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考試卷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少不了的就是試卷了,在各領域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卷,試卷是命題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編寫出來的。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卷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6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考試卷,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考試卷 1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共40分)注意:每道選擇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選錯,不選,多選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給分。
1.下列實驗只能反映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
A.檢驗是否是O2 B.鐵絲浸在硫酸 C.證明H2比空氣輕 D.傾倒CO2
銅溶液中
2.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冰水 B.醫(yī)用的生理鹽水
C.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后的剩余物 D.雪碧飲料
3.人們常說的“低碳經(jīng)濟”和“低碳生活”與一種氣體物質的總排放量有關。這種氣體物質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天然氣
4.重要文件資料需要長期保存,書寫時最好使用:( )
A.鉛筆 B.碳素墨水筆 C.藍墨水筆 D.圓珠筆
5.“天然益力,煥發(fā)生命力!痹凇耙媪Α钡V泉水瓶上標有一些礦
物含量,如右圖,這里的“鉀、鎂、鈉、鈣”指的是:( )
A.單質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6.分別分解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氫三種物質,都可以制得氧氣。這說明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 )
A.氧氣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化物
7.最近科學家確認,存在著一種具有空心、且類似于足球結構的分子N60,這一發(fā)現(xiàn)將開辟世界能源的新領域,它可能成為一種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關于N60這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由60個氮原子構成的
C.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40g D.它屬于單質
8.礦泉水一般是由巖石風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已知某巖石(鉀長石)的化學式為:KAlSi3O8,則該巖石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 )
A.+2 B.+3 C.+4 D.+6
9.根據(jù)以下粒子結構示意圖,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們表示的是同一種元素 B.它們的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
C.它們都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 D.它們依次表示原子、離子、離子
10.通過初三的化學學習,我們知道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許多麻煩。下列有關硬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硬水中含較多的不溶性鈣和鎂的化合物
B.生活中可以通過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硬水放一段時間就變成軟水
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會產(chǎn)生大量的肥皂泡
1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滴管取用液體 B.過濾 C.檢查裝置氣密性 D.給液體試劑加熱
12.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A.磷原子 B.氧原子 C.磷原子和氧原子 D.五氧化二磷分子
13.下列實驗現(xiàn)象或從實驗現(xiàn)象所得結論描述正確的是:( )
A.將鐵絲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立即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B.某無色氣體在空氣中燃燒,可以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氣體一定是一氧化碳
C.硫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藍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氣體。
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14.右圖是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從此圖中獲取的信息的描述不
對的是:( )
A.原子不能構成物質,只有分子才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B.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
C.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D.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裂成原子
15.下列化學反應中能產(chǎn)生吸熱現(xiàn)象的是:( )
A.鎂條與稀鹽酸反應 B.高溫煅燒石灰石
C.催化分解雙氧水制取氧氣 D.木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
16.如下圖,這四位同學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個化學式:( )
A.H2SO4 B.O3 C.H2O D.NO
17.下列各方程式中,書寫正確是:( )
A.P+ O2↑ PO2 B.4Fe + 3O2 2 Fe2O3
C.CH4 + 2O2 CO2 + 2H2O D.C + 2CuO 2Cu+CO2
18.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繼續(xù)燃燒,其原因是:( )
A.火柴梗著火點較高 B.火柴梗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C.火柴梗潮濕不易繼續(xù)燃燒 D.火柴梗接觸氧氣少
19.某;瘜W興趣小組對某化學反應進行了探究,實驗測定結果如下,
物 質 A B C D
反應前質量/g 20 12 2 6
反應后質量/g 0 2 2 待測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反應后D物質的質量是30 g
C.C物質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20.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擇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
選項 需區(qū)別的物質 選擇的試劑或方法
A 食醋與酒精 聞氣味
B 空氣與氧氣 帶火星的木條
C 水和雙氧水 看顏色
