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三單元測試卷
一、背誦《春夜喜雨》(3分)
二、聽讀一段話,然后做題。(5分)
1.這段話主要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原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接近________米高的世界第一峰_______。
3.高原上的特產(chǎn)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看拼音,寫詞語。(5分)
dù jì nà hǎn yǔn nuò dǐyù wǔ rǔ
( ) ( ) ( ) ( ) ( )
四、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6分)
1.背著荊條登門,請人鞭打自己,表示認錯賠禮。 ( )
2.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 )
3.比喻只看見前面有利可圖,不知禍害就在后面。 ( )
4.比喻原物完整無缺地歸還本人。 ( )
五、給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4分)
1.( )曹操知道上了當,( )來不及追小船了。
2.( )江上霧很大,我們看不清虛實,( )不要輕易出動。
3.( )我們倆鬧不和,( )會削弱趙國的力量。
六、照樣子寫出帶有兩個連續(xù)動作詞語的句子。(4分)
例:郝副營長劃著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后繼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默寫古詩《出塞》。(5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八、填空。(4分)
《七步詩》的作者是( ),“煮豆持作羹”中“持”的意思是(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中的“燃”是指( ),“泣”是指( )。
九、學習了本組課文,你最欣賞哪位人物呢?請從下面的人物中選擇一個,并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或從課外所了解到的材料寫寫你的看法。(3分)
諸葛亮 周瑜 魯肅 藺相如 趙王 秦王 廉頗 孫悟空 武松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石猴孫悟空到天庭“大鬧天宮”,對于它的這個做法有人表示欣賞,也有人覺得不妥。如果就這個問題開辯論會,你選擇什么呢?請用“√”表示,并寫出你的觀點。(4分)
正方( ) 反方( )
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閱讀短文,完成練習。(22分)
唇亡齒寒
戰(zhàn)國時期,晉國國君獻公要出兵攻打一個小國,虞(yú)國和這個小國相鄰,晉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國才能到達。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xún)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jí)(地名,屬晉國領土)所產(chǎn)的名貴玉石與屈產(chǎn)(地名,屬晉國領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后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的。”
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zhèn)鞯膶氊,屈產(chǎn)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么辦?”
荀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于這兩件寶貝,您有些舍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里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nèi)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chǎn)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nèi)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
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于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后,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的大夫?qū)m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晉國攻打的小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我國恰似一種唇齒相依的親密關系,如果嘴唇?jīng)]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并不是什么互施恩德,而完全是戰(zhàn)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這個小國。如果晉國今天消滅了它,我們虞國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么危險的事啊。”
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別國的必經(jīng)之路。
晉國憑借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那個弱小的國家。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jiǎo)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
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感慨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結(jié)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1.閱讀文章后,根據(jù)內(nèi)容,把相關信息填寫在表格內(nèi)。(4分)
晉國國君(獻公) 虞國國君
遇到的問題 怎樣向虞國借路? 給不給晉國軍隊讓路?
大臣的建議
對建議的態(tài)度
結(jié)果
2.從表格的內(nèi)容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下列詞語各找一個反義詞。(2分)
猶豫_________ 珍貴_________
4.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帶點的詞語。(2分)
(1)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于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如釋重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
失而復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五自然段宮之奇勸阻虞國國君的話中,運用了一個打比方,請把相關的語句抄寫下來,并說說這個打比方好在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文章后,明白“唇亡齒寒”這一成語的意思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除了“唇亡齒寒”,你還道哪些成語及其出處?寫出其中一個成語及出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35分)
近幾年中,廣州城市建設取得很大成績,市容、交通、環(huán)保等方面的變化更大。請你做個好市民,對上述或其他方面(商業(yè)、旅游、建筑、教育等)還存在哪些問題,提出建議,并將你的建議寫封信告訴廣州市長。
要求:1.要有書信的格式,用語要正確。
2.表達要有條理,提出的建議要具體,還要寫清楚所提建議的原因及依據(jù)。
【小學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三單元測試卷】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三單元測試卷06-14
三年級第二學期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8-04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08-06
2015年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7-25
2016年小學六年級第三單元測試卷06-21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卷03-29
2024六年級語文下第二單元達標測試卷01-08
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期末測試卷02-17
2016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