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8—22課知識點總結
第18課:三國鼎立
1、 奠定曹操統(tǒng)一北方基礎的戰(zhàn)役是——官渡之戰(zhàn) (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戰(zhàn)勝袁紹)。
2、 奠定三國鼎立形成的基礎的戰(zhàn)役是——赤壁之戰(zhàn) (208年,孫權、劉備 以少勝多戰(zhàn)勝曹操)。
3、 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吳國 的建立。
國 家
建 立
建立者
都城
滅 亡
魏
220年
曹丕
洛陽
266年,西晉建立,魏亡
蜀
221年
劉備
成都
263年,被魏所滅
吳
222年
孫權
建業(yè)
280年,被西晉所滅
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1、266年,司馬炎建立 西晉,定都洛陽, 280年,西晉統(tǒng)一全國。316年西晉被匈奴所滅。
2、317年,司馬睿建立 東晉,定都建康。4世紀后期,北方 前秦 統(tǒng)治者 苻堅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
3、383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 淝水之戰(zhàn)。(前秦——東晉)
4、江南地區(q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以開發(fā)的原因及影響?
原因:①江南地區(qū)有發(fā)展經濟的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
、诖罅康谋狈饺丝谶w往江南,為江南的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和技術。
、劢系貐^(qū)戰(zhàn)亂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軓V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影響: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
1、 建立北魏 政權的是——鮮卑族
2、 北魏統(tǒng)一黃河流域的年代是——439年。
3、 北魏孝文帝 將都城從平城遷到 洛陽 。
4、孝文帝是我國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改革家。他順應了民族融合的歷史趨勢進行改革。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改革的內容有:①學說漢話: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②改穿漢服: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③改用漢姓(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④同漢族通婚: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⑤采用漢族的官制、法令;⑥學習漢族的禮法(崇孔子、孝治國、尊養(yǎng)老)
第21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是世界上把圓周率的準確數(shù)值推算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數(shù)字的第一人,這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他寫成《齊民要術》一書,該書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
3、 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水經注》 ,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第22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
1、 中國文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2、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大書法家,被后人稱為“書圣”。代表作是《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3、 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的大繪畫家。代表作是《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4、 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北朝時期著名的兩大石窟。
5、 南朝的思想家范縝撰寫《神滅論》。
歷史成語:
三顧茅廬——劉備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zhàn)(項羽)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
退避三舍——楚晉爭霸
圍魏救趙——桂陵之戰(zhàn)(齊國與魏國)
草木皆兵、投鞭斷流、風聲鶴唳(lì)——淝水之戰(zhàn)(前秦與東晉)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8—22課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精選七年級上冊歷史第11課知識點總結07-02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知識點復習07-06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17課知識點整理集錦07-22
初一上冊歷史第22課知識點05-04
九年級上冊物理第18章的知識點07-23
上冊語文第23課知識點總結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