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1
第一節(jié)物質跨膜運輸?shù)膶嵗?/strong>
一、應牢記知識點
1、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于細胞內(nèi)溶液的濃度,細胞吸收水分膨脹。
⑵、當外界溶液的濃度高于細胞內(nèi)溶液的濃度,細胞失去水分皺縮。
、恰斖饨缛芤旱臐舛鹊扔诩毎麅(nèi)溶液的濃度,水分進出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
2、細胞內(nèi)的液體環(huán)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細胞液。
3、原生質層:指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細胞核在原生質層內(nèi)(P—61圖4—2)
⑵、原生質層:可以被看作是一層半透膜。
4、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
⑴、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⑵、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 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質壁分離。
⑶、發(fā)生了質壁分離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外液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過原生質層 進入細胞液,原生質層逐漸膨脹恢復原態(tài)——質壁分離復原。
5、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原因
、拧⒅苯釉颍杭毎
、、根本原因: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
6、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二、應會知識點
1、原生質:指細胞內(nèi)的生命物質,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的人工膜。
3、選擇透過性膜:是生物膜。表現(xiàn)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能通過,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如細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備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也具有半透性。
5、質壁分離過程中,紫色洋蔥表皮細胞液泡的顏色由淺變深;復原過程中反之。
1.4.2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第二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應牢記知識點
1、歐文頓(E .Overton)的發(fā)現(xiàn)和結論
、、發(fā)現(xiàn):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同。
凡是脂溶性物質都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啤⒔Y論: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1925年荷蘭科學家的實驗發(fā)現(xiàn)和結論
、、實驗:提取人紅細胞中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層分子。
、啤l(fā)現(xiàn):單層分子的面積為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結論: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
3、1959年,羅伯特森(J .D .Robertsen)的發(fā)現(xiàn)和論斷
、、發(fā)現(xiàn):電鏡下,發(fā)現(xiàn)細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⑵、論斷: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4、“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的發(fā)現(xiàn)和結論(P—67圖4—5)
、、發(fā)現(xiàn):兩種細胞剛融合時,融合細胞一半發(fā)綠色熒光,另一半發(fā)紅色熒光;370C下40min后, 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布。
、、論斷: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5、1972年,桑格(S .J .Singer)和尼克森(G .Nicolson)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nèi)容
、、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質分子或鑲或嵌入或橫跨磷脂雙分子層。
、、磷脂和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6、糖被——糖蛋白
、、位置:細胞膜的外側表面。
、、組成:蛋白質和多糖。
、恰⒐δ埽杭毎R別作用、信息傳遞等。
保護和潤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糖蛋白。
二、應會知識點
1、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流動性
2、細胞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3、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第三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strong>
一、應牢記知識點
1、被動運輸:指物質進出細胞時順濃度梯度的擴散。
2、主動運輸:指物質進出細胞時逆濃度梯度的運輸。
3、自由擴散:指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P—71圖4—7)
如O2、CO2、H2O、乙醇(C2H5OH)、甘油、苯等
4、協(xié)助擴散:指物質順濃度梯度的擴散過程中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P—71圖4—7)
如葡萄糖分子等
5、主動運輸:指物質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冗^程中,既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又需要消耗細胞內(nèi) 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的方式。(P—72圖4—8)
如Na+、K+、Ca+ 等離子
意義: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 有害的物質。
6、胞吞:是細胞吸收大分子時,大分子首先附著在細胞膜表面,然后細胞膜包裹著大分子內(nèi)陷成囊泡進入細胞內(nèi)部的現(xiàn)象。
7、胞吐:是細胞需要下外排大分子時,先在細胞內(nèi)形成囊泡包裹著大分子,囊泡移動到細胞膜處,與細胞膜 融合,將大分子排出細胞的現(xiàn)象。
二、應會知識點
1、擴散作用:指物質順濃度梯度的擴散,即從高濃度處向低濃度處的擴散。
2、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主動運輸、胞吞、胞吐的比較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2
一、比較種生物膜的結構和化學組成:
、俑魃锬ぶ,含糖類最高的是細胞膜,因為細胞膜的外側有較多的糖被,與細胞膜識別有關。
②線粒體的內(nèi)膜的蛋白質含量高于外膜,因為線粒體中與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分布在線粒體內(nèi)膜和基質中。
二、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的聯(lián)系
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并且能夠相互轉換。
原理:
、偕锬ぞ哂幸欢ǖ牧鲃有裕
、诟鞣N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是相似的。
三、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lián)系
、倮阂苑置诘鞍椎'合成和分泌為例。分泌蛋白有消化酶;抗體和淋巴因子;蛋白類激素。
、谘芯糠椒ǎ和凰貥擞浄,用來研究微觀看不見或看不清的生理過程。
、鄯置诘鞍椎姆置谶^程中,沒有穿過生物膜。
、芊置诘鞍椎暮铣墒前l(fā)生在附著核糖體上,游離的核糖體合成的細胞內(nèi)蛋白質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3
一、被動運輸:
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
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nèi)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方向、載體、能量、舉例
自由擴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維生素等
協(xié)助擴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主動運輸、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離子、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胞吞、胞吐
如何弄清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guī)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如:關于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后聯(lián)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后”。又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么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了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學好高中生物的必要方法
1、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觀察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生長發(fā)育等等,有效地發(fā)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而我們生物學的原理、規(guī)律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
2、綜合歸納
教師授課尤其是新授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nèi)在的本質的聯(lián)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tǒng)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3、把握規(guī)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生物有自身的規(guī)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tǒng)一、生物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以及簡樸→復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的進化等。把握這些規(guī)律將有助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線粒體學習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guī)律:有雙層膜,內(nèi)膜向內(nèi)折迭形成嵴,擴大了膜面積,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規(guī)律地排布;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并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4、還需掌握好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顛柚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jù)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相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4
(1)蛋白質的跨膜轉運
主要是指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的蛋白質轉運到內(nèi)質網(wǎng)、線粒體、質體和過氧化物酶體等細胞器,但進入內(nèi)質網(wǎng)與進入線粒體、葉綠體和過氧化物酶體等細胞器的機制又有所不同。
(2)膜泡運輸
蛋白質通過不同類型的`轉運小泡從糙面內(nèi)質網(wǎng)合成部位轉運至高爾基體,進而分選轉運至細胞的不同部位,其中涉及各種不同的運輸小泡的定向轉運,以及膜泡出芽與融合的過程。
(3)選擇性的門控轉運
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的蛋白質通過核孔復合體選擇性地完成核輸入或從細胞核返回細胞質。
(4)細胞質基質中的蛋白質的轉運
在細胞分泌與胞吞途徑中主要的膜泡及運輸方式
主要膜泡有:COPII、COP I、網(wǎng)格蛋白有被小泡
COPII有被小泡介導順向運輸,即從粗面內(nèi)質網(wǎng)(RER)到高爾基體順面網(wǎng)狀結構
COPI有被小泡介導逆向運輸,即在高爾基體內(nèi)膜囊問和從順面高爾基體膜囊和高爾基體順面網(wǎng)狀結構到RER。
網(wǎng)蛋白有被小泡從高爾基體反面管網(wǎng)區(qū)出芽和從質膜內(nèi)化而形成,脫去包膜泡與后期咐內(nèi)體融合。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文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11-07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歸納06-07
高中生物必修1知識點歸納07-10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知識點歸納12-01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識點歸納最新03-03
高一物理必修1知識點歸納07-11
高一英語必修二必備知識點歸納07-14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歸納07-18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識點匯總歸納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