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用加法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解決問題,根據(jù)本課的教學任務和特點,作如下設計:
1.關注課前復習。
為了使新知的學習順利進行,在課前要安排復習題,為學生掃清計算方面的障礙,實現(xiàn)知識的自然遷移。
2.關注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每列出一個算式都要提出“算式中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并讓學生說出理由,引導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1.學校運動會正在進行中,這些是為參加100米賽跑的運動員準備的題卡,你們也算一算吧!
課件出示題卡:(師指名口算)
9+4= 8+8= 8+4= 7+9= 2+8=
6+7= 5+9= 7+3= 6+8= 5+7=
2.主席臺兩邊擺了不少鮮花,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盆。
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復習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口算,為本節(jié)課解決實際問題掃清計算的障礙;重現(xiàn)用加法解決問題的情境——把左、右兩部分合起來就用加法計算,方便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97頁例5。
。1)你從圖中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把獲得的數(shù)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2)學生整理信息,并在書上填一填:后排有8人,前排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3)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2.怎樣解答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8+7=15(人)]
提問:說一說算式中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
3.誰還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列出算式。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9+6=15(人)]
提問:說一說算式中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
4.回顧反思。
。1)提問:他們的解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用加法計算,得數(shù)都是15;不同點:加數(shù)不同)
。2)為什么解決同一個問題,列出的算式卻不同呢?(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列式就不同)
。3)想一想,你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學生回顧解法,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小結:解決問題時,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幅圖,就可以獲取不同的數(shù)學信息,也會找到多種方法來解答,但都是把兩部分合起來,所以都用加法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算式中的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學生加深了對算理的理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鞏固練習
1.教材97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怎樣解答?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3)還可以怎樣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2.教材99頁1題。(課件出示)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人,你能想出幾種解答方法?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達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基本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解題思路,能夠比較清楚地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
⊙布置作業(yè)
教材99頁2、3題。
【一年級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9-19
應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設計08-14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9-27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范文04-28
《解決問題》教案教學設計08-28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教案10-16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07-10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10-13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