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病人的清潔護理
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實行國家統(tǒng)一考試制度。統(tǒng)一考試大綱,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合格標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病人的清潔護理,歡迎閱讀與收藏。
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病人的清潔護理
一、口腔護理
特殊病人口腔護理適用于高熱、昏迷、禁食、鼻飼、口腔有疾患、大手術后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一)目的
l.保持口腔清潔、濕潤,使病人舒適,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fā)癥。
2.防止口臭、口垢,增進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觀察口腔黏膜、舌苔的變化,以及有無特殊口腔氣味,以提供病情觀察的動態(tài)信息。
(二)用物
1.治療盤治療碗、漱口溶液浸濕的棉球,彎止血鉗l把,鑷子l把,壓舌板1個,小茶壺或杯子(內盛漱口水),彎盤,吸水管,漱口溶液,手電筒,治療巾,必要時備開口器;液狀石蠟、冰硼散、西瓜霜、制霉菌素甘油、金霉素甘油等外用藥。
2.常用漱口溶液
(1)O.9%氯化鈉溶液:清潔口腔,預防感染?谇籶H為中性時適用。
(2)朵貝爾溶液(復方硼酸溶液):輕微抑菌,消除口臭。口腔pH為中性時適用。
(3)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潔口腔,有廣譜抗菌作用。口腔pH為中性時適用。
(4)1%~3%過氧化氫溶液:遇有機物時放出新生氧,有抗菌、防臭作用?谇籶H偏酸性時適用。
(5)1%~4%碳酸氫鈉溶液:屬堿性藥劑,用于真菌感染?谇籶H偏酸性時適用。
(6)2%~3%硼酸溶液:屬酸性防腐劑,可改變細菌的酸堿平衡,起抑菌作用。口腔pH偏堿性時適用。
(7)O.1%醋酸溶液:用于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時。口腔pH偏堿性時適用。
(三)操作方法
1.評估病人口腔情況,按需準備用物。
2.備齊用物拿至床旁,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3.協(xié)助病人側臥或仰臥頭偏向右側,頜下鋪治療巾,彎盤置于口角旁。
4.濕潤口唇與口角,囑病人張口,觀察口腔情況,取下義齒。
5.協(xié)助病人用漱口水漱口。
6.囑病人咬合上、下齒,用壓舌板輕輕撐開一側頰部,用彎鉗夾夾緊含有漱口液的棉球,擰干后,弧形擦洗一側頰部,再沿牙縫縱向由上至下,由臼齒至門齒,擦洗左側外面。同法擦洗右側外面。
7.囑病人張口,依次擦洗左側上內側、下內側、咬合面。同法擦洗右側。再擦洗上腭及舌面、舌下,勿觸及咽部,以免引起惡心。每擦洗一個部位,更換1個濕棉球。
8.擦洗完畢,協(xié)助病人漱口,擦凈口周。
9.再次觀察口腔是否清洗干凈,口腔黏膜如有潰瘍,可酌情涂藥,口唇于裂可涂液狀石蠟或唇膏。
10.取下治療巾,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必要時協(xié)助病人清潔義齒并佩戴。
11.記錄。對神志不清者可用止血鉗夾緊1塊紗布,蘸生理鹽水或其他漱口液,擰至半干,按口腔護理的順序操作,以代替用棉球擦洗法。
(四)注意事項
1.擦洗時動作要輕,以免損傷口腔黏膜,特別是對凝血功能較差的病人。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開口器,應從臼齒處放人,對牙關緊閉者不可用暴力使其開口。擦洗時棉球不宜過濕,以防溶液誤吸人呼吸道。棉球要用止血鉗夾緊,每次1個,防止遺留在口腔,必要時要清點棉球數量。
3.傳染病病人用物須按消毒隔離原則處理。
4.長期應用抗生素者,應觀察口腔黏膜有元真菌感染。
5.對活動義齒應先取下,用牙刷刷洗義齒的各面,用冷水沖洗干凈,待病人漱口后再戴上。暫時不用的義齒,可浸于冷水杯中備用,每日更換一次清水。不可將義齒泡在熱水或乙醇內,以免義齒變色、變形和老化。
二、頭發(fā)護理
(一)床上梳發(fā)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護士協(xié)助梳發(fā)。
1.目的
(1)梳發(fā)可按摩頭皮,促進頭皮血液循環(huán)。
(2)除去頭發(fā)污穢,使病人整潔、舒適、美觀。
(3)維護病人自尊、自信,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用物治療巾、梳子、30%乙醇和紙l張(用于包脫落的頭發(fā)),必要時備橡皮圈或發(fā)夾。
3.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向病人作好解釋,協(xié)助病人抬頭,將治療巾鋪于枕頭上,將頭偏向一側。
(2)將頭發(fā)從中間分為兩股,左手握住一股頭發(fā),由發(fā)梢一段段梳到發(fā)根。長發(fā)可將頭發(fā)繞在示指上,以免拉得太緊,使病人感到疼痛,如遇有頭發(fā)打結時,可用30%乙醇濕潤后再小心梳。
(3)同法再梳對側。長發(fā)可編成發(fā)辮,或用橡皮圈扎成束。
(4)將脫落的頭發(fā)纏緊包于紙中,取下治療巾,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
(二)床上洗發(fā)
1.目的
(1)可按摩頭皮,促進頭皮血液循環(huán),促進頭發(fā)的生長與代謝。
(2)除去污穢和脫落的頭屑,保持頭發(fā)清潔,使病人舒適。
(3)維護病人自尊、自信,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4)預防和滅除虱、蟣,防止疾病傳播。
