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年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精選6套)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練習題,通過這些形形色色的習題,使得我們得以有機會認識事物的方方面面,認識概括化圖式多樣化的具體變式,從而使我們對原理和規(guī)律的認識更加的深入。什么樣的習題才是好習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6年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1
選擇題
1.若有以下數組說明,則i=10;a[a[i]]元素數值是(C )。
int a[12]={1,4,7,10,2,5,8,11,3,6,9,12};
A、10
B、9
C、6
D、5
先算a[a[i]]內層的a[i],由于i=10,因此a[i]即a[10].
a[10]對應下面數組中的元素為9. 因此a[a[i]]即為a[9]
a[9]對應下面數組中的元素為6. 因此a[9]即為6
2.若有說明:int a[][3]={{1,2,3},{4,5},{6,7}}; 則數組a的第一維的大小為: ( B )
A、2
B、3
C、4
D、無確定值
5 7
D、3 6 9
二維數組的一維大小,即指二維數組的行數,在本題中,按行對二維數組賦值,因此內層有幾個大括號,數組就有幾行
3.對二維數組的正確定義是(C )
詳見教材P149~152,二維數組的定義、初始化
類型符 數組名 [常量表達式][常量表達式]
二維數組可以看做是矩陣
類型符是指數組中數組元素的類型;數組名要符合標識符命名規(guī)則;第一個常量表達式是指數組的行數;第二個常量表達式是指數組的列數;常量表達式的值只能是整數,不可以是變量,而且從1開始計數。
一維數組初始化時可以省略數組長度
二維數組初始化時可以省略行數,但不能省略列數
選項A,B,都省略了列數
選項D,不符合二維數組定義的一般形式,行、列常量表達式應該放在不同的[]中
A、int a[ ][ ]={1,2,3,4,5,6};
B、int a[2] []={1,2,3,4,5,6};
C、int a[ ] [3]={1,2,3,4,5,6};
D、int a[2,3]={1,2,3,4,5,6};
4.已知int a[3][4];則對數組元素引用正確的是__C___
A、a[2][4]
B、a[1,3]
C、a[2][0]
D、a(2)(1)
詳見教材P150,數組元素的引用
數組名[下標] [下標]
引用數組元素時,[ ]中的下標為邏輯地址下標,只能為整數,可以為變量,且從0開始計數
第一個[下標]表示行邏輯地址下標,第二個[下標]表示列邏輯地址下標。
本題圖示詳見P149圖6.7
因此a的行邏輯地址范圍0~2;a的列邏輯地址范圍0~3;
選項A,列邏輯地址下標超過范圍
選項B,D,的引用形式不正確。
5.C語言中函數返回值的類型是由 A 決定的
A、函數定義時指定的類型
B、 return語句中的表達式類型
C、 調用該函數時的實參的數據類型
D、形參的數據類型
6. 在C語言中,函數的數據類型是指(A )
A、 函數返回值的數據類型
B、 函數形參的數據類型
C、 調用該函數時的實參的數據類型
D、任意指定的數據類型
7.在函數調用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
A、函數調用后必須帶回返回值
B、實際參數和形式參數可以同名
C、函數間的數據傳遞不可以使用全局變量
D、主調函數和被調函數總是在同一個文件里
8. 在C語言中,表示靜態(tài)存儲類別的關鍵字是: ( C )
A、 auto
B、 register
C、static
D、extern
9.未指定存儲類別的'變量,其隱含的存儲類別為(A )。
A、auto
B、static
C、extern
D、register
10. 若有以下說明語句: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 ];
float score;
}stu;
則下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D )
A、 struct是結構體類型的關鍵字
B、 struct student 是用戶定義的結構體類型
C、 num, score都是結構體成員名
D、 stu是用戶定義的結構體類型名
11.若有以下說明語句: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brithday;
則下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__C___.
