。
四、嚴于律己、勤于進取的治學態(tài)度
班主任是教育人的人,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要盡"誨人不倦"之責。"欲使人昭昭,必先自己昭昭",那就要好學上進。陶行知先生說過:"唯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知識是班主任個人影響力的能源,知識貧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難以使學生信服的。學生對學識淵博,工作上精益求精,教學藝術高超的班主任非常敬佩和遵從。這樣的班主任不僅能更好地推動班集體工作,而且有可能與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促進心理溝通,使影響力得到增強,為順利地教育學生奠定了堅實基礎。班主任治學嚴謹、銳意進取的態(tài)度,對班級的學風產生積極的影響,并能使班級的每一位學生終身受益。比如在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我就著重強調學生不準罵人,說臟話。即使有些學生無意說了臟話,犯了錯誤,我也會很耐心的教導他們。慢慢地,我們班有幾個平時愛說臟話的同學也把這個壞習慣改掉了。課間休息時,學生們都能夠和氣、文明的交流。
優(yōu)秀班主任應具備道德素質
班主任為了教好學生,經常要與家長、任課教師、學校領導和有關教育人士進行聯(lián)系和協(xié)作,這樣就要求班主任要學會善于待人接物,善于與人溝通。實踐證明,只有那些善于交往、溝通、能團結人的教師,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和諒解,才能很好地協(xié)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記得有一次我班有位同學違反紀律,我打電話給他家長,當時是他爸爸接的電話,接過電話聽我介紹了事情以后,家長很不耐煩的就把電話掛了。這時我很生氣,可是作為老師,又是班主任必須要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只有教師和家長密切配合才能把學生教育好。于是,我又一次撥通了這位同學家長的電話,很耐心的給家長講學生在校的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家長不配合,不及時糾正會給學生帶來很嚴重的后果。家長聽完后,深切的理解了我是為孩子好,下午就及時趕到學校,我們在一起指出了學生的錯誤并給他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從此,這位同學在班里的表現(xiàn)好多了,家長也經常會主動與我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這讓我感覺到很欣慰,同時也感覺到了作為班主任的成就感。
要想盡快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除了自己熱愛教育事業(yè),對學生有愛心外,自己還要講究科學的教育管理方法,常反思、多總結,多學習,多充電,讓自己在完成班主任常規(guī)工作的同時,多搞科研,大膽、創(chuàng)新地工作,努力成為一名具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科研型班主任。
總之,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該無論在教學上還是在教育上,都做到愛字當頭,大愛為先;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該是教學上的能手、管理上的智者;應該是學校的高參、學生的司令;應該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他們的益友。
【班主任工作要具備五心,做到三如】相關文章:
用責任心把工作做到最好07-25
心如茉莉作文07-10
修心如蓮作文07-27
心淡如菊作文12-15
我心如明鏡作文07-18
親子溝通要怎樣才能做到零距離07-30
責任心是孩子必須具備的道德智能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