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東高考化學必背知識匯總
高考的腳步正在逐漸靠近,而化學是高考最重要的學科,廣東的考生應該也開始了總復習,想知道哪些化學知識點需要鞏固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東高考化學必背知識匯總,希望對大家有用!
廣東高考化學匯總必背知識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 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 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后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13、HF腐蝕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yōu)榛揖G最后變?yōu)榧t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 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
17、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
18、在空氣中燃燒:
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H2——淡藍色火焰
H2S——淡藍色火焰
CO——藍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藍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9.特征反應現(xiàn)象:
20.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后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后不恢復紅色)
22.有色溶液:
Fe2+(淺綠色)
Fe3+(黃色)
Cu2+(藍色)
MnO4-(紫色)
有色固體:
紅色(Cu、Cu2O、Fe2O3)
紅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藍色[Cu(OH)2]
黃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氣體:
Cl2(黃綠色)
NO2(紅棕色)
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
一、化學平衡常數
(一)定義: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比值。符號:K
(二)使用化學平衡常數K應注意的問題:
1、表達式中各物質的濃度是變化的濃度,不是起始濃度也不是物質的量。
2、K只與溫度(T)有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3、反應物或生產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于其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不必寫在平衡關系式中。
(三)化學平衡常數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K值越大,說明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它的正向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越高。反之,則相反。一般地,K>105時,該反應就進行得基本完全了。
2、可以利用K值做標準,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Q:濃度積)
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Q=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 ;
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3、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溫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二、等效平衡
1、概念:在一定條件下(定溫、定容或定溫、定壓),只是起始加入情況不同的同一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這樣的化學平衡互稱為等效平衡。
2、分類
(1)定溫,定容條件下的等效平衡
第一類: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改變的可逆反應:必須要保證化學計量數之比與原來相同;同時必須保證平衡式左右兩邊同一邊的物質的量與原來相同。
第二類: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可逆反應:只要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比例與原來相同即可視為二者等效。
(2)定溫,定壓的等效平衡
只要保證可逆反應化學計量數之比相同即可視為等效平衡。
三、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1、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
(1)熵:物質的一個狀態(tài)函數,用來描述體系的混亂度,符號為S. 單位:Jmol-1K-1
(2)體系趨向于有序轉變?yōu)闊o序,導致體系的熵增加,這叫做熵增加原理,也是反應方向判斷的依據。
(3)同一物質,在氣態(tài)時熵值最大,液態(tài)時次之,固態(tài)時最小。即
S(g)〉S(l)〉S(s)
2、反應方向判斷依據
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化學反應的判讀依據為:
ΔH-TΔS〈0 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ΔH-TΔS=0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ΔH-TΔS〉0 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注意:
(1)ΔH為負,ΔS為正時,任何溫度反應都能自發(fā)進行
(2)ΔH為正,ΔS為負時,任何溫度反應都不能自發(fā)進行
高中必修二化學知識
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瘜W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
、偎械娜紵c緩慢氧化。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③金屬與酸反應制取氫氣。
、艽蠖鄶祷戏磻(特殊: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僖訡、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
、阡@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鄞蠖鄶捣纸夥磻鏚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類:
【思考】一般說來,大多數化合反應是放熱反應,大多數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都不需要加熱,吸熱反應都需要加熱,這種說法對嗎?試舉例說明。
點拔:這種說法不對。如C+O2=CO2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但需要加熱,只是反應開始后不再需要加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以使反應繼續(xù)下去。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是吸熱反應,但反應并不需要加熱。
廣東高考化學匯總必背知識
高中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fā)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4
特殊的物理性質
1.易液化的物質
常壓下SO2(-10℃)、NH3(-33.5℃)、Cl2(-34.6℃)
2.SO3
熔點和沸點都很低,標準狀況下是一種無色晶體。
3.H2SO4
硫酸是一種無色透明、黏稠的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3%,密度為1.84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18.4mol·L-1),屬高沸點、難揮發(fā)性酸。
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若濃硫酸不慎濺到衣服或皮膚上,應先用濕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4.單質溴易揮發(fā),單質碘易升華
廣東高考化學匯總必背知識
一、能力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