D 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 燃著的木條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60分)
二、本題包括4小題,共19分。
21.(4分)用化學用語填空: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2)由8個硫原子構成的硫分子是: ;
(3)2個氧原子: ;
(4)氧化鋁: ;
22.(8分)
(1)某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號)。
(2)烹飪魚時通常將魚煎過后,再加少許食醋和酒,這是因為它們可以反應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學式為C4H8O2),每個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個原子構成的,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在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簡質量比是 ;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質量為 g 。
23.(3分)按要求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1)初中化學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有很多,請任寫一個有二氧化碳參加的化合反
應
(2)向裝有某無色溶液A的試管中加入固體B后,觀察到有無色氣泡產(chǎn)生。請寫出符合該現(xiàn)象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
24.(4分)以下是從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種元素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2)③元素的一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為 它屬于 (填“金屬元素”
或“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該微粒的符號為 ;
(3)由②與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三、本題包括3小題,共28分。
25.(6分)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請你討論下列有關問題:
(1)政府組織了人工降雨活動。下列物質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號)
①食鹽 ②干冰 ③面粉 ④木炭粉
(2)有些村民取渾濁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將渾濁的河水用右圖所示的
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 ,用此裝置凈
化后得到的水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3)取水后加入絮凝劑(明礬)的作用是 。
(4)為了防止水的污染,①抑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②不任意排放工業(yè)廢水;③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經(jīng)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我們應大力提倡節(jié)約用水,請你寫出一種節(jié)水措施 。
26.(15分)小強和小明兩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是 ,b是 。
(2)小強想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裝置序號),而小明認為該裝置有一個小問題,請你幫助他: ;實驗室用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裝入藥品前,應先進行的一項操作是: ;
(4)小強想用4.9g氯酸鉀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理論上可以生成氧氣的質量是_____克?
(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應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他制取該氣體的收集裝置是(填裝置序號) ,選用該裝置的理由是 。
(6)C裝置中a的作用是便于 。為了防止生成的氣體從儀器a中逸出,必須使a儀器 。
27.(7分)下列是初中化學中三個實驗,請按要求填空:
(1)C實驗中燒杯③的作用是 。
(2)A實驗中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說明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的 ,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 (填序號)
、傺b置氣密性好 ②實驗前夾緊止水夾 ③紅磷過量或足量
、芾鋮s到室溫后才打開止水夾 ⑤要選用教室內的空氣
(3)B實驗中,由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的現(xiàn)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4)實驗時,不慎將酒精灑到桌面并著火,可用濕布覆蓋,其滅火原理是
_ 。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3分
28.(7分)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時,二氧化碳是否與水發(fā)生了反應。
某實驗小組用塑料礦泉水瓶和集氣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并準備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進行如下實驗:
Ⅰ.在充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小心加入1/3的蒸餾水,擰緊瓶蓋充分振蕩,塑料瓶變扁;
、.取Ⅰ中瓶內液體噴到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小花立即變紅;
Ⅲ.變紅的小花放在酒精燈上方小心烘烤片刻,紅色小花又變成紫色。
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Ⅰ中同學們一致認為塑料瓶變扁的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減少了,在進一步思考氣體變少的原因時,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你認為可能是:
或 ;
(2)針對實驗Ⅱ小花變紅的事實,同學們提出三種猜測:
、俣趸寄苁故镒兗t; ②水使石蕊變紅;
③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一種新的物質能使石蕊變紅。
于是設計實驗,最后證明使石蕊變紅的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它們反應生成的一種新的物質,請你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使石蕊變紅的不是水
使石蕊變紅的不是二氧化碳
(3)實驗操作Ⅲ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29.(6分)催化劑是指在化學反應中能夠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
某同學為了驗證氧化銅(難溶于水)是否能做過氧化氫(H2O2)分解制取氧氣的催化劑,設計實驗如下:
【實驗一】實驗目的:探究氧化銅是否能改變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1.在試管中加入2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 1.帶火星的木條沒有明顯變化
2.
2.