A、 struct是聲明結構體類型時用的關鍵字
B、 struct date 是用戶定義的結構體類型名
C、 brithday是用戶定義的結構體類型名
D、year,day 都是結構體成員名
12. 以下對結構變量stul中成員age的非法引用是 B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int num;
}stu1,*p;
p=&stu1;
A、 stu1.age
B、 student.age
C、 p->age
D、(*p).age
13.設有如下定義:
struck sk
{ int a;
float b;
}data;
int *p;
若要使P指向data中的a域,正確的賦值語句是 C
A、 p=&a;
B、 p=datA、a;
C、p=&datA、a;
D、*p=datA、a;
14.設有以下說明語句:
typedef struct stu
{ int a;
float b;
} stutype;
則下面敘述中錯誤的是( D )。
A、struct是結構類型的關鍵字
B、struct stu是用戶定義的結構類型
C、a和b都是結構成員名
D、stutype是用戶定義的結構體變量名
15.語句int *p;說明了 C 。
A、p是指向一維數組的指針
B、p是指向函數的指針,該函數返回一int型數據
C、p是指向int型數據的指針 // 指針的定義教材P223
D、p是函數名,該函數返回一指向int型數據的指針
16.下列不正確的定義是( A )。
A、int *p=&i,i;
B、int *p,i;
C.int i,*p=&i;
D、int i,*p;
選項A先定義一個整型指針變量p,然后將變量i的地址賦給p。然而此時還未定義變量i因此編譯器無法獲得變量i的地址。(A與C對比,選項C先定義變量i,則在內存中為i分配空間,因此i在內存空間的地址就可以確定了;然后再定義p,此時可以為p賦i的地址,C正確)
17. 若有說明:int n=2,*p=&n,*q=p,則以下非法的賦值語句是: ( D )
A、p=q
B、*p=*q
C、n=*q
D、p=n
p,q同為整型指針變量,二者里面僅能存放整型變量的地址。
選項A,q中為地址,因此可將此地址賦給p
選項B,*p表示p所指向對象n的內容,即一個整數;*q表示q所指向對象的內容,由于在定義q時為其初始化,將p中n的地址給q,因此p中存放n的地址,*q表示q所指向對象n的內容.因此*p=*q 相當于 n=n;
選項C,n=*q 等價于n=n;
選項D,p中只能存放地址,不能將n中的整數值賦給p
18.有語句:int a[10],;則 B 是對指針變量p的正確定義和初始化。
A、int p=*a;
B、int *p=a;
C、int p=&a;
D、int *p=&a;
選項A,a是數組名,不是指針變量名,因此不可用*標注數組名a
選項C,a是數組名,數組名就是地址,無需再用地址符號。而且在定義指針變量p時,應在變量名前加*,標明p是指針變量
選項D,a是數組名,數組名就是地址,無需再用地址符號。
19.若有說明語句“int a[5],*p=a;”,則對數組元素的正確引用是( C )。
A、a[p]
B、p[a]
C、*(p+2)
D、p+2
首先定義一個整型數組a,a的長度為5,然后定義一個指針變量p,并同時對p進行初始化,將數組a的地址賦給p。因此此時p中存放的數組a的首地址,即數組中第一個元素a[0]的地址。
對于數組元素下標的引用(詳見p144), 一般形式 數組名[下標] 其中下標為邏輯地址下標,從0開始計數,方括號中的下標可以是變量,可以是表達式,但結果一定要是整數。
選項A,p中存放的是地址,不是整數,不能做數組元素的下標
選項B,a是數組名,數組名就是地址,不是整數,不能做數組元素的下標
選項C,(重點!!!詳見p231~234) p+2表示指向同一數組中的下兩個元素的地址,當前p指向a[0],則p+2表示a[2]的地址,因此*(p+2)表示a[2]的內容
20.下列數據中屬于“字符串常量”的是( A )。
A、“a”
B、{ABC}
C、‘abc\0’
D、‘a’
若干個字符構成字符串
在C語言中,用單引號標識字符;用雙引號標識字符串
選項B,C,分別用{}和’’標識字符串
選項D,標識字符。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2
1下列有關內聯函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內聯函數在調用時發(fā)生控制轉移
B.內聯函數必須通過關鍵字inline來定義
C.內聯函數是通過編譯器來實現的
D.內聯函數函數體的最后一條語句必須是return語句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一般函數進行調用時,要將程序執(zhí)行權轉到被調用函數中,然后再返回到調用它的函數中;而內聯函數在調用時,是將調用表達式用內聯函數體來替換,所以在調用時不發(fā)生控制轉移。在類內部實現的函數都是內聯函數,可以不用inline定義;只有函數外部定義的內聯函數才必須加關鍵字inline。編譯系統并非對內聯函數必須使用內聯,而且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內聯函數不是必須要有返回值的。
2語句int*P=&k;定義了指針P,與這個語句等效的語句序列是( )。
A.int* p;P=&k;B.int * P;P=k;C.int * p;* P=&k;D.int * p;* P=k;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指針和地址,題目中定義了一個指向變量k的一個指針p,那么與題目中等效的表達式A選項,即先定義一個指向整型的指針,然后指向k的地址。