2.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調節(jié)室溫在24qC,水溫調節(jié)在40~45℃。根據季節(jié)關門窗,必要時使用屏風。按需要給予便盆,放平床頭,移開床旁桌、椅。
(3)將橡膠單、大毛巾鋪于枕頭上,病人仰臥,松開領口,移枕頭于肩下,將大毛巾反折,圍在病人頸部,并用別針固定。
(4)放置馬蹄形槽、臉盆與叩杯或洗頭車。
(5)梳理頭發(fā),用棉球塞雙耳,用紗布(或眼罩)遮蓋病人雙眼或囑病人閉上雙眼。
(6)洗發(fā):洗發(fā)過程中要將頭發(fā)充分濕透,用指腹揉搓頭發(fā),按摩頭皮,直至洗凈為止,同時防止污水濺人眼、耳內。
(7)洗畢,將肩下枕頭移至頭部,用大毛巾輕揉頭發(fā):擦干,用熱毛巾擦干面部,取下眼部紗布及耳內棉球.
(8)用梳子梳順頭發(fā)、散開,必要時可用電吹風吹干頭發(fā)。
(9)安置病人,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
(10)清理用物,記錄。
3.注意事項
(1)洗發(fā)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發(fā)現(xiàn)面色、脈搏、呼吸異常時應立即停止操作。
(2)身體極度虛弱的病人不宜床上洗發(fā)。
(3)注意調節(jié)水溫與室溫,注意保暖,及時擦干頭發(fā),以免著涼。
(4)洗發(fā)過程中應注意防止污水濺入眼、耳內,并避免沾濕衣服及床單
(5)洗發(fā)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引起頭部充血、疲勞,造成病人不適。
(6)保持與病人的溝通,及時了解其感受,并酌情處理。
(三)滅頭虱、蟣法
1.常用滅虱藥液
(1)30%舍酸百部酊:百部30g,加50%-乙醇100mli再加入純乙酸1m1蓋嚴,48小時即可。
(2)30%,百部含酸煎劑:①百部30g,加水500ral煎煮30分鐘,用雙層紗布過濾,擠出藥液;②將藥渣再加水500rnl,煎煮30分鐘,過濾,擠出藥液;③將兩次藥液合并再煎至lOOml,待冷卻后,加入純乙酸1ml即可。
2.操作方法發(fā)現(xiàn)病人有頭虱,應及時殺滅。
(1)穿隔離衣,戴手套,將用物攜至床旁,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病人若為男性或兒童,應動員剃去頭發(fā),女性病人應將頭發(fā)剪短后再行滅虱。剪下的頭發(fā),可用紙包好燒毀,以便徹底滅虱,預防傳染病的傳播。
(3)按洗頭法做好準備,將頭發(fā)分為若干小股,用紗布蘸滅虱液,按順序擦遍頭發(fā),并用手反復揉搓頭發(fā),時間為10分鐘,再戴帽子或用治療巾嚴密包裹頭發(fā)。
(4)24小時后取下帽子,用篦子去除死虱和蟣。
(5)清洗頭發(fā)。
(6)更換床上被服、病人衣褲,按隔離原則進行消毒處理。
3.注意事項
(1)操作中應防止滅虱藥液沾污面部及眼部。
(2)用藥后,應注意觀察病人局部及全身有無反應。
(3)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以防感染發(fā)生。
慢性支氣管炎基礎護理:
1.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的一般護理。
2.休息與體位:急性發(fā)作期有發(fā)熱,喘息時應臥床休息,老年、幼兒、體弱的病員應延長休息時間。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預防并發(fā)癥。
3.飲食護理:對心肝腎功能正常的病人,應給予充足的水分和熱量。
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ML以上。適當增加蛋白質、熱量和維生素的攝入。
4.保持呼吸道通暢,遵醫(yī)囑給予氧氣吸入。
5.咳嗽、咳痰的護理: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勵和指導病人每2—4小時定時進行有效咳嗽。
(2)胸部叩擊:叩擊同時鼓勵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叩擊時間15—20min為宜,每日2—3次,餐前進行。叩擊時應詢問病人的感受,觀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況,檢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變化。
(3)體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適當體位,使病變部位支氣管開口向下,利用重力,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擊將分泌物排出體外。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進行,每次10—15min,引流期間防止頭暈或意外危險,觀察咳嗽和痰液引流情況,注意神志、呼吸及有無紫紺。
(4)吸入療法:包括濕化療法和霧化吸入療法。在濕化療法時,應密切觀察病情,經常協(xié)助病人翻身、排背、必要時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急性阻塞。
6.根據醫(yī)囑正確收集痰標本。
7.藥物治療護理:觀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
8.心理護理:急性發(fā)作期,應關心體貼病人,了解情緒變化原因,給予耐心疏導,講解有關防治知識,增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
9.健康指導:指導病人正確咳嗽及有效排痰,勸其戒煙,加強體育鍛煉,增加機體耐寒力,根據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冬季晨起外出注意保暖或使用口罩,避免與呼吸道感染病員接觸。
