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單的數據整理》公開課教案范本
教材簡析:
統(tǒng)計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時發(fā)展,統(tǒng)計的應用范圍日益廣泛。統(tǒng)計的內容很多,在小學里主要是通過同學比較熟悉的具體事例,介紹一些簡單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認識和制作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初步知道統(tǒng)計工作的意義和作用!逗唵蔚臄祿怼肥峭瑢W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第一課,要求同學初步認識數據整理的方法,初步學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并且為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構想:(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規(guī)范》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同學能夠體會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能根據簡單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丈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而教材中的例子脫離了同學的實際生活,既不能引起同學的求知欲,又不能使同學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于是我將和平一巷、和平二巷、和平三巷、勝利一巷、勝利二巷、東大街換成了大家熟悉的紫陽路、解放路、彭劉楊路,把掛圖變成了街道示意圖。同學用不同顏色的圓片表示自身的家,再統(tǒng)計每條街道分別住了多少人,然后完成統(tǒng)計表,并學習條形統(tǒng)計圖的制作方法。因此,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實際應用”的方式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數據整理的方法,初步學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統(tǒng)計整理的數據回答問題。
2、培養(yǎng)同學初步的統(tǒng)計思想。
3、通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使同學初步認識數據整理的方法,能根據統(tǒng)計整理的數據回答問題。
教學準備:
街道示意圖,紅色、黃色、綠色、紫色圓片各30個,中國在近幾屆奧運會上獲金牌情況的條形統(tǒng)計圖
課時布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我們在一起生活有3年了。有些同學之間可能還不是很熟悉,誰能說一說你住在哪兒?”
2、同學回答之后,教師一邊指著黑板一邊說明:“今天,老師帶來一幅大家熟悉的街道分布圖。這師我們學校。這是學校門前的解放路。有同學住在音樂學院嗎?住在城市花園和音樂學院也就是住在解放路。用一個紅色的圓片代表一個同學的家,貼在這兒。這是紫陽路,住在武昌造船廠和紫陽湖就是住在紫陽路,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呢?這是彭劉楊路,住在郵局和首義園就是住在彭劉楊路。用什么顏色的圓片來表示呢?還有住在其它地方的嗎?我們就用黃色的圓片來表示。”
3、教師進一步提問:“你們想不想上來試一試?”
【點評】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有利于意義的建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十分必要的。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用不同顏色的圓片表示自身住址的情境,與原來教材的例題相比,和同學的實際生活聯系更為緊密一些,因此也就更能夠引起同學的共鳴,更能夠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開展活動,親身體驗。
1、家庭住址分布圖和統(tǒng)計表。
⑴教師分階段請同學用圓片標注自身的家。
、平處熖釂枺
、偻瑢W們的家住在那些地方?(接著,教師出示統(tǒng)計表)
街道名稱
解放路
紫陽路
彭劉楊路
其它
合計
人數
、谧≡谧详柭返挠卸嗌偃?你是怎樣知道的?
、勰氵能知道什么?(教師說明:“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合計來表示!保
⑶教師說明:“住在紫陽路的有10人,住在彭劉楊路有11人,這些數目就是我們收集的數據(板書:數據),把這些數據填入表中就制成了統(tǒng)計表!
⑷教師提問:“與家庭住址分布圖比較一下,統(tǒng)計表有什么特點呢?”
2、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
⑴教師說明:“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將這些數據分類整理成條形統(tǒng)計圖!
、平處煶鍪窘y(tǒng)計圖,引導同學觀察:
、贆M著看,寫的是什么呢?
、谪Q著看,寫著0,1,10,15,20,25表示的是什么呢?一小格又表示幾個人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峭可
、俳處熣f明:“我們已經知道了住在紫陽路的有10人,豎著看是10,橫過來,就有這么高,涂上顏色,這個直條就表示住在紫陽路的人數!
、诮處熖釂枺
〈1〉表示住在解放路的人數的直條有多高呢?
〈2〉表示住在的彭劉楊路人數的直條有多高呢?
〈3〉表示住在其它地方的人數的直條有多高呢?
、韧瑢W看圖提出問題,其他的同學回答。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收集了數據并且進行了簡單的整理。(板書:簡單的數據整理)我們不只了解了全班同學家庭住址的分布情況,而且還制成了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
【點評】
正是由于教師結合同學的實際生活改變了原有的學習內容,并且創(chuàng)設了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所以在體驗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學習主動性非常強,較好的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反之,假如教師將原有的例題強加給同學的話,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這說明,適當的改變教材,創(chuàng)設符合同學需求的知識是很有意義的。
三、鞏固知識,嘗試應用。
1、金牌條形統(tǒng)計圖
、沤處熣f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也要用到這些知識!
、平處煶鍪窘鹋茥l形統(tǒng)計圖。
、墙處熖釂枺
①統(tǒng)計的是什么呢?
、谀隳馨l(fā)現什么呢?
③第28屆奧運會明年就要在希臘雅典舉行了,大家估計一下中國隊能獲得幾枚金牌呢?
2、同學完成課本P101-P102 的練習題。
【點評】
教師將原有習題變成了關于中國在近幾屆獲金牌情況的習題,使同學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同學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教師還要求同學估計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能夠獲得幾枚金牌,這又培養(yǎng)了同學的估計意識。
【《簡單的數據整理》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教學設計07-16
數據收集整理教案07-10
《數據的整理和表示》教案設計模板10-29
小學四年級數學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教案07-03
乘法整理書公開課教學教案07-17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學總結09-25
圖形的運動和數據收集整理教學設計11-08
數學簡單的數據分析教案設計08-03
數據收集整理二年級數學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