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8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復習知識點
外科主治醫(yī)師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8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復習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頸椎骨質增生疾病分類:
神經根型
由于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神經根導致了相應的表現。發(fā)病率占頸椎病的60%.
診斷要點:
、倌挲g多在40~60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
、诰哂休^典型的根性癥狀:如頸、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相一致。
③頸部活動動能障礙,尤其是后伸及旋轉功能受限。
、芑甲导粔和、椎間孔壓迫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北京張博士醫(yī)考中心搜集整理。
、蓊i椎X線片顯示椎體后緣及鉤椎關節(jié)部骨質增生。
椎動脈型
增生的骨質壓迫或刺激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和供血不足。發(fā)病率約占頸椎病的10%~15%.
診斷要點:
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頭頸部位改變而出現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發(fā)音障礙、耳鳴、耳聾和猝倒者。
、诎l(fā)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常受限,旋頸誘發(fā)試驗陽性。
、垲i椎正側位及斜位X線片顯示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脊髓型
多為增生的骨質及頸部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入椎管內壓迫脊髓而引起,約占10%~50%.
診斷要點:
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脹、燒灼、疼痛、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覺”,身體重心不穩(wěn)定,易摔倒。
、谥w肌張力增高,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膝反射減弱,出現病理反射。
、垲i椎X線片顯示椎體后緣骨質增生,頸椎椎管狹窄,造影檢查有梗阻現象。
食管型
由于頸椎前緣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較少見。
診斷要點:
、僦心暌陨夏挲g。
、诓∪擞醒屎聿贿m、異物感、吞咽困難等癥北京張博士醫(yī)考中心搜集整理。
、踃線片顯示有椎體前緣骨質增生。
交感神經型
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椎兩旁的交感神經。此型也較少見。
診斷要點:
、僦心暌陨夏挲g。
、谘哿岩粋却笠粋刃,瞳孔不等大,有時視物不清。半邊顏面部干燥,出汗少等。
、踃線片顯示頸椎骨質增生樣改變北京張博士醫(yī)考中心搜集整理。
腹壁切口疝修復術步驟:
手術切口需根據切口疝的位置、大小而定。因需將原切口瘢痕一并切除,故常采用梭形切口,F以上腹部經腹直肌切口疝為例:
對有皮膚覆蓋的切口疝北京張博士醫(yī)考中心搜集整理,可在切開皮膚瘢痕后銳性分離。對僅有瘢痕覆蓋的切口疝,則可在皮膚和瘢痕結締組織交界處切開,顯露出 切口疝外層覆蓋的纖維結締組織,即所謂假性疝囊,將假性疝囊四周的結締組織充分分離,使之與鄰近的腹壁皮膚和皮下組織分開。一般兩側需超出2~3cm,以 減少縫合時的張力。用止血鉗提起兩側腹直肌前鞘的筋膜組織,向外拉開,沿假性疝囊基部邊緣切開腹直肌前鞘。再次腹直肌向前側拉開,繼續(xù)向深部銳性分離假性 疝囊、直至顯露疝囊頸和兩側的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先在疝內容物與疝囊無粘連處切開疝囊,再沿假性疝囊頸部與正常腹膜組織交界處環(huán)形剪開。切開時要注意避免損傷內容,大網膜粘連可以結扎、切斷。完全 切除假性疝囊,將疝內容物送回腹腔。檢查下面的腹內臟器無粘連和損傷后,用7-0號絲線間斷褥式縫合腹直肌后鞘和腹膜。用4-0或7-0號絲線間斷縫合腹 直肌(間距1~1.5cm即可)。再用7-0號絲線重疊縫合(間斷褥式縫合和間斷縫合)腹直肌前鞘。最后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
皮膚癌的激光術前準備
手術前應視腫瘤部位及腫瘤大小而準備所需材料及備用的輔助器械。面積小者常用V切開包即可完成手術;面積大者應按常規(guī)手術切除準備敷料,嚴格消毒鋪 敷。備用器械應視腫瘤源于的部位,其目的是協助暴露充分,便于激光手術?谇活a粘膜鱗癌的需準備小拉鉤、吸引器。止血鉗及皮膚鉗等。行轉移性區(qū)域淋巴結切 除的視清除淋巴結的部位、多少等進行必要的輔助性準備,但必須強調整個手術過程從皮膚切開,淋巴結切除中的分離,直至最后必須用激光刀。
術前準備應包括對病人的血壓、心肺功能、血象的常規(guī)檢查。腫瘤面積較大,源于解剖較復雜的器官,應作好配血及術中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處理準備。尤其 對年齡大、手術相對較難,而患者有冠心病等合并癥的,在掌握整體病情時,準備應急措施,或于術前先進行治療,待合并癥得到改善后再行激光術北京張博士醫(yī)考中心 搜集整理。
麻醉:麻醉選擇應根據腫瘤體積和部位,較小面積腫瘤常用局部浸潤麻醉(2%利多卡因+1:1000腎上腺素數滴,超腫瘤2~3cm注射麻醉)。面積大,源于組織器官解剖特殊,手術難度大,要行區(qū)域性淋巴結清掃術的,在選用局部麻醉時,參照選擇全麻,或神經干阻滯麻醉。
皮膚癌的激光術后處理
皮膚癌術后治療視腫瘤體積,有無轉移而具體處理。面積小,除使用常規(guī)治療外,主要是作好創(chuàng)面的無菌處理,包括術后換藥。較大腫瘤術后,給予抗炎治療 1周,加大VC用量,常用6~8g,并配合綜合性的支持治療,以扶持機體免疫力。手術行區(qū)域性淋巴結清除的轉移病者,術后應輔助化療以鞏固療效。
術后每日定時換藥,巨大鱗癌術后滲出物多北京張博士醫(yī)考中心搜集整理,伴感染時尤甚,因此可每天換藥2次。作好手術面的清潔保護,通過換藥以觀察創(chuàng)面情 況,以供是否二次激光術用。對術后病人檢查血色素較低者,病史長、腫瘤大、手術損傷大,有惡病質表現,應靜脈補充全血,以提高機體血色素量。
頰粘膜癌激光術后,應注意進食,禁硬、粗糙、高溫及大團塊食物,術后應給予營養(yǎng)豐富、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特別是激光手術后2周內極重要。保持口腔清潔,用雅士潔口劑或復方硼砂液每日漱口數次。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復習知識點】相關文章:
最新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復習輔導05-02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復習資料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