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洲精品在线观看,窝窝影院午夜看片,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宅,午夜91,免费国产人成网站,ts在线视频,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時間:2024-06-19 08:46:33 志彬 化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初三化學如果肯用心去學習,想要提高成績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化學往往都是以基礎為主,但是很多知識都要去記憶。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學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1

  一些重要實驗的注意事項

  1、空氣中氧氣的測定:

  ①選用試劑燃燒后的產物必須是固態(tài),能在空氣中燃燒-------故選用紅磷

 、谧詈笏鶞y結果偏小的原因有三:

 、、紅磷不足,部分氧氣沒反應 ;

 、ⅰ⒀b置氣密性不好;

 、、最后所剩的氣體沒有完全冷卻至室溫

  2、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賹夤苌烊朐嚬苌僭S;

  ②應根據(jù)酒精燈火焰來調節(jié)試管的高度;

 、墼嚬芸趹韵蛳聝A斜;

  ④高錳酸鉀制氧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

 、萋人徕浿蒲鯕鈺r,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則會發(fā)生爆炸;

  ⑥排水集氣法時,應待氣泡均勻冐出時才收集;

 、呦蛏吓趴諝夥ㄊ占瘯r,導氣管應伸到集氣瓶的底部;

 、嗯潘ㄊ占鯕饨Y束時,最后先把導氣管從水槽移出,后熄滅酒精燈。

  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①所選試劑是大理石和稀鹽酸,不能說是碳酸鈣和稀鹽酸,酸不選用稀硫酸和濃鹽酸-----想想為什么

 、陂L頸漏斗的使用:下端口應伸到液面以下

  ③不能選用排水法來收集二氧化碳

 、芎喴籽b置的優(yōu)點是:裝置簡單;節(jié)約藥品;操作簡便

  ⑤帶長頸漏斗的裝置的優(yōu)點是:隨時增添液體

  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

  ①實驗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檢驗純度:可(可燃性氣體)+助(助燃性氣體)點燃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诩訜崆岸家x通一會兒一氧化碳------趕出試管內的空氣

 、蹖嶒灲Y束時,先停止加熱,斷續(xù)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卻-----為什么?

 、芪矚馓幚硌b置----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環(huán)境,防止中毒,處理方法----燃燒或收集

  5、電解水實驗:

 、偻ㄈ胫绷麟

 、谏晌锏捏w積比為氫氣:氧氣==2:1

 、凵晌锏馁|量比為氫氣:氧氣==1:8

 、茈娊馑畬嶒炚f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為什么?著火點低(40℃),易在空氣中被氧化

  7、稱量氫氧化鈉的質量:放到小燒杯中再稱量-----為什么?有強烈的腐蝕性,易潮解

  8、濃硫酸的。喊褲饬蛩嶙⑷胨,要不斷地攪拌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2

  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SO4溶液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鹽酸,加熱蒸發(fā)(或者加入適量鹽酸)

  9、NaCl(Na2SO4):加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適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

  14、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3

  堿和對應的堿性氧化物的聯(lián)系:

 、 堿性氧化物和堿都可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趬A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堿:(生成的堿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則不能發(fā)生此反應)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鄄蝗苄詨A加熱會分解出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堿石灰、無水CuSO4(并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

  KOH溶液、堿石灰等

 、 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還原CuO、Fe2O3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鄯乐卸荆哼M行有關有毒氣體(如: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通風廚中進行;并要注意尾氣的處理:CO點燃燒掉;

  SO2、NO2用堿液吸收。

 、芊赖刮杭訜岱ㄖ迫〔⒂门潘ㄊ占瘹怏w,要注意熄燈順序。

  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偎崃鞯阶郎希肗aHCO3沖洗;堿流到桌上,用稀醋酸沖洗。

 、 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酸先用水沖洗,再用3 - 5% NaHCO3沖洗;

 、、堿用水沖洗,再涂上硼酸;

 、、濃硫酸應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4

  一、常見儀器及基本操作

  1、常用儀器的分類

  存放藥品的儀器:廣口瓶、細口瓶、滴瓶、集氣瓶 取用儀器:藥匙、鑷子、膠頭滴管 加熱儀器:酒精燈

  反應容器:可直接加熱的試管 燃燒匙等,能間接加熱的燒杯 燒瓶等 稱量儀器:托盤天平,量筒 分離儀器:漏斗

  夾持儀器:試管夾,鐵架臺,坩堝鉗

  其他儀器:長頸漏斗,石棉網(wǎng),玻璃棒,試管刷,水槽等

  2、藥品取用原則

  “三不”原則:不用手摸藥品,不湊近聞味,不嘗藥品

  節(jié)約原則:沒有說明用量時,液體取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處理原則:一般實驗用剩的藥品應放入指定的容器內,既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也不能隨意丟掉