3有如下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 ){cout<<”A”;}
-A( ){cout<<”-A”;}
};
class B:public A
{
A*P;
public:
B( ){cout<<”B”;P=new A( );}
-B( ){cout<<”~B”; p;}
};
int main( )
{
B obj;
return 0;
}
執(zhí)行這個程序的輸出結果是( )。
A.BAA~A~B~AB.ABA~B~A~AC.BAA~B~A~AD.ABA~A~B~A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派生類的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在定義一個派生類的對象時,先調用基類的構造函數,然后再執(zhí)行派生類的構造函數。對象釋放時,先執(zhí)行派生類的析構函數,再執(zhí)行基類的析構函數。所以本題答案為B。
4有如下類定義:
class AA
{
im a:
public:
int getRef( )const{return&a;}//①
int getValue( )const{return a;}//②
void set(int n)const{a=n;}//③
friend void show(AA aA.const{cout<
};
其中四個函數的定義中正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常成員函數,常成員函數只能引用本類中的數據成員,而不能修改它。所以本題答案為B。
5若要對Data類中重載的加法運算符成員函數進行聲明,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Data+(DatA.;B.Data operator+(DatA.;C.Data+operator(DatA.;D.operator+(Data,DatA.;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根據重載加法運算符的格式,只有B選項正確。
6有如下數組聲明:int num[10];,下標值引用錯誤的是( )。
A.num[10]B.num[5]C.num[3]D.hum[o]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數組定義中的數字指的是數組的`大小,而下標是從0開始的,所以本題中數組的最后一個元素是num[9]。
7將前綴運算符“--”重載為非成員函數,下列原型中能正確用于類中說明的是( )。
A.DeCr&operator--(int);B.DeCr operator--(DeCr&,int);C.friend DeCr&operator--(DeCr&);D.friend DeCr operator--(DeCr&,int);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把“--”運算符重載為非成員(友元)函數格式:friend<返回類型>operator--( )是前綴的格式;friend<返回類型>operator--(int)是后綴的格式。當然也可以有參數如題中C選項所示。
8如果派生類以proteCted方式繼承基類,則原基類的proteCted成員和publiC成員在派生類中的訪問屬性分別是( )。
A.publiC和publiCB.publiC和proteCtedC.proteCted和publiCD.proteCted和proteCted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保護繼承中派生類對基類的訪問屬性,在受保護繼承中,基類的公用成員和保護成員在派生類中成了保護成員,其私有成員仍為基類私有,所以本題答案為D。
9在函數中,可以用aut0、extem、register和static這四個關鍵字中的一個來說明變量的存儲類型,如果不說明存儲類型,則默認的存儲類型是( )。
A.autoB.externC.registerD.static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變量的存儲方法分為靜態(tài)存儲和動態(tài)存儲兩大類,包含4種:自動的(auto)、靜態(tài)的(static)、寄存器的(register)、外部的(extem)。變量如果沒有說明存儲類型,那么默認就是aut0。
10下列程序的輸出結果是( )。
#include
int rain(iltl a,int B)
{
if(a
else retum b;
retum 0;
}
void main( )
{
eout<
}
A.0B.1C.2D.3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函數的調用,第一次調用min(2,3),因為2<3,所以返回值為2,第二次調用min(1,2),因為l<2,所以返回1。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3
1: 第1題請編寫函數fun,其功能使:將兩個兩位正整數a b合并形成一個整數放在c中。合并的方式使:將a數的十位和個位數依次放在c數的百位和個位上,b數的十位和個位數依次放在c數的千位和十位上。
