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論文
我從教十幾年以來,帶了幾屆畢業(yè)生,總覺得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參差不齊。學生的高考數學成績最高90多分,最低只有20多分,甚至有一些學生的基礎特別差,繼續(xù)學習十分困難,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一、做好學困生的思想教育必須了解學困生的成因
1、在課堂上的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磕睡等,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2、看書少
課前課后根本不會看書,看書也只是敷衍了事,對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只是看到一個表面,而看不到其內涵,導致對概念和定理模糊不清,沒法做到真正的應用。
3、缺乏自學能力
如:在看書時不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回答教材中基本的問題,說不清楚自己掌握了哪些,同時也提不出問題、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題,閱讀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擾,讀書十分被動,沒有自覺性。
4、課堂上缺乏積極性
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若無其事。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總是漫不經心,避而不答。
5、不配合老師的教學
對于老師布置的練習、作業(yè),只是應付,胡做亂做,更有甚者抄襲了事,不能說明解題的依據,不能說出這些作業(yè)是哪些知識點的運用,不想尋根問底。解題時不遵循一定的步驟,解題過程沒有邏輯性,語言不規(guī)范。
二、在數學教學中轉化學困生應注意的問題
1、強化課堂教學,適當降低教材難度
一般來說,學困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比較差的,上課時多注意抽象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一時轉不過彎時。因此,教師在授課時盡可能地采用教具、模型、多舉數學與生活聯(lián)系的例子、多打一些比方等。如講“實數的比較大小”時,可舉“上課前叫2名學生上黑板把自己體重寫下來(注:這兩名的'體重有差異性較大的情況)”等直觀例子,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在講課時,教師對學困生可適當降低一些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習信心。等到學困生的學習步入正軌后,再提高教學要求。幫助學困生,不僅要注意課堂的教學,而且必須在課后多了解和熟悉學困生學習數學存在困難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2、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克服偏見
要使學困生轉化,首先,教師的觀念也要轉變,偏見也要改變。長期以來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形成了“只要成績差就是差生”的思維模式。錯誤地認為學困生是不可調教的“朽木”,把學困生打入“另冊”。有的長期歧視、冷落,上課從來不提問,表揚從來沒有份;有的隔離、孤立他們,把座位調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進行懲罰(罰作業(yè)、罰打掃衛(wèi)生)、體罰,等等;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棄,甚至放棄學習而踏入社會。對于這些學困生,我們要引起注意,隨時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我們要應該確立這樣的觀念:
。1)學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會環(huán)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關系、交友關系、師生關系;有的屬于學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引導不得法,簡單粗暴,缺乏細心、愛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
。2)學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們的身上往往專長突出,特長明顯。在這些專長、特長中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都好。
。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現在差將來不一定差。當年的學困生現在成為企業(yè)的強人、社會的能人、家鄉(xiāng)致富的帶頭人比比皆是。
(4)表面差實質并不差。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時候模仿老母雞孵小雞,把老母雞趕開自己坐上去,人們從表面現象上看,認為這孩子愚蠢透頂;在動手制作課上他打了一個三只腳的凳,老師、同學紛紛嘲笑,認為愚不可及。其實這不也體現出小愛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創(chuàng)新、發(fā)明嗎?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克服偏見,消除成見。
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不要讓問題成為優(yōu)生的專利,人為導致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不平等,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以便及時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困生回答問題,為避免學生回答不出而感到尷尬,可把問題拆成若干小問題,多設幾個臺階,深入淺出,使他們經過思考后能回答正確,從而讓學困生嘗到“我能行”的成功體驗,逐步樹立信心。
3、加強課外輔導,進一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不厭其煩,耐心地輔導;由于學困生個性特點和形成原因的復雜性,轉化過程也具有復雜性,往往教師付出了許多辛勤努力,卻收效甚微。即便收到一些效果,但不多時日又舊病復發(fā)。于是教師往往會失去信心,甚至放棄。教師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按照一個模式發(fā)展,不能有急躁情緒,要真正走到學生的心里,要滿懷耐心,做到“抓反復,反復抓”,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以心教心,以心育心,直到學困生的思想、學業(yè)進入穩(wěn)步發(fā)展的軌道。要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為了使學困生能對新授內容有所適應,教師可對他們進行課前輔導,并對輔導中用到的舊知識及時補充,以減少因舊知識而帶來的學習上的困難,增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信心和能力,培養(yǎng)他們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做到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兼顧學困生,新授結束后,教師要有重點地對他們進行輔導,分別點撥難點、弄清道理,安排一些他們能完成的作業(yè),使他們同樣嘗到成功的喜悅。學困生是課堂學習的暫時落伍者,盡管在教學中教師已降低了要求,減少了梯度,但由于基礎的原因他們有的還是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全部,這就要求教師抓好課外輔導,使學困生既能理解當堂所學,又能把握前后聯(lián)系,鞏固所學知識。對一些學困生我注意對課前預習的輔導,主要是輔導新課所需涉及的舊知識,使學困生領先一步將課堂教學中用到的基礎知識領會掌握,幫他們鋪平道路,使他們能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新課,以防止新課中的“夾生飯”現象。課后我在批改作業(yè)時進行面批,發(fā)現問題,當面輔導,及時解決,避免了重新跌入“惡性循環(huán)”的深淵。
在課外輔導方面要經常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優(yōu)秀生必須幫助學困生,共同完成合作內容,在課后要進行優(yōu)秀生和學困生的結對互幫小組,讓優(yōu)秀生做學困生學習上的小老師。同時還要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利用家訪、電訪等方法爭取他們的合作,利用親情的力量教育和督促學困生在家時也能認真溫習功課、完成作業(yè),這對學困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思想很難一勞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反復的教育過程。對這項十分艱巨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因勢利導,使學困生始終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和信心,以期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如何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03-08
如何轉化學困生01-26
談談如何轉化數學學困生06-18
對如何轉化數學學困生探究06-21
談如何轉化學困生的總結04-08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轉化學困生論文08-25
如何落實“四有”轉化學困生02-21
轉化學困生的方法08-16
幫扶學困生轉化總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