  3、酒精燈的使用

  酒精燈的火焰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部分,加熱時應用外焰部分進行加熱。

  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時,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用完酒精,必須用燈帽蓋滅。

  二、配制溶液

  1、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主要步驟有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釋、裝瓶貼標簽。

  2、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濃硫酸中。

  三、過濾及蒸發(fā)

  1、過濾是除去液體中難溶固體的一種方法,過濾操作中用到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等。

  2、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蒸發(fā)操作需用到的儀器有玻璃棒、蒸發(fā)皿、酒精燈、鐵架臺。

  4、在蒸發(fā)溶液的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液滴飛濺。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即停止加熱。熱的'蒸發(fā)皿不能直接放在實驗臺上,要墊上石棉網(wǎng)。 重難點:過濾操作,粗鹽提純的步驟

  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

  一、物質的檢驗

  離子的檢驗:

  1、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常用紫色石蕊溶液來檢驗,若石蕊溶液變紅,則溶液中含有氫離子,若石蕊溶液變藍,則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

  2、氯離子: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3、硫酸根離子:氯化鋇溶液和稀鹽酸,生成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4、碳酸根離子:稀鹽酸,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銅離子為藍色,鐵離子為黃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分別生成藍色絮狀沉淀和紅褐色沉淀。

  推斷題尋找突破口:

  作為突破口的一般是物質的狀態(tài)、溶解性、特征顏色或特征反應等。如藍色沉淀一般是氫氧化銅;紅褐色沉淀一般是氫氧化鐵。

  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1、物質的分離:通過適當?shù)姆椒ǎ鸦旌衔镏械母鹘M分物質彼此分開,并且恢復到各種物質的原來狀態(tài),分別得到純凈物。

  2、物質的提純:通過適當?shù)姆椒,把混入某物質里的少量雜質除去,以便獲得相對純凈的物質,又稱除雜。

  3、若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可用適量的稀鹽酸或氯化鈣溶液除去;硫酸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可用適量的稀硫酸除去;不能用稀鹽酸除去的原因是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產生的氯化鈉是新雜質。

  4、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可用適量的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除去,不能選用稀鹽酸除去的原因是鹽酸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5、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時,可用冷卻熱飽和溶液(又稱降溫結晶)法提純;粗鹽中含有少量泥沙時,可用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法提純。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5

  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里,分別發(fā)現(xiàn)并制得了氧氣。

  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二、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

  1、裝置圖(見書P27)

  2、實驗現(xiàn)象:A、紅磷燃燒發(fā)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B、(過一會兒白煙消失,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占瓶子容積的1/5。

  3、實驗結論:說明空氣不是單一的物質;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點燃4、原理:表達式:磷(P)+氧氣(O2)五氧化二磷(P2O5)

  點燃化學方程式:4P+5O22P2O55、注意事項:

  A、所用的紅磷必須過量,過少則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氣瓶(裝置)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C、裝置的氣密性要好,(否則測量結果偏。珼、要先夾住橡皮管,然后再點紅磷(否則測量結果偏大)。思考:可否換用木炭、硫磺等物質?如能,應怎樣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蠟燭(燃燒產生了氣體,瓶內體積變化小),不能用鐵(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6、實際在實驗中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紅磷量不足;

  B裝置氣密性差;

  C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D、沒有預先在導管中裝滿水

  三、空氣的主要成分

 。ò大w積分數(shù)):氮氣(N2)78%,氧氣(O2)21%(氮氣比氧氣約為4: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于混合物。

  空氣成分體積分數(shù)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空氣成分口訣: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零點零三有兩個,二氧化碳和雜氣

  四、物質的分類:

  純凈物和混合物

  1、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是相對的,絕對純凈的物質是沒有的,只要雜質含量低,不至于對生產和科學研究產生影響的物質就是純凈物。

  2、混合物: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各物質都保持各自的性質。

  注意:劃分純凈物、混合物的標準是根據(jù)物質的種類來劃分的。只含一種物質的就屬于純凈物,含有幾種物質的就屬于混合物。

  五、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于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化學性質不活潑。

