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運動和位置》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運動和位置》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運動和位置》教學反思1
由于學校的前期安排,我們學,F(xiàn)在是沒有嚴格按照省網(wǎng)課的時間讓學生跟隨學習的。從這個星期開始才進入省網(wǎng)課的學習,和網(wǎng)課發(fā)布的這個時間差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更好的利用起來,有更多的時間提前分析課程、設計更符合自己學生學情的課程。
最近這段時間,區(qū)上組織的每次關于省網(wǎng)課的教學研討,我們學校老師每次都積極參加,也從中聽到、學到很多教學方式方法。
本周上課,三年級我們選擇的是省網(wǎng)課《運動和位置》一課,本課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視頻內(nèi)容分為:
1、聚焦問題,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與參照物有關。
2、結合實例,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
3、古詩詞中的運動。
4、利用方向和距離來準確描述物體的位置。
5、利用身邊材料來測量,描述物體具體位置。課程內(nèi)容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合,也拓展到了課外的古詩詞。課程內(nèi)容也是比較好的。但是,結合實際學情,也需要進行一定調(diào)整和處理,才能更適合我們學校的學生。
1、視頻當中預告的學前準備中,學案在本內(nèi)容中起到的'作用實際是科學記錄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
2、方向盤的說法是否標準和嚴謹?(因此,我在給學生的學習指南中采用的是方向標的說法)
3、方向盤的提前制作也要是預告的
4、視頻中在測量距離時,方向盤始終在學生腳下不動,但是在實際方向盤制作中,有些學生方向盤大小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方向盤比較小,也需要提醒學生方向盤位置不變。
為此,在提前發(fā)布的學習指南中也做出要求,學生居家學習效果也有了一些具體的反饋。
《運動和位置》教學反思2
這學期所教班級沒有發(fā)生變化,經(jīng)過一學期的磨合,開學的感受非常好。我跟孩子們已經(jīng)非常熟悉,有了連接的感覺,上課的規(guī)矩只需要稍稍回顧訓練,孩子們就能找到節(jié)奏,而且情緒很高。
這周主要進行的是《運動和位置》以及《各種各樣的運動》的教學!哆\動和位置》一課在開始的時候,讓學生觀察圖片,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并說出判斷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在教材所示的第一組圖片賽跑中,有的學生判斷人運動與否,是看手腳細節(jié)的動作,并非觀察的整個人的位置變化。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是有點不知所措,后來轉念一想,如果是看手腳細節(jié)的動作來判斷,不也是看的手腳相對于身體的位置變化嗎?其實說的還是位置的變化。后面幾個班的教學中也遇到這個情況,我也嘗試以此引導。當然,這個問題還請組里其他小伙伴幫我出出主意。在后面的.《各種各樣的運動》中,內(nèi)容本身不難,難的是怎么樣讓孩子的注意力回到課堂本身。材料都是常見的玩具,課前我也反復跟他們確認過,在課堂上它們就是實驗材料,課中也有評價,但總體來看效果不算太好。這個我還沒有想到很合適的方法。
《運動和位置》教學反思3
《運動和位置》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的第一課時。通過前面兩年半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能夠使用方向、遠近等描述物體所處的位置。
本課旨在帶領學生認識運動和位置之間的關系:
1、可以用與另一物體相比,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來判斷該物體是否處于運動當中;
2、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
本課以書本圖片(小女孩喂魚)的方式導入,提問:圖中都有哪些物體?當我們站在地面觀察時,都有哪些物體是靜止的?又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呢?此時只要求學生回答了有哪些,而沒有讓學生回答為什么。進而提及判斷物體運動的標準究竟是什么?怎么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呢?揭示課題并板書;
緊接著出示探索活動一“運動會上”的第一張圖片,同樣詢問學生有哪些物體?有哪些在運動?又有哪些是靜止的?說說你的理由。此處用一張圖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判斷圖片中物體是否運動,一張圖片是不能準確判斷的,至少需要兩張圖片做前后的對比。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對比前后兩張圖的什么來判斷物體是在運動的。學生會很自然地想到動作和位置的不同,則能判斷物體在運動。
利用探索活動中的前兩幅對比圖:運動會上和公交車站,讓學生們依次說一說圖中的各個物體的.狀態(tài)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最重要的是原因的表述。這學期我比較重視學生用科學簡潔的語言表述能力培養(yǎng),所以不斷地引導他們用“我認為A是運動(靜止)的,因為和B相比,A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A是運動(靜止)的。描述完這兩組對比圖之后,給學生進行方法的總結:并要求學生在筆記本上做好筆記記錄。做完筆記之后,用探索活動一的第三組圖片(草原上)來考察孩子們是否會應用筆記記錄的方法。最后再給孩子們科普一下,對于我們選取的作為對比的這一類物體,我們把它們統(tǒng)一稱為參照物,讓孩子知曉這個名詞即可,不做深入的探討。
課上孩子們通過三幅對比圖當中非常多的物體來判斷是運動還是靜止,做了很多的訓練,在第三組圖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比剛上課要科學精煉了很多。
本節(jié)課由于時間的關系,只上了如何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這一個內(nèi)容,關于位置的描述,則放在下一節(jié)課上再繼續(xù)探究。
【《運動和位置》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反思10-10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反思11-16
《位置》教學反思10-23
位置教學反思10-22
位置教學反思08-12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08-11
認位置教學反思07-23
《認位置》教學反思10-23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