(1)能夠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融會貫通,有正確復述、再現(xiàn)、辨認的能力。
。2)能夠通過對實際事物、實驗現(xiàn)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的觀察,以及對自然界、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儲的能力。
。3)能夠從試題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經與已有知識塊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的能力。
2.分析問題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
。1)能夠將實際問題分解,通過運用相關知識,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的能力。
。2)能夠將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成果用正確的化學術語及文字、圖表、模型、圖形等表達,并作出解釋的能力。
3.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實踐化學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的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學變化規(guī)律,并對化學現(xiàn)象提出科學合理的解釋。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為了便于考查,將高考化學命題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為了解、理解(掌握)、綜合應用三個層次,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其含義分別為:
了解:對所學化學知識有初步認識,能夠正確復述、再現(xiàn)、辨認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領會所學化學知識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能夠正確判斷、解釋和說明有關化學現(xiàn)象和問題,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綜合應用:在理解所學各部分化學知識的本質區(qū)別與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解釋、論證一些具體化學問題。
(一)必考內容范圍及要求
1.化學科學特點
。1)了解化學的主要特點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了解化學可以識別、改變和創(chuàng)造分子。
【考綱說明】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離子是帶電的原子;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2)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如化學與生活、材料、能源、環(huán)境、生命過程、信息技術的關系等)
【考綱說明】
●環(huán)境:
、偎嵊辏虻难趸锛暗难趸镆穑饕橇虻难趸铮
、诠饣瘜W煙霧(NO、NO2引起)
③赤潮、水華(N、P元素使水體富營養(yǎng)化)
、芑厥諒U舊電池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時又能將有用物質加以再生利用
、莩粞蹩斩矗ǚ海
⑥可吸入顆粒物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
、甙咨廴荆ㄋ芰希
⑧●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基體和增強體組成,基體是粘結劑,增強體是骨架)、光導纖維(SiO2)、氮化硅陶瓷、半導體材料(Si)
●能源:煤、石油、乙醇汽油、核能、地熱能、潮汐能、太陽能、風能、可燃冰等
●生命過程:六大營養(yǎng)元素(糖類、油脂、蛋白質、無機鹽、水、維生素)、自來水用Cl2消毒、防腐劑、增色劑、營養(yǎng)加強劑等
。3)了解在化工生產中遵循“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
【考綱說明】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按照綠色化學的原則、理想的化工生產方式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
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是:
①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
②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向環(huán)境排放廢物;
、厶岣咴拥睦寐,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消納,實現(xiàn)“零排放”;
、苌a出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社區(qū)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環(huán)境友好的產品。
2.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學發(fā)展為一門科學的重要標志,掌握化學常用計量方法。
a.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并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考綱說明】
①物質的量是衡量物質所含微粒多少的一個物理量。
、诤唵蜗嚓P計算。
【指導】計算時注意根據基本定義式進行計算。
b.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
【考綱說明】
①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1mol物質的質量叫該物質的摩爾質量,單位為g?mol—1,其數值等于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1mol氣體的體積叫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為L?mol—1,與壓強和溫度有關,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mol—1,計算時注意是不是標準狀況、是不是氣體;
、芤1L溶液所溶解的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單位為mol?L—1;
、0.012Kg12C所含有碳原子的個數叫阿伏伽德羅常數,單位mol—1,常用數據為
6.02×1023mol—1;
阿伏伽德羅常數考察題型:這種題型高考年年考,但失分者依然較多,主要失誤在于審題時不夠仔細。審題時還應注意如下細節(jié):
(1)物質的狀態(tài):水在標準狀況下時為液態(tài)或固態(tài);SO3在標準狀況下為固態(tài),常溫常壓下為液態(tài);在標準狀況下,碳原子數大于4而小于16的烴為液態(tài),大于等于16的烴為固態(tài)。
(2)某些物質的分子中的原子個數,如惰性氣體為單原子分子,臭氧(O3),白磷(P4)等。
。3)一些物質結構中化學鍵的數目,如1molSiO2中含有Si—O鍵數目為4NA,12g金剛石中中含有C—C鍵數目為2NA,CnH2n 2中含有共價鍵數目為3n 1NA,1molP4含有共價鍵數目為6NA等。
。4)特別物質的摩爾質量,如D2O(20),T2O(22),18O2(36)等。
(5)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求算轉移電子數:電子數=一個原子得失電子×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子數
特殊:Cl2 2NaOH=NaCl NaClO H2O1mol電子
◆2Na2O2 2H2O=4NaOH O2↑2mol電子◆2Cu S=Cu2S2molCu2mol電子
【廣東高考化學匯總必背知識】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要點總結05-30
化學高考必背知識點03-14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歸納03-24
化學高考必背知識點歸納06-07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點梳理分享03-24
中考化學必背的知識點04-23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重點總結11-07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要點總結05-25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05-26
高考歷史必背的知識點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