  2、稀有氣體:無色、無味的氣體,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氧氣氮氣稀有氣體①動植物呼吸②醫(yī)療急救③金屬切割④煉鋼⑤宇宙航行等①超導實驗車②化工原料③作保護氣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劑等①作保護氣②制多種用途的電光源③激光技術④液氦冷凍機等

  六、空氣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有害氣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煙塵。

  2、污染來源: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及汽車排放的尾氣。

  3、被污染的空氣帶來的危害: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tài)平衡。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含量過多引起)、臭氧空洞(飛機的尾氣、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氣污染的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改善環(huán)境狀態(tài)、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

  5、目前空氣污染指數(shù)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臭氧。

  七、未來化學將朝著“綠色化學”“綠色消毀”和“綠色生產”的方向發(fā)展。

  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特點:

  ①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原料無毒無害

  ②減少向環(huán)境排放廢物

 、墼现械脑尤勘幌{,實現(xiàn)零排放(在化合反應中體現(xiàn))

 、苌a出環(huán)境友好產品。見教材P32。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6

  一、概念:

  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定義關鍵字化學變化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燃燒、發(fā)酵、生銹、腐三態(tài)的變化、形變爛(變質)、光合作用通電條件下發(fā)光、發(fā)熱蠟燭燃燒、米飯變餿、玻璃破碎、木條折斷、水鐵生銹、碳和氧氣反變成水蒸氣、鐵絲變彎、應、燃放爆竹氣球炸裂、電燈發(fā)光有無新物質生成舉例本質區(qū)別

  2、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定義化學性質需要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理性質不需要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顏色、狀態(tài)、味道、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fā)性、光澤可燃性、助燃性、氧化舉例性(關鍵字)

  3、純凈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純凈物氧氣、氮氣、蒸餾水、冰水共存物定義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由一種物質組成舉例河水、自來水、空氣、糖水區(qū)別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和確定的性質;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和確定的性質。

  4、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屬于四個基本反應類型):定義化合反應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一”變“多”特點“多”變“一”

  5、氧化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

  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氧參與的反應)

  6、催化劑的特性(一變兩不變):

  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自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注意:“改變”指的'是既可以加快又可以減慢?諝庵R點總結

  二、空氣的組成: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1)藥品:紅磷(暗紅色固體)

  (2)現(xiàn)象:紅磷燃燒時:黃色火焰、大量白煙;

  打開止水夾后:水倒吸入集氣瓶至1/5處。

 。3)原理:4P+5O2

  2P2O5[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

  (4)結論: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5)推論:空氣中剩余的約4/5體積的氣體為氮氣,其不燃燒、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6)實驗成功的關鍵:

 、偌t磷過量;

 、跉饷苄粤己茫

 、劾鋮s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

 。7)結果(測量值)偏小的原因:

 、偌t磷量不足;

 、跉饷苄圆缓;

 、畚吹壤鋮s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2、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shù))

  氮氣(N2)78%、氧氣(O2)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0.03%

  3、大氣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顆粒物!锒趸颉⒍趸獌煞N氣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

  氮氣(N2):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做保護氣、制冷劑;

  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做保護氣、做電光源(通電發(fā)光)。

  二氧化碳(CO2):制碳酸飲料、滅火、人工降雨、舞臺效果等

  氧氣(O2):化學性質活潑,醫(yī)療、潛水、航天、煉鋼煉鐵等

  三、氧氣的性質:

  1、氧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態(tài)和固態(tài)氧均為淡藍色。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活潑)

 、偌t磷與氧氣反應:4P+5O2

  點燃

  2P2O5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

  現(xiàn)象:黃色火焰、大量白煙。②鐵絲與氧氣反應:3Fe+2O2

  點燃

  Fe3O4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黑色固體)

  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③木炭與氧氣反應:C+O2

  點燃

  CO2

  碳氧氣二氧化碳

  現(xiàn)象: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紅光。

  ④氫氣與氧氣反應:2H2+O2點燃2H2O

  四、氧氣的用途:

  醫(yī)療、潛水、航天、煉鋼、煉鐵、切割金屬、焊接金屬

  五、氧氣的制法:

  1、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利用沸點不同)物理變化。

  2、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實驗室制法之一):

 。1)藥品:高錳酸鉀(紫黑色固體)

 。2)裝置:

