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國內首份智慧物流大數據報告分析
導語:2017年3月27日上午,菜鳥網絡聯合阿里研究院以及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共同發(fā)布了國內第一份《中國智慧物流大數據發(fā)展報告》。下面是報關內容。
根據報告,2016年指數全年均值為40.9,尚處于快速安裝階段。其中,物流業(yè)務數據化程度相對較好,但跨境物流詳情數據完備率指數僅為13.5。
報告還指出,我國物流業(yè)的數據基礎設施也仍處于起步階段,指數值為18.8;物流協同化處于高速發(fā)展中期,基礎協同相對成熟,2016年12月末端協同率僅為9.4。
智慧物流面臨諸多瓶頸,包括跨境數據鏈路銜接不足、末端智能程度有待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挑戰(zhàn)等。
比如在物流信息聯通層面,2016年全年境內物流詳情數據完備率指數為84.8,發(fā)展較為成熟。跨境物流詳情數據完備率指數僅為13.5,原因是跨境涉及多方協同合作,數據獲取難度較大。
“目前行業(yè)的瓶頸和短板正是最大的機會。”菜鳥網絡CTO王文彬表示,以末端為例,快遞末端網點的重復建設客觀上造成了資源浪費、效率低下、過度競爭以及交通擁堵等問題。跨境則涉及多方多段,數據獲取難度較大,“共享協作才是行業(yè)出路。”
2016年加上我國網絡的零售額的快速發(fā)展,已經達到了5.2萬億元了,同比增長26%,快遞業(yè)務量也突破了310億余件,同比增長了51.4%。
去年有很多技術的層面的新技術出現,正在引起物流行業(yè)的革命性變革,包括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等。
這其中大數據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比如履約率服務的變化,履約率是指正點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比例。菜鳥方面介紹曾,雙11當天一共產生了4.67億個包裹,履約率達到60%多,到了2016年雙11的時候,這個比例提升到了85%左右,大數據的支持讓履約率實現了快速提升。
【國內首份智慧物流大數據報告分析】相關文章:
物流平臺和物流大數據分析10-05
2017考研招生大數據分析報告10-20
物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物流平臺和物流大數據09-08
物流師綜合輔導:國內冷鏈物流有待標準09-16
物流師考試物流案例與分析09-19
2017年關于執(zhí)業(yè)醫(yī)師的大數據分析07-19
物流信息化智慧變革10-09
物流師考試輔導:國內第四方物流的現狀10-15
五礦物流的盈利分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