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洲精品在线观看,窝窝影院午夜看片,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宅,午夜91,免费国产人成网站,ts在线视频,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數(shù)學 百文網手機站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10-24 12:35:36 數(shù)學 我要投稿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0篇)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解答三個具體問題,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整理。使學生形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知識結構,掌握口算、估算、筆算和驗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3、提高計算的正確性及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

  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計算正確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基本練習

  1、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

 。1)給學生留出回憶的時間。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知識網絡。

  (3)其他同學補充完整。

  2、復習除法含義。

 。1)板書:46÷20÷3

 。2)說一說,46÷2的含義,0÷3應該怎樣理解?

  提問: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結果是多少?任何不是0的數(shù)除0呢?

  二、鞏固練習

  1、出示教材第33頁的內容。

 。1)自主解答這3道題。

 。2)逐題訂正。

 。3)請學生說出分析過程和解答方法。

 。4)質疑。再解答這三道題時,你使用了什么樣的計算方法?為什么選用這樣的方法?為什么用“≈“?你用什么方法驗證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說一說,225÷5的計算過程。

 。5)指名學生回答或組內交流。

  2、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1題。

 。1)思考:如何判斷商的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方法是什么?除法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2)按要求先計算,再填空。

 。3)學生每人一空,集體訂正。

 。4)說一說,筆算除法時,你都遇到了我們學過的哪幾種情況,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點。

  (5)指名學生回答。

  3、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2題。

 。1)講清題意。

  (2)說一說,每道題中都有哪些運算符號,它們的運算順序各是什么。

  (3)集體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4)訂正時,請學生說出672÷(2×3)和(601-246)÷5的運算順序。

 。5)強調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

 。6)脫式計算如何檢查?(做一步查一步)

  三、思維訓練

  教材第34頁練習七的第5題。

 。1)出示題,理解題意。

 。2)尋找相關信息。

 。3)合理解答。

  (4)交流解題思路。

  (5)質疑反饋。

  四、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回顧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估算、筆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歸納、整理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體現(xiàn)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呈現(xiàn)故事,提出問題

  1、老師講“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

  猜一猜,聽完這個故事用了多少時間?(1分52秒)

  這么短的時間卻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聽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什么感想?

  2、這個小故事在書上68頁,想一想,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學生討論,匯報

  二、歸納知識

  1、小組內交流自己整理知識的方法和方式,并進行整理。

  2、小組代表匯報,大家進行評判。

  三、鞏固拓展

  1、基本練習

  練習十七1比一比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2筆算練習注意方法和書寫

  2、嘗試編題并解決問題

  請學生尋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筆算乘法解決問題的例子,由小老師親自請學生回答。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32-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與復習”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估算意識,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發(fā)展估算意識,養(yǎng)成驗算習慣。

  3、體會加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主題圖,問:他們在爭論什么?

  2、獨立回憶“萬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再小組內討論,交流。

  二、解決問題

  1、復習三位數(shù)加減法豎式計算題

 。1)先進行估算

 。2)獨立完成計算,并說出計算方法

 。3)集體點評

  2、復習驗算

 。1)驗算方法。

 。2)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并驗算。

 。3)集體討論。

  3、復習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1)出示練習八第2題主題圖

 、僬f說圖意。

  ②小組內討論。

 、郦毩⒔鉀Q問題。

 、芙M織學生集體交流。

 。2)和復習第2題

  ①聯(lián)系實際再提問。

  ②集體討論。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4

  授課日期:

  教學內容:整理復習課(教材第58及第59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復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估算、筆算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本單元知識點的整理,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意識。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口算、估算和筆算,

  教學難點:用所學知識正確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教法:情景交際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PPT課件

  課型:復習課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思。

  口算乘法。

  計算。

  20×60 90×30 80×80 15×20

  700×30 80×40 50×70 400×20

  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問題,全班一起訂正,并讓學生選題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教師總結。為了簡便計算整十數(shù)和整百數(shù)相乘,兩位數(shù)乘整百數(shù),我們可以先把兩個因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字相乘,再看看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二、互動生成。

  讓學生看教材第教材練習題練習13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認真看懂題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學生說出題意、計算過程和結果,集體訂正。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數(shù)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三、學以致用。

  1、直接寫出得數(shù)。

  40×72= 600×300= 30×23= 13×20=

  53×30= 20×700= 100×70= 22×40=

  23×20= 80×90= 50×20= 60×70=

  2、筆算。

  58×29 67×13 47×54 31×14

  24×13 33×11 65×28 52×36

  四、拓展提升。

 。1)學校要為校隊隊員買36套運動服,每套運動服售價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重19千克,32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3)32個同學在運動場接力賽跑,平均每個同學跑8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4)一個果園,收了500千克桃,運出13筐,平均每筐2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桃?