實驗一結論: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實驗二】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待實驗一第2步的試管中沒有氣泡時,重新加入2ml過氧化氫溶液,觀察現(xiàn)象。
實驗二結論:氧化銅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
【實驗三】實驗目的:探究氧化銅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有沒有改變
在實驗后,該同學將反應剩余物過濾、洗滌、干燥,再稱量。得到黑色固體質量為1g。
實驗三結論:氧化銅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
【實驗結論】綜上所述,說明了氧化銅是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
請寫出該實驗中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考試卷 2
一、 選擇題
1.下列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 食物腐爛 B.汽油揮 發(fā) 工業(yè) 上制取氧氣
C.酒精燃燒 鐵生銹 D.水的電解 干冰升華
2.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用液體 B.點燃酒精燈 C.稱量氯化鈉固體 D.加熱固體
3.下列屬于純 凈物的是
A.食鹽水 B.清新的空氣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漿
4. 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實驗1中蠟燭火焰逐漸熄滅 B.實驗2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
C.實驗3外焰部分的火柴桿最先炭化 D.實驗4燒杯內有氣泡生成,蠟燭火焰熄滅
5.2011年是國際化學年,主題是“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化學在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促進社會發(fā)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關化學的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化學幫助人們提高糧食產(chǎn)量 B.治理污染需要化學技術
C.化 學幫助人們解決能源問題 D.化學提高人們的藝術鑒賞水平
6.有一首贊美某種氣體的詩,其中幾句是“她營造了云霧繚繞的仙境,她軀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氣,她奮不顧身撲向烈火,她帶給大地勃勃生機……”,詩中所贊美的氣體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稀有氣體
7.下列圖標中,在商場、醫(y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最常見的是
8.下列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現(xiàn)象或事實 解 釋
A. 將25m3的氣體加壓到0.024m3的鋼瓶中 分子間有間 隙,且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大
B. 緝毒犬能根據(jù)氣味發(fā)現(xiàn)毒 分子不斷的運動
C. 液態(tài)氧和氧氣都能支持燃燒 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D.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 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9.2010年11月15日,上海 市高層住宅發(fā)生特大火災,58人葬身火海,災難震驚全國。為此專家呼吁: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逃生。當高層樓房下層起火,火勢無法撲滅時,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退到衛(wèi)生間暫避 ②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 ④封閉房門⑤跳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根據(jù)反應事實可以推出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選項 化學反應事實 影響因素
A. 蠟燭在純氧中燃燒的火焰比在空氣中燃燒的火焰更明亮 反應物 濃度
B. 煤粉比煤塊燃燒的更加劇烈、更加充分 反應物種類
C.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D. 雙氧水在通常情況下難分解,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催化劑
11.2011年3月,受里氏9.0級地震影響,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反應堆震后發(fā)生異常導致核蒸氣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數(shù)月后才會完全消失,通過受污染食品在甲狀腺內聚集,引發(fā)甲狀腺疾病甚至甲狀腺癌。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為53,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為131,則下列關于該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子數(shù)為88 B.核外電子數(shù)為53 C.核電荷數(shù)為131 D.該原子的質量為131g
12.下列有關食品安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杜絕用工業(yè)石膏或醫(yī)療廢棄石膏制作豆腐。
B.禁止在奶粉中 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C.不允許把含黃曲霉素的“地溝油”用作食用油
D.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豬肉的瘦肉含量
13.下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單質的化學式為N2 B.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
C.反應物都屬于氧化物 D.反應中原子、分子個數(shù)都不變
14.某物質的著火點為t℃,右圖中該物質燃燒得最旺的點是
