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匯總
很多同學想要學好化學,于是急著去做題,實際上這個方法是不科學的,想要提高成績首先是要把最基礎的知識點理解明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必修一必備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化學必修一知識重點
1、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zhì)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zhuǎn)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zhì):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zhì)。酸、堿、鹽都是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zhì)。
注意:
、匐娊赓|(zhì)、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
②電解質(zhì)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zhì)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zhì)并不全部是電解質(zhì):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zhì)。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zhì)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合生成難溶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chǎn)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shù)、電荷數(shù)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金屬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學常考知識
一、常見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據(jù)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上差異來分離。
二、混合物的物理分離方法
方法 適用范圍 主要儀器 注意點 實例
固+液 蒸發(fā) 易溶固體與液體分開 酒精燈、蒸發(fā)皿、玻璃棒 ①不斷攪拌;②最后用余熱加熱;③液體不超過容積2/3 NaCl(H2O)
固+固 結晶 溶解度差別大的溶質(zhì)分開 NaCl(NaNO3)
升華 能升華固體與不升華物分開 酒精燈 I2(NaCl)
固+液 過濾 易溶物與難溶物分開 漏斗、燒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滌;③定量實驗要“無損”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質(zhì)分離出來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對萃取劑的要求;③使漏斗內(nèi)外大氣相通;④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從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液體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分離沸點不同混合溶液 蒸餾燒瓶、冷凝管、溫度計、牛角管
、贉囟扔嬎y球位于支管處;
、诶淠畯南驴谕ㄈ;
、奂铀榇善 乙醇和水、I2和CCl4
滲析 分離膠體與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 半透膜 更換蒸餾水 淀粉與NaCl
鹽析 加入某些鹽,使溶質(zhì)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燒杯 用固體鹽或濃溶液 蛋白質(zhì)溶液、硬脂酸鈉和甘油
氣+氣 洗氣 易溶氣與難溶氣分開 洗氣瓶 長進短出 CO2(HCl)
液化 沸點不同氣分開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發(fā)和結晶 蒸發(fā)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化或溶質(zhì)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zhì)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jù)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fā)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使晶體析出。加熱蒸發(fā)皿使溶液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僭谡麴s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②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底口下緣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壅麴s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于l/3。
、芾淠苤欣鋮s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
、菁訜釡囟炔荒艹^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zhì)的沸點,例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zhì)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并且溶劑易揮發(fā)。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賹⒁腿〉娜芤汉洼腿∪軇┮来螐纳峡诘谷敕忠郝┒罚淞坎荒艹^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蕩。
、谡袷帟r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頸部,并用食指根部壓緊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時用手指控制活塞,將漏斗倒轉(zhuǎn)過來用力振蕩。
、廴缓髮⒎忠郝┒缝o置,待液體分層后進行分液,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必修一化學必背知識點
一、化學實驗安全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y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沖擦干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y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zhì);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1)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2)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3)萃取:利用溶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zhì)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4)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nèi)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5)蒸發(fā)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fā)皿使溶液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xiàn)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zhì)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xù)操作中便于除去。
必修一化學必背方程式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 2cuo + c 高溫 2cu + 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 + o2 △ 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 + o2 = 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鈉與水反應:2na + 2h2o = 2naoh + 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必修一化學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1. 原子序數(shù):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順序 給元素編號,得到原子序數(shù)。
2. 原子序數(shù)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質(zhì)子數(shù)
二、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1.周期
周期:具有相同電子層數(shù)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1)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每一橫行稱為一個 周期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周期;
(2)周期的分類
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種類: 2、8、8, 短周期;
第四、五、六、七周期,所排元素種類:18、18、32、32,長周期。
此外:
鑭系元素 57La~71Lu 15種元素 第六周期,IB族;
錒系元素 89Ac~103Lr 15種元素 第七周期,IB族;
超鈾元素 92U號元素以后。
(3)周期序數(shù)與電子層數(shù)的關系:周期序數(shù)=同周期元素具有的電子層數(shù)。
(4)每一周期都是從堿金屬開始→鹵素→惰性元素(第一與第七周期例外 );
(5)每一周期,從左向右,原子半徑從大到小;主要化合價從+1~+7,-4~-1,金屬性漸弱,非金屬性漸強。
2. 族
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電子層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列成縱行,叫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18個縱行,除8、9、10三個縱行稱為Ⅷ外,其余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稱為一個族,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個族。族的序號一般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
(2)族的分類
長短周期共同組成的族為主族,用A表示;完全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為副族,用B表示,并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其序號;稀有氣體元素所在的列為零族,計作“0”;
族類ABⅧ0
族數(shù)7711
族序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ⅧO
列序號1、2、13、14、
15、16、173、4、5、6、
7、11、128、9、1018
(3)周期表中部從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通稱為過渡元素,包括Ⅷ族和七個副族,是從左邊主族向右邊主族過渡的元素。
(4)主族序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主族序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
(5)族的別稱
、馎稱為 堿金屬 元素
、駻稱為 堿土金屬 元素
ⅣA稱為 碳族元素
、魽稱為 氮族 元素
、鯝稱為 氧族 元素
ⅦA稱為 鹵族 元素
零族稱為稀有氣體元素
3.編排原則
、.按 原子序數(shù) 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將電子層數(shù)相同 元素排成一個橫行
③.把最外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縱行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匯總整理01-26
2017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匯總08-12
高一化學必修二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知識點總結10-27
高一化學必修2課后習題12-16
物理必修一知識點08-21
數(shù)學必修一知識點11-05
高一化學氯氣知識點01-25
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01-26
高一化學知識點整理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