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教學反思范文
《珍珠鳥》,六年級語文課文。作者用輕盈活潑、疏密有致的筆觸為我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下面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碚渲轼B教學反思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珍珠鳥教學反思范文1
《珍珠鳥》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鳥 ----珍珠鳥創(chuàng)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環(huán)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說明了“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對于農(nóng)村的學生而言,在理解上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根據(jù)本文特點,結(jié)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采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其思維在互動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華。
(一)以情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chuàng)設質(zhì)疑情境,誘發(fā)學生大膽質(zhì)疑,生成問題。然后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這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教學理念。
(二)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要十分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珍珠鳥教學反思范文2
在11月有幸親臨現(xiàn)場觀摩廣州市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其中一位老師上的是《珍珠鳥》,整節(jié)課下來,結(jié)構(gòu)流暢,層層深入,而且老師把生字學習很好地與朗讀訓練結(jié)合,令我對生字教學有了新的啟發(fā),剛好在學校家長開放日要上一節(jié)課,于是萌發(fā)了上《珍珠鳥》這一課。
《珍珠鳥》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chuàng)造了舒適、自由的環(huán)境,并且不去打擾它們,使得珍珠鳥與“我”漸漸親近,最后成為朋友,并由此產(chǎn)生了“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個啟發(fā)。課文語言優(yōu)美,可讀性非常強,每一段都可作為一段美文細細地品讀,在描寫珍珠鳥上,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形象,所以這篇課文不管是語言還是描寫對象,都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根據(jù)本文特點,在教學時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以讀悟情。在課上注重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趣導入。
在導入時,我就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森林中鳥的圖片,播放鳥聲,營造一種清新愉悅的自然環(huán)境,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將生字學習趣味化。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描寫珍珠鳥外貌、聲音、動作的詞語句子以生字學習的形式去學習,不僅把原本枯燥的生字趣味化,而且也讓學生知道描寫動物可以從外貌、聲音、動作等方面去描寫。如何更好地學習生字詞?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在低年學段,生字學習是重點內(nèi)容,到了中年級學段,我半放手地讓學生學習,先自學,再合作學,學習的形式無非是加減偏旁、編字謎等。到了五年級,進入高年學段,如何學習生字?說實話,我以前的做法是讓學生讀幾遍就了事,自從聽了《珍珠鳥》示范課,接著自己也借鑒那節(jié)課的生字教學形式,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應該重視生字教學這個內(nèi)容。巧妙地把生字學習作為導入、作為重點語句的學習品讀,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這節(jié)課的生字學習,從課后反饋情況來看,學生掌握得不錯。
三、以讀為本,多種形式朗讀。
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作者的感情也是滲透在這優(yōu)美的一詞一句中。在這節(jié)課,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取悟情。默讀、自由朗讀、同桌分角色讀、配樂讀,特別是配樂讀,能更好地帶動學生的感情升華。
珍珠鳥教學反思范文3
《珍珠鳥》一篇精美而可愛的散文,閱讀的時候,我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溫柔的情誼,細膩的心思,人與鳥之間暖暖的信賴。
這篇課文是采用賞析品味的方式來講解的,通過賞析精彩語句來表現(xiàn)中心,揭示主題。
一、初讀課文,感受小鳥的可愛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fā)興趣,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后,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真實而可貴,是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根據(jù)這些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品讀課文,感受美好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優(yōu)美形象、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凈化。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能表達作者喜愛之情的句子,在小組之內(nèi)討論交流,而后每組派一個代表在班級內(nèi)依次交流自己的句子,組與組之間不能重復。
例如,第十一自然段,學生分析“挨近、蹦俯、喝茶、偏……”一系列動詞寫出了珍珠鳥的形象,表達作者喜愛之情。這時,我適時引導:運用了什么描寫?學生立馬回答“動作描寫,寫出了珍珠鳥的頑皮可愛”。這樣通過句句分析解決文章重難點,還能提升學生的能力,讓他們?nèi)谶M語文的學習中。
三、研讀課文,感受人鳥之情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僅有“愛”就能創(chuàng)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么?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研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小鳥在“屋里飛來飛去”、“落在柜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里體現(xiàn)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筆尖”,而“我”卻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四、拓展提高,引起學生情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一個有意思的環(huán)節(jié),“假如你是一個小小攝影師,需從課文內(nèi)容中選擇一處畫面拍下來,你最想拍哪一幅?為你要拍的畫面擬一個精彩標題。”學生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很感興趣,通過小組討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畫面,并且取了一個精彩的標題,如“萬綠從中一點紅”“味道不錯”“人朋鳥友”……讓這節(jié)課在結(jié)束之余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展現(xiàn)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再讓學生帶著興趣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可愛、表現(xiàn)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蘊含的感情色彩。最后,通過表現(xiàn)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機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這一節(jié)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珍珠鳥》教學反思02-16
珍珠鳥教學設計及反思07-05
珍珠鳥教學反思(通用10篇)01-31
《珍珠鳥》語文教學設計及反思08-03
《珍珠鳥》教學設計07-16
《珍珠鳥》教學總結(jié)04-29
《珍珠鳥》教學設計01-31
珍珠鳥經(jīng)典教學設計04-26
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