A. Q 點
B. N點
C. P點
D. M點
15.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下列未知數(shù)據(jù)計算不正確的是
物質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的質量(g) 10 10 0 0
反應中的質量(g) 6 2 3 ①
反應后的質量(g) ② 0 ③ ④
A.①為7 B.②為5 C.③為3.75 D.④為11.25
16.歸納與總結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所學知識的整理,存在錯誤的是
A.物質與其構成粒子的對應關系 B.物質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
①銅——由原子構成
、诙趸肌煞肿訕嫵 ①氧氣能助燃——作高能燃料
②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充入食品包裝中以防腐
C.有關“污染源——污染物——解決策略”的對應關系 D.物質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傥鼰煛峁哦『鸵谎趸肌錈
②霉變食物——黃曲霉素——不食用 ①使用乙醇汽油——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诤侠硎褂棉r藥、化肥——減少水污染
二、填空:(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 26分)
17. (10分)根據(jù)題意填寫下列空格:
(1)在N、N2、2N2三種符號中,只表示微觀意義,而不表示宏觀意義的是 。
(2)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氯化鈉是由 構成的;水是由 構成的;金(Au)是由 構成的。
(3)有下列物質:CO2 、CO 、H2 、CH4 ,其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是 最理想的燃料是 。天然氣氣的主要成分是 。
(4)加鈣牛奶中的“鈣”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或“單質”)。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6)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則a的值為 。
18.(5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在通常情況下,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氯氣有毒,化學性質 很活潑,具有較強的氧化性,能與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直接化合,還能與水、堿等化合物反應。
【材料2】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任何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可以叫做燃燒,氫氣可以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HCl)。
【材料3】氯氣可用于制備多種消毒劑、消毒泡騰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廣譜、安全環(huán)保型殺菌消毒、保鮮劑,將它列為第四代A1級安全高效消毒劑。
(1)請根據(jù)【材料1】總結氯氣的有關性質:①物理性質 ;
②化學性質 。
(2)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你認為聞氯氣的方法是: 。
(3)寫出【材料2】中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材料3】中二氧化氯的化學式 。
19.(11分)小明同學去鳳凰山旅游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制取蒸餾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取水后加入明礬的作用是 。
(2)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C.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的邊緣 D.液面不要低于濾紙邊緣
(3)在過濾操作中需要將圓 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xiàn)的情形是 (填序號)。
(4)可用 來區(qū)分獲得的清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常用 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在制取蒸餾水的過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
(5)小明用水的`電解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如圖所示,圖1是教材中水電解實驗裝置,圖2是我縣化學老師針對圖l實驗自創(chuàng)新裝置。
圖2的創(chuàng)新實驗操作步驟為: 先將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作電解液,以增強溶液的導電性,用注射器將電解液注滿移液管并倒立在裝置的兩極,連接好導線,開啟直流電源至16V,約4分鐘,產(chǎn)生一定量的氣體時,關閉電源,隨即檢驗兩極產(chǎn)生的氣體。請你結合上述圖示和操作步驟,回答下列問題:①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是將 能轉化為化學能,但該方法不節(jié)能,需要尋找更為有效的節(jié)能方法,以促進水的分解。
、趫D2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氣體(填化學式),檢驗此氣體的方法是 。
、勰阏J為圖2的創(chuàng)新實驗相對圖l來說,所具備的優(yōu)點組合是 (填字母編號) 。
a.實驗時,手不用直接接觸有腐蝕性的電解液 b. 使用注射針頭作電極,兩極距離近,反應快 c.方便兩極氣體的檢驗 d. 所用實驗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見的物品改制而成
A.a、b、c B.a、c、d C.b、c、d D.a、b、c、d
(6)水是生命之源?吹接覀嚷嫞愕母邢胧牵(解讀漫畫或寫
一則節(jié)水廣告或一條節(jié)水措施)。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 共26分)
20.(4分)活性炭是防毒面具濾毒罐里的吸附劑,可用來吸附氯氣等有毒氣體。下表列出了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見氣體的體積。
