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都經(jīng)歷過考試吧,考試之前我們都需要進行充分的復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之伏爾加河
【—八年級地理之伏爾加河】伏爾加河在俄羅斯的國民經(jīng)濟中,在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羅斯人將伏爾加河稱為“母親河”。
伏爾加河是俄國的歷史搖籃。被稱為俄羅斯人的母親河。伏爾加盆地占俄羅斯歐洲部分的2/5,居民幾乎占俄羅斯聯(lián)邦全部人口的1/2。伏爾加河巨大的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的重要性——還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面積——使其躋身于世界大河之列。
伏爾加河發(fā)源于俄羅斯特維爾州奧斯塔什科夫區(qū)、瓦爾代丘陵東南的湖泊間,源頭海拔228米。自源頭向東北流至雷賓斯克轉向東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爾加格勒后,向東南注入里海。河流全長3688千米,流域面積138萬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約為800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為2540億立方米。伏爾加河干流總落差256米,平均坡降0.007。河流流速緩慢,河道彎曲,多沙洲和淺灘,兩岸多牛軛湖和廢河道。在伏爾加格勒以下,由于流經(jīng)半荒漠和荒漠,水分被蒸發(fā),沒有支流匯入,流量降低。伏爾加河河源處海拔僅有228米,而河口處低于海平面28米。從距河源不遠的爾熱夫算起,往下3000多千米的河段內,總落差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緩慢,沙洲、淺灘、牛軛湖、廢河道廣為分布,是一條典型的平原河流。三角洲面積1.9萬平方千米。
伏爾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分成80條汊河注入里海。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千米;貨運量占全國河運總量的半數(shù)以上。主要貨流以石油、木材、糧食、機械為大宗。結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通航期7~9個月。重要河港還有特維爾、雅羅斯拉夫爾、喀山、薩馬拉和阿斯特拉罕等。伏爾加河流經(jīng)俄羅斯13個聯(lián)邦主體,它們依次是特維爾州、雅羅斯拉夫爾州、科斯特羅馬州、伊萬諾沃州、下諾夫哥羅德州、馬里埃爾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伏爾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
總結伏爾加河(Volga River)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全長3500多千米,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積達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俄羅斯內河航運干道。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稱。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海上龍卷風類型
【—初一地理總結之海上龍卷風類型】,當它伸到海面時,能吸起高大的水柱,是一種破壞力極強的小尺度天氣系統(tǒng)。
海上龍卷風類型
在海龍卷群中最成熟的要推“母龍卷氣旋”,依次是龍卷氣旋族、龍卷氣旋、龍卷渦旋、龍卷漏斗、吸管渦旋,構成一個完整的家族。其相互關系是:母龍卷氣旋是由多個龍卷氣旋組成的,它的作用范圍在10-20千米,其威力屬海龍卷之首;龍卷氣旋是由各個龍卷渦旋組成,作用尺度在3-10千米;龍卷渦旋也稱小龍卷氣旋,是由多個龍卷漏斗組成,作用在1-3千米范圍內;龍卷漏斗也是通常所見的漏斗云,它的尺度約為300米,一根漏斗云里,有兩個甚至三個以上吸管渦旋,所以也稱母渦旋;吸管渦旋是海龍卷群中最年輕的,它的尺度一般不超過30米,但其破壞力卻是最大的,有時比臺風威力還大,主要是它那渦旋軸范圍小氣壓梯度特別大,壓力差可達20百帕以上,為臺風內部平均氣壓差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其內部風速極大,多在每秒100米以上初中學習方法,要比臺風大幾倍,所經(jīng)之處常能造成極嚴重的災害,海龍卷能把海上船只和海水吸入空中。更有趣的是1949年南半球的夏天,新西蘭下了一場“魚雨”,魚從天而降,這就是海龍卷的作用。
總結:海龍卷的移動路徑一般為直線,移動速度平均每小時50千米左右。
初中地理試題之地球
【—試題之地球】,本初是地球上的零度經(jīng)線,它是為了確定地球經(jīng)度和全球時刻而采用的標準參考。
9下列四個點中符合“東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A.10°S,30°WB.25°N,10°W
C.50°N,170°ED.20°S,30°E
解析: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為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低緯度的范圍是緯度小于30°的區(qū)域。據(jù)此判斷,選項A10°S位于南半球,選項C170°E位于西半球,選項D20°S位于南半球,符合條件的只有選項B。
答案:B
綜合應用創(chuàng)新
10判斷,圖1.2中A點所在的半球是(南、北)半球,(東、西)半球。
圖1.2
解析:該點位于50°N,說明在赤道以北,北半球。該點經(jīng)度為40°E,東經(jīng)度數(shù)小于160°E,位于東半球。
答案:北東
11讀圖1.3,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下列各點的經(jīng)緯度:A,B,C,D。
(2)四點中位于東半球、南半球的有。
解析:局部經(jīng)緯網(wǎng)關鍵是抓住經(jīng)度、緯度讀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然后根據(jù)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確定其所在的半球。在圖上進行判斷時,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則。如D點所在的經(jīng)緯網(wǎng),越向南緯度越高,說明是南緯45°,經(jīng)度越向東越大,說明是東經(jīng)60°。
答案:(1)20°N,20°E30°S,40°W10°S,30°E45°S,60°E
(2)C、D
總結:國際上改用若干個長期穩(wěn)定性好的'天文臺來保持經(jīng)度原點,由這些天文臺原來的經(jīng)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經(jīng)度原點。
初二地理知識點之海陸變遷
【—初二地理之海陸變遷】對于地理中海陸變遷的知識點內容學習,我們做下面的講解。
海陸變遷
1.“滄海桑田”說明地球表面的陸地與海洋面積及分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2.海陸變遷的動力來自地球內部物質的運動.