答案:
void fun(int a,int b,long *c)
{*c=(b/10)*1000+(a/10)*100+(b%10)*10+a%10;}
2: 第2題請編寫一個函數fun,它的功能使:計算n門課程的平均分,計算結果作為函數值返回。
答案:
float fun(float *a,int n)
{float ave=0.0;
int i;
for(i=0;i
ave+=a;
ave/=n;
return ave;}
3: 第3題假定輸入的字符串中只包含字母和*號。請編寫函數fun,它的功能使:將字符串尾部的*號全部刪除,前面和中間的'*號不刪除。
答案:
void fun(char *a)
{int i=0;
char *p,*q;
p=q=a;
while(*p)
p++;
p--;
while(*p==‘*’)
p--;
while(q<=p)
{a=*q;
i++;
q++;}
a=‘’;}
4: 第4題請編寫函數fun,其功能是:將兩個兩位數的正整數a b合并形成一個整數放在c中,合并的方式是:將a數的十位和個位數依次放在c的個位和百位上,b數的十位和個位數依次放在c數的千位和十位上。
答案:
void fun(int a,int b,long *c)
{c=(b/10)*1000+(a%10)*100+(b%10)*10+a/10;}
5: 第5題 n名學生的成績已在主函數中放入一個帶頭節(jié)點的鏈表結構中,h指向鏈表的頭節(jié)點。請編寫函數fun,它的功能是:求出平均分,由函數值返回。
答案:
double fun(strec *h)
{double aver=0.0;
while(h!=null)
{aver+=h->s;
hy=h->next;}
aver/=n;
return aver;}
6: 第6題請編寫函數fun,計算并輸出給定10個數的方差。
答案:
double fun(double x[10])
{int i,j;
double s=0.0,s1=0.0;
for(i=0;i<10;i++)
s1+=x;
s1/=10;
for(j=0;j<10;j++)
s+=(x[j]-s1)*(x[j]-s1);
s/=10;
s=pow(s,0.5);
return s;}
7: 第7題請編寫函數fun,其功能是:將兩個兩位數的正整數a b合并形成一個整數放在c 中。合并的方式是:將a數的十位和個位數依次放在c數的千位和十位上,b數的十位和個位數依次放在c數的個位和百位上。
答案:
void fun(int a,int b,long *c)
{*c=(a/10)*1000+(a%10)*10+(b%10)*100+b/10;}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4
1.下面對軟件特點描述不正確的是()。
A.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具有抽象性
B.軟件開發(fā)、運行對計算機系統具有依賴性
C.軟件開發(fā)涉及軟件知識產權、法律及心理等社會因素
D.軟件運行存在磨損和老化問題
【答案】D
【解析】軟件具有以下特點:①軟件具有抽象性,是一種邏輯實體;②軟件沒有明顯的制作過程;③軟件在使用期間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④對硬件和環(huán)境具有依賴性;⑤軟件復雜性高,成本昂貴;⑥軟件開發(fā)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D項描述是硬件存在的問題。答案選擇D選項。
2.下面描述不屬于軟件特點的是()。
A.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具有抽象性
B.軟件在使用中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
C.軟件復雜性高
D.軟件使用不涉及知識產權
【答案】D
【解析】軟件具有以下特點:①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具有抽象性;②軟件沒有明顯的制作過程,③軟件在使用期間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④軟件對硬件和環(huán)境具有依賴性;⑤軟件復雜性高,成本昂貴,⑥軟件開發(fā)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如知識產權等。答案選擇D選項。
3.下面對軟件特點描述錯誤的是()
A.軟件沒有明顯的制作過程
B.軟件是一種邏輯實體,不是物理實體,具有抽象性
C.軟件的開發(fā)、運行對計算機系統具有依賴性
D.軟件在使用中存在磨損、老化問題
【答案】D
【解析】軟件的特點有:①具有抽象性,是邏輯實體;②沒有明顯的制作過程;③在使用期間不存在磨損、老化問題;④對硬件和環(huán)境具有依賴性;⑤復雜性高,成本昂貴;⑥開發(fā)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答案選擇D選項。
4.軟件按功能可以分為:應用軟件、系統軟件和支撐軟件(或工具軟件)。下面屬于系統軟件的是()。
A.編輯軟件
B.操作系統
C.教務管理系統
D.瀏覽器
【答案】B