氣 體 二氧化碳 氫氣 氧氣 氮氣 氯氣
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44 2 32 28 71
氣體的沸點/℃ -78 -252 -183 -196 -34
被吸附體積/mL 97 4.5 35 11 494
請你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找出活性炭吸附氣體的規(guī)律。
(1) ;(2分)
(2) 。(2分)
21.(3分)由于人類過度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全球溫度升高,異常氣候頻繁發(fā)生。為了減緩全球溫室效應增強,各國都在提倡“低碳經(jīng)濟”和“低碳生活”,也就是說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要減少對二氧化碳的排放。請你就如何進行“低碳生活”提出三點建議。
(1) (2) (3) 。
22.(5分)按如圖組裝儀器,關閉止水夾,通電使紅磷燃燒。請回答下列問題:
(1)燃燒的現(xiàn)象是 ;
(2)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了,你認為原因
是 ;
(3)冷卻到室溫后,松開止水夾,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23.(5分)飲酒會使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興奮或麻痹抑制,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2011年5月1日開始,《刑法修正案》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開始實施,對醉酒駕車者一律刑事拘留。下表是國家對“飲酒駕車”和“醉酒駕車”的界定標準:
飲酒駕車 20毫克/100毫升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駕車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80毫克/100毫升
(1)某司機駕車時經(jīng)檢查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138毫克,他屬于 駕車。
(2)交警通常使用一種“酒精檢測儀”來檢查司機呼出氣體中酒精的含量,其反應原理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Cr2(SO4)3 + 2X↑+ 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變?yōu)榫G色的Cr2(SO4)3,則X的化學式為 。(2分)
(3)乙醇(C2H5OH)俗名酒精,由 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氧兩元素的質量比為: 。
24.(9分)B、F是非金屬,C是金屬,A、D、E是化合物,氣體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它們之間有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A、C、F 物質的化學式分別是:A 、C 、F 。(3分)
(2)在①②③④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填序號)。(2分)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2分)
(4)在實驗室里,反應①選擇下圖中的 (選填“甲”、“乙”、“丙”,下同)裝置進行實驗,反應②選擇下圖中的 實驗。
四、實驗與探究(本大題共 2小題,共22分)
25.(14分 )根據(jù)下圖所示,按要求回答問題:
(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圖F實驗的目的是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2分);
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時,在該反應中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改變的物質是 ,收集氧氣所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
(4)在2011年5月喀左縣初升高化學實驗操作考試中,小紅用A、E裝置認真完成了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請據(jù)此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分)
、谠趯嶒炦^程中,小軍同學由于動作太慢,氧氣還沒有收集滿,錐形瓶內的反應就已經(jīng)停止。若想集滿這瓶氧氣,在不拆卸裝置的前提下,請你幫他想出可行的辦法。
方法是 。(1分)
、坌∶魍瑢W認為,這套裝置的缺點是不能控制反應隨時發(fā)生、隨時停止,造成了藥品的浪費。為了解決小明提出的問題,請你對原實驗裝置加以改進,或設計新的簡易實驗裝置,以便有效地控制雙氧水的分解反應。
友情提示:你可從下列用品中選取,也可自行選用其它儀器。
分液漏斗,通過旋轉活塞能夠逐滴滴加液體 裝有二氧化錳的小布袋允許雙氧水透過,不允許二氧化
錳透過 注射器 大試管 橡皮塞
(各種型號)
請你在下表中至少寫出兩種方案:(4分)
方案一 方案二
26.(8分)近幾年我國某些城市空氣受到污染,形成酸雨較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 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實驗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閱資料】二氧化硫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H2SO4 。
(1)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樣,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二氧化硫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分)。
根據(jù)上述資料,甲同學、乙同學、丙同學分別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3)甲同學的實驗操作:甲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A、B兩步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A中稀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得出結論”: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學的實驗操作:
丙同學進行了如右圖所示實