  4、在下面每個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兩位數(shù),使算式成立。

  3×□=1□ 6×□=3□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yè)布置。第59頁練習十三。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1、記成功之舉。

  2、記敗筆之處。

  3、記教學機智。

  4、記學生見解。

  5、記再教設計。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58頁、第59頁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復習對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進一步鞏固練習和綜合運用。

  2、通過分步、多層次練習,是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在聯(lián)系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理清條件的好習慣,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并能運用其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多種方法思考解答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這一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大家打開書,快速瀏覽書本第41-59頁,看看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看書后匯報,師生共建構知識結構圖。

  師:真不錯,在同學中的共同梳理下,使我們這個單元的知識又一次有序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課件顯示知識樹,加深印象。

  二、系統(tǒng)整理、梳理知識

  課件出示書第58頁第一題。

  師:請認真觀察表格,思考:

  哪些積是口算得到的?

  師:自己先獨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師巡視指導。(3分鐘)

  1、梳理口算方法

  師:請你借助表格來說一說哪些積是口算得到的?

  生:都有一個0.

  師小結: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至少有一個0的,都可以通過口算計算出它們的積。

  師:你能結合這兩道題說明是怎樣口算的嗎?生結合題目說口算過程。(課件演示)

  師:你能總結下口算乘法的方法嗎?

  生小結匯報。

  教師總結: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我們可以先把兩個因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字相乘,再看看兩個因數(shù)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課件呈現(xiàn))

  2、梳理筆算方法

  師:請你借助表格來說一說哪些積是筆算得到的?你能借助這一題來說明是怎樣筆算的嗎?

  (生結合題目講解,教師課件演示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誰能幫助大家回憶一下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生小結匯報。(課件)

  教師總結: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①先用第二個因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得數(shù)的末尾和因數(shù)的個位對齊;

 、谠儆玫诙䝼因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得數(shù)的末尾和因數(shù)的十位對齊;

 、廴缓髮纱纬说玫臄(shù)相加。

  3、判斷并改錯(課件出示)。

  師:這是冬冬同學做的兩道題,同學們幫他檢查,看看他做對了嗎?錯的請你在練習本上幫他改過來。

  生在練習本上做,找生說明錯誤原因及正確答案。

  師: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的判斷。你能具體說說他錯誤的地方嗎?(課件演示)

  師:筆算乘法要些注意什么?

  提醒注意:筆算時,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哪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4、梳理解決問題方法

  課件出示書本58頁第2題。

  師:冬冬家有一個果園,種了4行橘子樹,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獲橘子25千克。請你幫冬冬算一算:今年冬冬家一共收獲橘子多少千克?第一小題屬于我們學過的哪種類型的應用題?(連乘應用題)請在練習本上解答出來。(找2名生板演,呈現(xiàn)兩種不同的方法,并追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讓生講解解題思路)

  師:如果把800千克的橘子裝箱運走,每箱8千克,5輛三輪車,平均每車運多少箱?該怎樣列式?請獨立完成。(找2名生板演,呈現(xiàn)兩種不同的方法,并追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讓生講解解題思路)第二小題屬于我們學過的哪種類型的應用題?(連除應用題)

  使:如果每千克橘子賣2元,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嗎?

  生提問并解答。(師指名說一說)

  師: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面對問題,我們既可以從已知信息出發(fā),邊讀邊想:這兩個信息可以求出什么?與其他信息有什么關系?能求出什么?我們也可以從問題出發(fā)進行分析:要求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所需要的信息題目中能直接找到嗎?如果沒有可以通過哪些信息求出來?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用這兩種方法進行分析,它們能夠幫助我們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30×23=13×20=

  24×5=100×70=

  22×40=60×70=

  31×3=14×50=

  17×400=

  2、辨是非,對的打“√“,錯的打”ד。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不是四位數(shù),就是三位數(shù)。()

  12×4的積與16×3的積相等。()

  兩個數(shù)相乘,乘數(shù)末尾沒有0,積的末尾也沒有0。()

  學生獨立思考,指名說出判斷原因。

  3、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里。

  3個蛋糕裝一袋,6袋蛋糕裝一盒,36盒有多少個蛋糕?下面算式正確的是()。

  A.36÷(6×3)B.36÷6÷3C.36×6×3

  將240本書分給2各班,每個班有4個小組,平均每個小組多少本書?下面算式錯誤的是()。

  A.240÷2÷4B.240÷(2×4)C.2×4×240

  4、教材第59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交流發(fā)現(xiàn),集體訂正,總結規(guī)律。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對個單元的整理和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大家在今天的學習中有這么多的收獲啊!這些原本零散的知識好比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我們通過整理和復習把它們串成了一串價值連城的項鏈!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計算中牢記算理,更加細心,都能成為計算的高手!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辛苦了!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在回顧和整理本單元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3.在復習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二、教學重點