病因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如香煙、煙霧、粉塵、刺激性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氯氣、臭氧等);
感染因素: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因素:免疫、年齡和氣候等因素均與慢性支氣管炎有關。
臨床表現(xiàn)
緩慢起病,病程長,反復急性發(fā)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急性加重系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突然加重。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體可以是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咳嗽:一般晨間咳嗽為主,睡眠時有陣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和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清晨排痰較多,起床后或體位變動可刺激排痰。
喘息或氣急:喘息明顯者常稱為喘息性支氣管炎,部分可能合伴支氣管哮喘。若伴肺氣腫時可表現(xiàn)為勞動或活動后氣急。
早期多無異常體征。急性發(fā)作期可在背部或雙肺底聽到干、濕啰音,咳嗽后可減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聞及廣泛哮鳴音并伴呼氣期延長。
檢查
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反復發(fā)作引起支氣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癥細胞浸潤或纖維化,表現(xiàn)為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雙下肺野明顯。
呼吸功能檢查:早期無異常。如有小氣道阻塞時,最大呼氣流速-容量曲線在75%和50%肺容量時,流量明顯降低。
血液檢查:細菌感染時偶可出現(xiàn)白細胞總數和/或中性粒細胞增高。
痰液檢查:可培養(yǎng)出致病菌。涂片可發(fā)現(xiàn)革蘭陽性菌或革蘭陰性菌,或大量破壞的白細胞和已破壞的杯狀細胞。
診斷
依據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fā)病持續(xù)3個月,并連續(xù)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氣道疾病。
鑒別診斷
1.咳嗽變異型哮喘
以刺激性咳嗽為特征,灰塵、油煙、冷空氣等容易誘發(fā)咳嗽,常有家庭或個人過敏疾病史。對抗生素治療無效,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可鑒別。
2.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
臨床癥狀類似,X線檢查無明顯改變或肺紋理增加,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陰性,臨床上容易誤診。誘導痰檢查嗜酸細胞比例增加(≥3%)可以診斷。
3.肺結核
常有發(fā)熱、乏力、盜汗及消瘦等癥狀。痰液找抗酸桿菌及胸部X線檢查可以鑒別。
4.支氣管肺癌
多數有數年吸煙史,頑固性刺激性咳嗽或過去有咳嗽史,近期咳嗽性質發(fā)生改變,常有痰中帶血。有時表現(xiàn)為反復同一部位的阻塞性肺炎,經抗菌藥物治療未能完全消退。痰脫落細胞學、胸部CT、及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可明確診斷。
5.肺間質纖維化
臨床經過緩慢,開始僅有咳嗽、咳痰,偶有氣短感。仔細聽診在部下后側可聞爆裂音(Velcro啰音)。血氣分析示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壓可不升高。
6.支氣管擴張
典型者表現(xiàn)為反復大量咯膿痰,或反復咯血。X線胸部拍片常見肺野紋理粗亂或呈卷發(fā)狀。高分辨螺旋CT檢查有助診斷。
治療
急性加重期的治療
控制感染:抗菌藥物治療可選用喹諾酮類、大環(huán)類酯類、β內酰胺類口服,病情嚴重時靜脈給藥。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如果能培養(yǎng)出致病菌,可按藥敏試驗選用抗菌藥。
鎮(zhèn)咳祛痰:可試用復方甘草合劑,也可加用祛痰藥溴己新,鹽酸氨溴索,桃金娘油,干咳為主者可用鎮(zhèn)咳藥物,如右美沙芬等。
平喘:有氣喘者可加用解痙平喘藥,如氨茶堿,或用茶堿控釋劑,或長效β2激動劑加糖皮質激素吸入。
緩解期治療
戒煙,避免有害氣體和其他有害顆粒的吸入。
增強體質,預防感冒,也是防治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內容之一。
預防
部分患者可控制,不影響工作、學習;部分患者可發(fā)展成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預后不良。應監(jiān)測慢性支氣管炎的肺功能變化,以便及時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的發(fā)展。
【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病人的清潔護理】相關文章:
護士資格證考試輔導:病人的清潔護理07-29
護士資格證基礎護理學考點:病人的清潔護理05-03
護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病人的清潔護理05-10
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燒傷病人的護理05-21
護士資格證復習輔導:病人的清潔護理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