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
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也就是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一年級數學教學尤為重要,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為學生以后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 篇1
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
孩子上了小學,學習就成為他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與在幼兒園更多的以玩為主的活動形式不同,如果孩子沒有在入學前做好這方面的必要準備,就會對今后的學校產生厭惡心理。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比如,“讓幼兒明天每人帶一個小手帕”“帶一幅和媽媽合作的畫”“說說你在家里幫奶奶爺爺做什么了”等等。老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布置一些口頭作業(yè),通過這些小事情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對于完成好的小朋友老師要給予表揚,這樣會鼓勵幼兒下次做得更好。如果有的孩子忘了沒有完成,老師要給與及時的提醒,幫助幼兒完成任務。
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能力
幼兒到大班的下學期,教師應多給幼兒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比如,整理自己的書包學具比賽、穿脫衣物系鞋帶比賽、對錯回答游戲等。在家里家長也要做個有心人,也要為幼兒多提供自我服務的機會,凡是幼兒自己能想的就讓他自己想,幼兒自己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家長千萬不要因溺愛孩子而包辦代替,那樣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情緒。在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的過程中要堅持正面引導和鼓勵的方法,切忌用批評、挖苦和簡單比較的方法。好的習慣是在不斷的重復和練習中形成的,要培養(yǎng)幼兒的好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循序漸進,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養(yǎng)成,幼兒的一半時間在幼兒園度過,一半時間在家里度過,因此教師應與家庭多聯系,家園聯系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在幼兒園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通過開展各種教學活動,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樹立自信心。讓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懂得凡是老師要求做的都應努力完成。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必須完成,明確在每項活動中老師要求做的事情,并學會做完。通過科學小實驗活動,讓幼兒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知識的欲望,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在游戲中讓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他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主動幫助他人,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 篇2
關注學生的情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低年級的學生剛跨出幼兒園來到小學進行有規(guī)律的學習,上課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感情的發(fā)展仍處在易受外界感染的階段,因為幼兒園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隨時隨地會出現在幼兒的身邊,為幼兒排憂解難,而幼兒也習慣了有大小事就去找老師,上課也很隨意,在玩中學,學中玩,沒有時間觀念,感受到的是寬松自由氛圍。但是到了小學,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對于小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程。這就要求小學老師必須從情感上著手,讓學生接受自己,喜歡自己,然后再慢慢地教他們如何學習,如何聽老師講課,特別是數學課上,老師也應該模仿幼兒園老師,制作或者創(chuàng)設一些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單雙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一雙一雙地數全班的孩子,然后說出總數,這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一雙一雙數完的就是雙數,如果還剩下一個,就是單數。這樣,能夠讓學生從各方面慢慢過渡到小學的學習模式中來,順利完成數學的教學任務。
另外,數學學科本身不似其他學科生動好玩,易使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和效率。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數學老師就要學習幼兒園老師童話共振的能力,充分發(fā)揮肢體語言的作用,用親切的語氣和學生交流,切忌用生硬和枯燥的語言進行講解。當有的學生出現思想不集中時,一定不能大聲斥責,更不能動手動腳,給本來就思想上有負擔的學生雪上加霜,造成提早厭學的情緒。此時,老師一定要耐心,先用眼神告訴他現在是上課時間,或者裝作無意間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頭,或者悄悄告訴他,要注意啦,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這樣,既給了學生面子,還讓學生容易接受,慢慢地學生就會適應小學的教學模式,慢慢喜歡上老師。所以,小學老師要順利進行教學活動的關鍵是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氛圍中開始小學生活。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學習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特別是對剛入小學的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在幼兒園,老師鼓勵孩子的話語是:“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想一想!”所以,到了小學,老師還是應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學生,要動腦筋,多思考,慢慢地學生就會靜靜地開始思考。解數學題時,老師要告訴學生,先觀察、分析、思考,再動手操作,做到融會貫通。課下,還要讓學生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和布置的作業(yè)認真完成。