  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三、教學難點

  滲透學習方法

  四、教學具準備

  練習小篇子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1.今天我們要一起復習《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板書課題)。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內容。這個單元包括哪些內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決計算再添0,因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筆算:從個位算起,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ǘ┨骄啃轮

  1.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說算法) 80×5=(注意0的個數(shù)) 103×4=(十位要加進位數(shù))

  2.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訂正

 。3)全班交流

  3.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1)第1個問題你選擇什么方法?

 。2)第2個問題你怎么選擇筆算呢?

  (3)第3個問題可以估算吧嗎?

 。4)小結:我們要根據問題和數(shù)據的特點合理選擇算法,考慮清楚什么時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時候必須用準確值。

 。ㄈ┩卣寡由

  1.快速搶答爭第一

  (1)出示題目:

 。2)學生搶答

  2.認真觀察填表格

 。1)出示題目:

 。2)觀察: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從第一行的數(shù)怎樣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

 。3)根據規(guī)律填數(shù):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通過觀察、計算,大家發(fā)現(xiàn)了第一行的數(shù)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請同學們運用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把表格填寫完全。

  3.趣味數(shù)學找規(guī)律

 。1)觀察:認真觀察下面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了很有趣的數(shù)學算式,你能在方塊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的方法,會用乘法、除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熟練正確地口算和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2.用所學知識正確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學生閱讀教材41頁至59頁,回顧本單元學的內容。

  2.同桌互相交流。

  3.匯報:本單元學的內容。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并歸納,板書如下: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口算

  筆算:不進位乘法、進位乘法

  解決問題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第1題。

 。1)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學生完成后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筆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在書上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并選幾題說說口算方法,最后師小結。

  三、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第2題解決問題。

  讀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得知道哪些條件呢?先討論再回答。

  如何列式?計算結果呢?

  獨立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并進行交流。

  最后全班匯報交流,交流時說出自己的筆算過程。師適時板書。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交流中再次熟悉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練習十三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三第4、5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討論:你選擇什么方法做,為什么?

 。3)匯報: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數(shù)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4.練習十三第6題。

 。1)指導學生收集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shù)量關系。

 。2)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

  在多種形式的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并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四、歸納總結

  說一說學完這單元你有哪些收獲?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8

  課標分析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意義,初認識分數(shù)和小數(shù);理解常見的量;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準確進行運算;在具體情境中,能選擇適當?shù)膯挝贿M行簡單的估算。

  數(shù)學思考

  1.在運用數(shù)及適當?shù)亩攘繂挝幻枋霈F(xiàn)實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感;在從物體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想象圖形的運動和位置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能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

  3.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

  1.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shù)學活動。

  2.在他人幫助下,感受數(shù)學活動中的成功,能嘗試克服困難。

  3.了解數(shù)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

  4.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知道應該尊重客觀事實。

  教材分析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小節(jié)。教學內容主要是在三年級上冊乘法學習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相關的口算乘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運用連乘、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是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生學習了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和乘數(shù)是整十數(shù)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為學習多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算理打下基礎,也是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和混合運算的學習做準備。因此,本課時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對今后進一步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學會應用關系式解決實際計算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中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重點根據數(shù)量關系用多種方法解決兩位數(shù)乘法應用題,并能利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難點根據數(shù)量關系用多種方法解決兩位數(shù)乘法應用題,并能利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課前檢測

  師布置任務:

  師生自查、互查預習單第頁。

  預習存疑,二次探究

  通過預習,我收獲了什么?

  我還有哪些疑問?

  針對課前預習的預習單第頁,進行簡單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決預習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

  師:看來大部分同學預習的都非常棒!不會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來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教學教科書第53頁例4。

  1.課件出示例4情景圖。

  三年級女生要進行集體舞表演。老師將要參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多少人?

  2.閱讀與理解。

 。1)學生讀題,獲取信息。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再平均分成3組,要求每組有多少人?

  3.分析與解答。

  (1)學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2)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方法一:

  可以先將60人平均分成2隊,列式為: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組,列式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組?列式為:2×3=6(組);再求每組多少人?列式為:60÷6=10(人)。

 。4)如何列綜合算式呢?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組10人。

  4.回顧與反思。

 。1)通過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呢?已知總數(shù),如何求平均數(shù)?