 。3)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導管酒精燈試管鐵架臺集氣瓶水槽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紫黑色固體)(黑色固體)

 。4)注意事項: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試管口要塞棉花防止高錳酸鉀受熱進入導管。加熱時要先均勻加熱,后固定集中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有連續(xù)的氣泡產生時才可以開始收集氣體,否則收集到的氧氣不純。

  實驗結束后,要先撤導管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中,使試管炸裂。

  (5)操作過程:連接儀器→檢查氣密性→裝藥品→組裝儀器→加熱→收集氣體→從水槽中撤出導管→熄滅酒精燈

 。6)用KMnO4制氧氣時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塞緊單孔塞,將導管伸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手握住大試管,如果導管口處有氣泡產生,松開手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導管內,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7)氧氣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

 。8)氧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3、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實驗室制法之一):

 、偎幤罚哼^氧化氫水溶液、二氧化錳(黑色固體)②原理:2H2O2

  2H2O+O2↑

  過氧化氫水氧氣

  注意:

 。1)二氧化錳是這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2)催化劑不是只有二氧化錳一種,許多物質都可以做催化劑

  (3)過氧化氫溶液指的是過氧化氫和水的混合物。③裝置:

  分液漏斗

  六、其他

  1、本章常見物質顏色:

  黑色固體:碳、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錐形瓶

  2、發(fā)生裝置的選擇:

  根據(jù)反應物的性質、狀態(tài)、反應條件。①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②固體和液體混合制氣體的裝置:“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

  氣”的裝置。

  3、收集氣體的方法的選擇:

  根據(jù)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小)、溶解性?諝庵R點總結不易溶于水或者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表示通入氣體的方向。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 7

  一、基本概念

  (一)物質的分類(要求:準確把握概念以及分類依據(jù))

 。ǘ┪镔|的微觀構成和宏觀構成

  微觀:

  1、微觀粒子有哪些

  2、原子、分子的概念,表示方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離子概念

  4、原子的構成(等式、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學變化實質)

  宏觀:

  1、元素概念

  2、地殼中元素含量次序(養(yǎng)閨女貼心)

  3、元素符號意義

  (三)物質組成的表示(化學式)

  1、化學式的概念及意義

  2、化合價(O、H、Fe等;化合價法則)

  3、數(shù)字的意義(微觀)

  (四)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

  2、化學變化伴隨能量變化

  3、會區(qū)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4、催化劑

 。ㄎ澹┗瘜W反應類型

  1、化合反應

  2、分解分應

  3、氧化反應(緩慢、劇烈)

  二、身邊的.化學物質

 。ㄒ唬┛諝猓ɑ旌衔铮

  1、組成

  2、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測定實驗

  3、氣體用途

  4、大氣污染指數(shù)項目

  (二)氧氣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描述試驗現(xiàn)象)

 。ㄈ┧

  1、電解水試驗

  2、純水與天然水的區(qū)別,水的凈化及過濾

  3、硬水、軟水的區(qū)別與檢驗方法

  4、水污染主要原因及水資源保護

  三、化學基xx年xx月xx日本實驗與科學探究

  (一)常用儀器名稱和用途

 。ǘ┗緦嶒灢僮

  1、托盤天平的使用

  2、儀器的連接順序

  3、裝置氣密性的檢驗

  4、常見事故的處理

  5、過濾基本操作

  (三)物質的制備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原理、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裝置的連接順序、儀器的名稱、驗滿及檢驗的方法)

 。ㄋ模┪镔|的鑒別:氧氣、空氣、二氧化碳、氫氣

 。ㄎ澹┛茖W探究:蠟燭實驗、呼出與吸入氣體、催化劑、電解水、空氣中成分測定實驗、氧氣的制法、分子的擴散

  會寫實驗報告:實驗目的、實驗設計(步驟)、現(xiàn)象、結論

  四、化學計算

  1、相對原子質量

  2、利用化學式計算:求相對分子質量、求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求某元素的質量、求元素的質量比、求原子的個數(shù)比

【初三化學必背基礎知識歸納】相關文章:

風水必背基礎知識06-06

中考物理必背公式歸納總結06-08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要點歸納05-25

高中必背的生物要點知識歸納04-26

高考生物必背知識要點歸納05-25

高考英語必背的知識點歸納03-01

化學高考必背知識點歸納06-11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歸納03-24

考研政治必背的知識點歸納11-03

初一政治必背知識要點歸納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