【解析】系統軟件是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設備,支持應用軟件開發(fā)和運行的軟件,操作系統是系統軟件;支撐軟件是支撐各種軟件的開發(fā)與維護的軟件,又稱為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瀏覽器屬于支撐軟件;應用軟件是用戶可以使用的各種程序設計語言,以及用各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序的集合,編輯軟件、教務管理軟件屬于應用軟件。答案選擇B選項。
5.軟件按功能可以分為應用軟件、系統軟件和支撐軟件(或工具軟件),下面屬于應用軟件的是()。
A.學生成績管理系統
B. C語言編譯程序
C. UNIX操作系統
D.數據庫管理系統
【答案】A
【解析】應用軟件是為解決特定領域的應用而開發(fā)的軟件,如事務處理軟件,工程與科學計算軟件,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瀏覽器、編輯軟件等應用性質不同的各種軟件。系統軟件是計算機管理自身資源,提高計算機使用效率并服務于其他程序的軟件,如操作系統,編譯程序,匯編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支撐軟件是介于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之間,協助用戶開發(fā)軟件的工具性軟件,包括輔助和支持開發(fā)和維護應用軟件的`工具軟件,如需求分析工具軟件,設計工具軟件,編碼工具軟件,測試工具軟件,維護工具軟件等。答案選擇A選項。
6.數據庫管理系統是()。
A.操作系統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統支持下的系統軟件
C.一種編譯系統
D.一種操作系統
【答案】B
【解析】系統軟件主要包括:①操作系統軟件;②各種語言的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③各種服務性程序;④各種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是一種系統軟件,負責數據庫中的數據組織、數組操縱、數據維護、控制和保護以及數據服務等。答案選擇B選項。
7.數據庫管理系統是()。
A.操作系統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統支持下的系統軟件
C.一種編譯系統
D.一種通信軟件系統
【答案】B
【解析】系統軟件主要包括:①操作系統軟件;②各種語言的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③各種服務性程序;④各種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是一種系統軟件,負責數據庫中的數據組織、數組操縱、數據維護、控制和保護以及數據服務等。答案選擇B選項。
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數據管理員(DBA)職責的是()。
A.數據庫維護
B.數據庫設計
C.改善系統性能,提高系統效率
D.數據類型轉換
【答案】D
【解析】數據庫管理員對數據庫進行規(guī)劃、設計、維護、監(jiān)視等,其主要工作有:①數據庫設計,主要是對數據模式進行設計,②數據庫維護,對數據庫中的數據安全性、完整性、并發(fā)控制及系統恢復、數據定期轉儲等進行實施與維護;③改善系統性能,不斷調整內部結構,提高系統效率。答案選擇D選項。
9.數據庫系統的核心是()。
A.數據模型
B.軟件開發(fā)
C.數據庫設計
D.數據庫管理系統
【答案】D
【解析】數據庫系統包括四個部分: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應用程序、數據庫管理員。其中DBMS是為數據庫的建立、使用和維護而配置的軟件,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答案選擇D選項。
1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數據庫系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不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
B.數據庫技術的根本目標是要解決數據的共享問題
C.數據庫管理系統就是數據庫系統
D.數據庫系統由數據庫應用系統、數據庫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組成。
【答案】B
【解析】A項錯誤,數據庫需要調用操作系統的接口,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C項錯誤,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負責數據庫中的數據組織、數據操作、數據維護、控制及保護和數據服務等;D項錯誤,數據庫應用系統是數據庫系統再加上應用軟件及應用界面這三者所組成,具體包括: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員、硬件平臺、軟件平臺、應用軟件、應用界面。答案選擇B選項。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5
一、選擇題。
1). 下列關于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在棧中只能插入元素而不能刪除元素