驗(部分裝置在圖中略去)
【探究與結論】(6)上圖C裝置的作用是 。
(7)要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丙同學實驗中的現(xiàn)象是:(B)
(C) (D) 。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 1小題,共6分)
27.(6分)硅酸鈉(Na2SiO3)是我國優(yōu)先發(fā)展的精細化工產(chǎn)品,工業(yè)制備硅酸鈉的反應為:2NaOH+ SiO2 = Na2SiO3 + H2O ,F(xiàn)以125t石英砂(SiO2質量分數(shù)為96%)為原料,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試計算:
(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質量。 (2)理論上得到硅酸鈉的質量。
九年級化學試題參考答案
說明:1.本試卷有多題的答案是開放的,若考生寫出其他合理答案,應參照此意見給分。
2.本卷的化學方程式中,若化學式寫錯誤、未配平的不給分 ;未寫反應條件、未正確標出“↑”“↓”;每兩處應扣1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小題,共20分;其中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小題~12小題,每小題1分;13小題~16小題,每小題2分。請將符合題意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下列表格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B D B D D A B B D D A A B
二、填空:(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 26分)
17. (10分)(1)2N2 (1分) (2) 離子(或Na+和Cl-),分子,原子;(3分) (3)CO2,H2 ,CH4 (3分) (4)元素 (1分) (5)Al(1分)(6)2(1分)
19.(11分) (1)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之沉降)。(1分) (2)D(1分)(3)D(1分)(4)肥皂水(1分)煮沸(或蒸餾)(1分)、防止加熱時出現(xiàn)暴沸(1分) (5)① 電能(1分) ② O2 (1分) 用帶火星的木條移到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 方,木條復燃,證 明是氧氣(1分) ③ B (1分) (6)鉆透地球尋求生命之水,或節(jié)約每一滴水【或無節(jié)制浪費水資源,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眼淚】,或在公共場所和家庭中使用節(jié)水龍頭【或重復使用水,如用養(yǎng)魚的水澆花、洗衣物的水沖馬桶、淘米水澆花等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1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26分)
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等出行方式(1分)(或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或開發(fā)新能源等等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2.(5分)(1)紅磷燃燒,產(chǎn)生白煙(2分)(2)集氣瓶內的氧氣已消耗完(1分)(3)
燒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氣瓶內(或燒杯的水面下降)(1分),集氣瓶中的水約占集氣瓶容積 (2分)
23.(5分)(1)醉酒(1分)(2) CO2(2分)(3)三(或3)(1分) 3:2(或24:16)(1分)
24.(9分)(1)A. CuO (1分) C. Cu (1分) F. O2(1分)(2)③④ (2分,
選兩個且正確得2分,選一個且正確得1分,錯選不得分)(3)
(2分)(4)丙(1分) 甲(1分)
四、探究與實驗(本大題共 2小題,共22分)
25.(14分)(1)集氣瓶(1分)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1分) (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分) A(1分)(3)二氧化錳(或MnO2)(1分) D或E(1分)
(4)① (2分) ② 再加入適量的雙氧水使反應繼續(xù)進行或從長頸漏斗向錐形瓶內加水,將錐形瓶內的氧氣壓入集氣瓶中(1分 ,其他答案合理均給分)
、 a將長頸漏斗改用分液漏斗 b 或將長頸漏斗改用注射器 c 或將長頸漏斗改用膠頭滴管 d或選用盛裝二氧化錳的小布袋,將連在小袋子上的鐵絲穿過橡皮塞并上下抽動 e 或仿啟普發(fā)生器原理的簡易實驗裝置。 (每寫出一種合理的方案給2分,最多得4分)
26.(8分)(1)+7(1分) (2)SO2+Ca(OH)2 = CaSO3↓+H2O(2分) (4)二氧化硫也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無法證明煤中含有碳元素(1分)(6)除去過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擾(1分) (7)B中的溶液褪色,(1分)C中的溶液不褪色,(1分)D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1分)。
五、計算題(本大 題共 1小題,共6分)
27.(6分) 解:(1)石英砂中的SiO2的質量=125t×96%=120t(2分)
(2)設生成硅酸鈉的質量為x
2NaOH + SiO2 = Na2SiO3 + H2O
60 122
120t x
X=244t ……………………………………………………4分
答:略。
【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考試卷】相關文章:
2017初一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08-14
五年級上冊英語期末考試卷09-26
2017初一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08-06
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08-01
五年級上冊漢語期末考試卷09-08
五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07-31
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10-08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07-15
PEP五年級英語上冊期末考試卷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