例如,講完10以內的加法之后,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家庭作業(yè),自己編應用題,自己再計算出來,并告訴孩子們,這樣做的話,你就會成為一個好學生,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老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做個創(chuàng)造型的學生。
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 篇3
一、為幼兒創(chuàng)造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
提供一個愉快、和睦、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境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新課程改革,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走上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也應該如此。只有從傳統(tǒng)的“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過分強調了老師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來,才能體現新的“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學習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接觸數學、理解數學、學習數學,進而喜歡數學。
二、培養(yǎng)幼兒對參與數學活動興趣
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來源于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此,在幼兒對某件事感興趣或
有疑問時,我們應該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并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思考、猜想、討論、實踐等,激發(fā)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使幼兒感受到學習的重要和有趣,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更加主動積極。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無論是認識數的教育活動,還是簡單加減法的教育活動,都應該聯系幼兒生活。教師還可以通過模擬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使幼兒在接觸數學時感到輕松、自然,并讓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聯系生活實踐,使幼兒對數學理解更深刻、更生活化,幼兒可以初步感受到數學在自己的身邊,數學在生活中。
三、培養(yǎng)幼兒從圖畫表示的應用題到文字敘述的應用題
在應用題教學中,幫助幼兒在教師的實物演示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說出計算式和解答結果,按照教師演示實例,口頭仿編相似題材內容的應用題,進一步仿編不同題材內容的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從生活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的初步抽象能力,按算式口編應用題的能力。訓練一式多題的口編應用題,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做到圖畫表示的應用題發(fā)展到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再發(fā)展到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的過渡。為了幫助兒童入學以后掃除學習新知識的障礙,較好的過渡和適應對小學數學的學習,應給他們做好“搭橋”、“鋪路”的工作。在幼兒園數學的基礎上略有提高,面向小學,突出銜接。因此,切切實實地做好數學教學的幼小銜接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 篇4
教學方法要聯系小學實際。
必須聯系小學實際,發(fā)揚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中所養(yǎng)成的積極因素。但是,中學數學對學生無論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的學習方法只能逐步實施,不宜操之過急。 盡可能地把代數教材與小學算術掛起鉤來。如有理數運算,如果加上絕對值符號,就劃歸為小學算術運算了,所以,有理數運算可以看做是絕對值加上符號的一種運算。
加強概念和法則教學。要能把概念和法則的主要內容敘述出來;要能舉得出例子;要會應用,對運算的每一步都能寫出所依據的概念或法則。進一步的要求是,能對有關的概念的異同和有關法則的異同作比較。如“積”和“冪”,“單項式的次數”與“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的升冪排列和降冪排列”,“去括號法則與添括號法則”,等等。從距離想到時間和速度,從兩數和的平方想到兩數差的平方,這種比較聯想法,應該作為教學中訓練和培養(yǎng)能力的要求。
重視學習方法和指導。
“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能阻礙才能的發(fā)揮”,這是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告誡后人的一段名言。研究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教師的職責。很多小學生沒有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只把數學書當作為一本習題冊使用。
進中學以后,要讓學生認識到,課本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依據,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源泉。要求學生重視閱讀課本,教師自己首先要重視使用課本。要從課前預習抓起,認真指導,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yè)”,應成為學習常規(guī)。教師的任務不只在教學生“學會”知識,而在教學生“會學”知識,抓閱讀是教學生“會學”知識的重要措施。
【幼小銜接中如何做好數學教學】相關文章:
家長應怎么做好與老師溝通的幼小銜接01-06
幼兒園幼小銜接班教學計劃12-28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方案01-19
幼小銜接活動的廣播稿07-05
2022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實施方案01-18
考研數學如何做好計算能力試題12-05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2篇12-28
2017年如何做好中考數學復習的方法09-23
如何銜接好初中與高中的化學02-26
如何調整考研數學復習中的心態(tài)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