B.在棧中只能刪除元素而不能插入元素
C.棧是特殊的線性表,只能在一端插入或刪除元素
D.棧是特殊的線性表,只能在一端插入元素,而在另一端刪除元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棧是限定在一端進行插入與刪除的線性表,在棧中,允許插入與刪除的.一端稱為棧頂,不允許插入與刪除的另一端稱為棧底。
2). 在一個容量為15的循環(huán)隊列中,若頭指針front=6,尾指針rear=9,則循環(huán)隊列中的元素個數為( )
A.2
B.3
C.4
D.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循環(huán)隊列中,rear表示尾指針,front表示頭指針,當有元素入隊時,rear=rear+1,而元素出隊的時候,front=front+1,當rear值大于front值時,隊列中的元素個數為rear-front,當rear的值小于front時,列隊中的元素個數為rear-front+m(m表示隊列的容量)。
3). 數據處理的最小單位是( )
A.數據
B.數據元素
C.數據項
D.數據結構
正確答案:C
4). 棧和隊列的共同點是( )
A.都是先進后出
B.都是先進先出
C.只允許在端點處插入和刪除元素
D.沒有共同點
正確答案:C
5). 在深度為5的滿二叉樹中,葉子結點的個數為
A.32
B.31
C.16
D.1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滿二叉樹是指除最后一層外,每一層上的所有結點都有兩個葉子結點。在滿二叉樹中,層上的結點數都達到最大值,即在滿二叉樹的第k層上有2k-1個結點,且深度為m的滿二叉樹有2m-1個結點。
6). 一個棧的初始狀態(tài)為空,F將元素1,2,3,A,B,C依次入棧,然后再依次出棧,則元素出棧的順序是( )
A.1,2,3,A,B,C
B.C,B,A,1,2,3
C.C,B,A,3,2,1
D.1,2,3,C,B,A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棧是按照″先進后出″或″后進先出″的原則組織數據的。所以出棧順序是CBA321。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6
1). 關于C語言的變量,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所謂變量是指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其值可以被改變的量
B.變量所占的存儲單元地址可以隨時改變
C.程序中用到的所有變量都必須先定義后才能使用
D.由三條下劃線構成的符號名是合法的變量名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變量是指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其值可以改變的值,一個變量實質上是代表了內存中的某個存儲單元。在程序中對某個變量的操作實際上就是對這個存儲單元的操作,程序運行期間,這個分配的存儲單元不會改變,但是其值可以變化。變量命名要符合標識符的規(guī)定,其中下劃線是標識符的組成字符。程序中所有變量都必須先定義后使用。
2). 當變量c的值不為2、4、6時,值也為″真″的表達式是( )
A.(c==2)||(c==4)||(c==6)
B.(c>=2 && c<=6)&&!(c%2)
C.(c>=2 &&c<=6)&&(c%2!=1)
D.(c>=2 && c<=6) || (c!=3)|| (c!=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邏輯或運算中,只要有一項為真,表達式的值就為真,故選項D中c的值不為2、4、6時,那么表達式(c>=2&& c<=6)以及(c!=3)、(c!=5)必有一個成立,表達式的值也為真。
3). 在C語言中,函數返回值的類型最終取決于
A.函數定義時在函數首部所說明的函數類型
B.return語句中表達式值的類型
C.調用函數時主調函數所傳遞的實參類型
D.函數定義時形參的類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在C語言中,應當在定義函數時指定函數值的類型,凡不加類型說明的函數,一律按整型處理。在定義函數時,對函數值說明的類型一般應該和return語句中的表達式類型一致。如果函數值的類型和return語句中的表達式類型不一致,則以函數類型為主,即函數類型決定返回值的類型。
4). 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C語言中,預處理命令行都以″#″開頭
B.預處理命令行必須位于C源程序的起始位置
C.#include 必須放在C程序的開頭
D.C語言的預處理不能實現宏定義和條件編譯的功能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在C語言中,凡是以″#″號開頭的行,都稱為″編譯預處理″命令行。預處理命令可以放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其有效范圍是從定義開始到文件結束。預處理命令有宏定義、文件包含和條件編譯三類。#include 命令行表示程序中要引用C標準函數庫中的標準輸入輸出函數。
5). 下列敘述中,不屬于測試的特征的`是
A.測試的挑剔性