3.板塊構造理論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1.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帶有: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地震帶,大洋火山.地震帶。
通過上面對地理學中海陸變遷的知識點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上面的知識已經(jīng)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會學習的更好哦。
世界地理試題之幼發(fā)拉底河
【—世界之幼發(fā)拉底河】幼發(fā)拉底河,與位于其東面的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源自安納托利亞的山區(qū),流經(jīng)敘利亞和伊拉克,最后與底格里斯河合流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
閱讀下圖2,完成27~28題。
27.E處的一批物資要運到F處,走水路依次要經(jīng)過()
A.蘇伊士運河、曼得海峽、霍爾木茲海峽B.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C.紅海、曼得海峽、土耳其海峽D.曼得海峽、馬六甲海峽、波斯灣
28.F地發(fā)展種植業(yè)的決定性因素是()
A.光照B.熱量C.水源D.土壤
總結:西南亞最大河流。發(fā)源于土耳其亞美尼亞高原。大體上流向東南,穿過敘利亞和伊拉克南部,與底格里斯河匯合而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
中學生學習地理困難的原因及對策
一、學生學習地理困難的原因
1.對地理學科的特點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
任何1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從地理學科的內容來看,地理主要是闡述地面各種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地區(qū)的差異;探尋地理事象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闡明人與地理環(huán)境的正確關系。因此,地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推理性、文理知識的交叉性等特點,并非許多學生所認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產(chǎn),學地理只要劃1劃,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許多學生不了解地理學科的特點,而形成了地理學習過程中常常重記憶,輕理解;重突擊,輕平時,簡單搬用初中社會課的學習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強化死記硬背的。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學科的特點更趨明顯,這樣的學習方式當然更加難以適應,難怪學生經(jīng)常說:地理書很好看初中地理,地理課也很好聽,就是地理作業(yè)最難做,甚至有時無從入手。
2.存在不良學習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邏輯性、獨創(chuàng)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思維品質的差異上。地理學習中學生思維品質缺陷的1般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維的廣度不夠,綜合能力差。地理知識體系的綜合性特點,要求學生的思維品質要有1定的廣度,這樣才能在地理學習中用全面的、綜合的觀點看問題。但不少學生在這方面表現(xiàn)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在地理成因的學習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例如,關于我國青藏高原太陽輻射能豐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學只會從太陽輻射強度這1原因去考慮,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同時想到日照時間這1重要因素的影響。
(2)思維的深度不夠,分析、鑒別能力差。有些學生常把1些詞語形式相似的概念混為1談。
(3)思維變通性差,常受思維定勢的束縛。例如在講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時,有意向學生提這樣1個問題“當北半球是1月時,南半球是幾月?”不少學生會回答:“是7月!逼鋵。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平時未必會答錯,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這1思維定勢的影響。
。4)思維的邏輯性差,考慮問題缺乏條理性。
3.學習地理的動機、興趣、需要不足,缺乏學習的內驅力
初中二地理試題之世界資源的運輸路線
【—初中二之世界資源的運輸路線】,石油的形成與其地質構造密切相關,本題考查中東地區(qū)的石油資源,較簡單,關鍵是掌握各條石油路線的路徑.
圖中粗線表示世界某種重要資源的運輸路線,該資源是()
A.鐵礦石B.煤炭C.石油D.木材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或北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riben.
解答:解:圖中粗線表示中東地區(qū)石油資源的輸出路線。
故選:C.
總結:西亞石油的集中產(chǎn)區(qū),分析:中東地區(qū)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其三條石油輸出路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或北美。
【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分享06-16
八年級地理綠洲復習資料06-16
地理復習資料整理01-26
黑土過程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06-15
八年級地理《東北平原》復習資料06-15
八年級地理《中緯度》復習資料06-15
黃土高原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06-15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資料參考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