  (2)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歸納。

  驗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結果與已知相等,計算結果正確。

  小結:除法用乘法進行驗算。已知總數(shù),求平均數(shù),就是用總數(shù)÷平均數(shù)的份數(shù)。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指導完成“做一做”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53頁的“做一做”,教師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看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看清楚題目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問題再回到題中收集相關的信息數(shù)據。

  提問:題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關數(shù)據?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此題,展示學生解題的過程。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看第54頁的第2題,引導學生按照“看問題-手機信息數(shù)據-列式解答”這樣一種思維順序去獨立思考,完成此題。

  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過程,并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1、請完成典中點剩余習題。

  2、預習新課,完成預習單頁。

  六、教學板書

  方法一:方法二:

  60÷2=30(人) 2×3=6(組)

  30÷3=10(人)60÷6=10(人)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9

  學習內容

  教材第68頁和復習,練習十七

  學習目標

  1、回顧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估算、筆算的方法,形成知識體系。

  2、能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3、會歸納乘法計算方法。

  自主預習

  1、看看教材第68頁“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這文章大概有多少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

  3、本單元我們學會了哪些方面的知識?

  交流合作

  1、本單元我們學會了哪些方面的知識?小組內交流自己知識的方法和方式。

  2、你是做口算乘法的?

 。1)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乘法,可以先把它看作來算,再擴大()倍、()倍、()倍……。

  (2)你能舉一個例子嗎?

  3、估算乘法怎么算?

 。1)估算時可以將一個或兩個因數(shù)看作整()整()數(shù)來算。

  (2)你能舉一個估算乘法的例子嗎?

  4、筆算乘法怎么算?

 。1)筆算不進位乘法

  32

  ×13

  ———

  □□﹍﹍32和()的積

  □□﹍﹍32和()的積

  ———

  □□□

 。2)筆算進位乘法

  78

  ×26

  ———

  □□□﹍﹍()和()的積

  □□□﹍﹍()和()的積

  ————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閱讀短文,猜一猜這文章大約有多少個字?

  (1)算一算,說出你的方法

 。2)()×()≈()

  ()×()≈()

 。ǎ粒ǎ郑ǎ

  (3)你為什么這么算?說出你的依據。

 。4)哪一個結果最接近準確值?

  艷置

  展示提升各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補充糾正。

  反饋測評

  1、小組比賽:練習十七第1題

  比一比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2、估算:23×4938×6279×6842×51

  3、筆算練習

  24×3259×2732×2864×7545×6237×28

  拓展延伸

  學了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請每一位學生用適當?shù)姆绞綄⒈締卧獙W習的內容作一個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圖等方式表示出本單元的知識結構。

  提示整理知識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單元學了哪些知識?是按什么順序學習這些知識的?再看課本目錄,看看教科書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安排這些內容的?對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書上安排的順序一致嗎?

  2.再看例題?纯疵啃」(jié)有幾個例題,每個例題是什么內容?例題之間有哪些聯(lián)系?你認為哪幾個例題是解釋同一個內容的?這些內容你理解了嗎?

  3.根據目錄和例題,概括出本單元的知識。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來。

  二、師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結構圖

  1.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將自己整理的知識在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尋找整理得較全面、較有邏輯性的學生作品,利用實物投影儀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對展示的作品做評價。

  2.教師將自己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結構圖向學生展示(如本書第13頁知識結構圖)。對著結構圖,引導學生系統(tǒng)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

 。1)口算除法、估算

  (2)筆算除法:一位數(shù)除兩、三位數(shù)

 。3)除法的驗算:利用乘法驗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被除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間、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問題和介紹經驗

  師:“對以上學習內容,你有什么疑問?你有哪些成功的體會可向同伴介紹的?”

  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并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

  三、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

  1.出示教科書第35頁第1~3題(或讓學生翻開書自讀這3題)。然后讓學生獨立作業(yè),可直接寫在書上。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

 。1)這3個問題的解答有什么共同點?(都用除法計算,根據除法含義直接列式。)

 。2)你是用什么方式來完成這3道題的計算的?(第1題用口算,第2題用估算,第3題用筆算。)

 。3)說一說口算、估算、筆算的過程。

  2.請學生當小老師,由小老師點名讓3~6名學生上臺說口算、估算、筆算的過程(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作業(yè)或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對他們的說算理過程進行評價。

  四、小結。

【《整理和復習》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整理與復習數(shù)學教案03-20

整理和復習教案11-25

《有趣的圖形整理與復習》數(shù)學教案08-17

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整理和復習03-22

數(shù)學知識的整理和復習08-24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范文09-22

《圓柱圓錐整理和復習》教案03-17

《整理和復習》的三年級教案11-10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整理和復習》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