B.完全測試的不可能性
C.測試的可靠性
D.測試的經濟性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軟件測試的目標是在精心控制的環(huán)境下執(zhí)行程序,以發(fā)現程序中的錯誤,給出程序可靠性的鑒定。它有3個方面的重要特征,即測試的挑剔性、完全測試的不可能性及測試的經濟性。其中,沒有測試的可靠性這一說法。
6). 以下選項中不屬于C語言標識符的是( )
A.用戶標識符
B.關鍵字
C.常量
D.預定義標識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C語言的標識符可分為以下3類:①關鍵字。C語言預先規(guī)定了一批標識符,它們在程序中都代表著固定的含義,不能另作他用。這些字符稱為關鍵字。例如,int、double、if、else、while、for等。②預定義標識符。即預先定義并具有特定含義的標識符。③用戶標識符。由用戶根據需要定義的標識符稱為用戶標識符,又稱自定義標識符,一般用來給變量、函數、數組等命名。
7). 以下關于字符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兩個字符串中的字符個數相同時才能進行字符串大小的比較
B.可以用關系運算符對字符串的大小進行比較
C.空串比空格打頭的字符串小
D.C語言中有字符串類型的常量和變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C語言本身并沒有設置一種類型來定義字符串變量,卻允許使用″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常量是由雙引號括起來的一串字符。任意兩個字符串的大小比較要調用字符串比較函數strcmp(s1,s2 )來進行,其比較的方法是依次對s1和s2中對應位置上的字符兩兩進行比較,當出現第一對不相同的字符時,即由這兩個字符決定所在串的大小(比較字符大小的依據是其ASCⅡ碼值)。
8).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調用printf( )函數時,必須要有輸出項
B.使用put )函數時,必須在之前包含頭文件stdio.h
C.在C語言中,整數可以以二進制、八進制或十六進制的形式輸出
D.調節(jié)get )函數讀入字符時,可以從鍵盤上輸入字符所對應的ASCII碼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A,若printf函數沒有輸出項,且格式字符串中不含格式信息,則輸出的是格式字符串本身,若格式字符串含有格式信息,運行時則出現錯誤提示;選項C,在C語言中,整數可以十進制、八進制或十六進制的形式輸出;選項D,getchar函數是從標準輸入設備讀取一個字符。
9). 以下結構體類型說明和變量定義中正確的是( )
A.typedefstruct { int n; char c; } REC; REC t1,t2;
B.structREC ; { int n; char c; }; REC t1,t2;
C.typedefstruct REC; { int n=0; char c=′A′; } t1,t2;
D.struct{ int n; char c; } REC; REC t1,t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定義結構體類型的一般形式為:struct 結構體名 {成員列表};struct 結構體名后不能加″;″號,所以選項B、C)錯誤,選項D中定義無名稱的結構體類型同時定義結構體變量形式應為struct t1,t2;選項A為用戶自定義類型,其為正確的定義形式。
10). 若實體A和B是一對多的聯系,實體B和C是一對一的聯系,則實體A和C的聯系是( )
A.一對一
B.一對多
C.多對一
D.多對多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B和C有一一對應的聯系,而A和B只間有一對多的聯系,則通過關系之間的傳遞,則A和C之間也是一對多的聯系。
11). 待排序的關鍵碼序列為(15,20,9,30,67.65,45,90),要按關鍵碼值遞增的順序排序,采取簡單選擇排序法,第一趟排序后關鍵碼15被放到第( )個位置。
A.2
B.3
C.4
D.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擇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掃描整個線性表,從中選出最小的元素,將它交換到表的最前面,然后對剩下的子表采用同樣的方法,直到子表為空。所以第一趟排序后,將選出最小的元素9放在第一個位置,元素15則被交換放在第三個位置。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練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計算機二級《C語言》專項試題及答案05-04
計算機二級《C語言》練習題及答案04-11
計算機二級C語言練習題及答案01-22
計算機二級C語言考前練習題及答案03-20
計算機二級C語言練習題及答案201703-25
計算機二級《C語言》基礎練習題及答案05-11
2017計算機二級C語言精選練習題及答案05-24
計算機二級《C語言》基礎練習題及答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