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里菜香行為習慣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菜園里》教案
【教材簡析】
《菜園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以一幅表現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本課要求認識的14個生字分別在課題、蔬菜名稱詞語中以及兒歌中呈現,把識字與看圖學詞學句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這一特點,又分散了本課繁重的識字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識字環(huán)境,避免識字枯燥。學完本課將對下一階段學生歸類識字的方法和能力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本班男生十七人,女生十二人,語文基礎較弱。對蔬菜的感知大多來自餐桌,平時我經常讓學生合作學習,這樣可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培優(yōu)扶弱。提高學習能力。這節(jié)課也打算讓學生合作通過指認學具卡,當解說員,小廚師等形式,了解蔬菜特點,理解文本。
學生簡析】
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他們對蔬菜的認識更多來自于市場及擺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對生長在菜園里的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點感知較少,更缺乏對蔬菜有關基本知識的了解,是學習這節(jié)課的難點,所以,應該讓學生通過課件或實物了解蔬菜的特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卜”、“又”、“心”、“風”4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臥鉤”和1個偏旁“風字框”。
2、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
3、擴展學習本課以外的有關生字,擴大知識面。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jié)讀兒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兒歌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2、能比較正確地書寫本課生字。
3、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樂趣,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知漢字的形態(tài)美,激發(fā)學生喜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2、通過本課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進一步了解、探究有關蔬菜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識記生字,寫好“心”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認識蔬菜,了解蔬菜的特點是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蔬菜名稱卡片。
【《菜園里》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里菜香行為習慣教案07-14
菜園里精品教案08-25
《菜園里》優(yōu)秀教案09-14
關于菜園里的優(yōu)秀教案09-11
《菜園里》模擬講課教案08-02
護菜小衛(wèi)士教案09-04
《校園里的花》教案設計08-12
《花園里的昆蟲》優(yōu)秀教案09-22
在動物園里的語言活動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