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之歌的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jīng)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江之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
《長江之歌》作者以深情的筆調(diào)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和壯麗,表達了作者的熱愛和依戀之請,這是指導學生誦讀的良好素材,所以在教學時,我把訓練感情朗讀作為教學的重點。首先我播放了《長江之歌》的歌曲,在歌唱家殷秀梅深情的歌聲中,學生對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有了初步的`基調(diào)。 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還需讓學生透過文字,理解文字之中蘊藏的內(nèi)涵,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使學生能夠動心動情地朗讀,于是我抓住全詩中“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句直抒胸臆的詩句,讓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思考:“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同時又具有‘母親的情懷’呢?”使學生體會到長江的源遠流長、磅礴壯觀,以及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偉大精神,通過想象詩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而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體悟。 比較滿意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展開討論,從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多姿多彩、貢獻巨大等方面體會作者對長江的眷戀、熱愛之情;引導學生比較“走”與“奔”,體會前者表達了長江的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后者反映了長江的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學生理解到位,對背誦很有幫助。 午自習時,我安排學生收看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還讓學生一起學唱《長江之歌》,學生興致勃勃,對長江認識更深,激起了熱愛之情。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2
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用第二人稱,將長江作為一個抒情的對象,贊美她的“豐采”“氣概”“情懷”,熱情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真切的感情,充分表達了中華兒女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边@是詩歌的副歌部分,兩次出現(xiàn)。教學時,我緊緊抓住這一貫穿全文的詩句,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朗讀和感悟,深刻地體會作者所抒發(fā)的強烈情感。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3
《長江之歌》是新學期開篇之文,這首詩用第二人稱的語氣表達了對長江的贊美和依戀之情,讀起來充滿激情和力量。詩分兩大段,前段表達對長江養(yǎng)育之情的感激和贊美;后段表達對歷史和時代發(fā)展的謳歌和贊美。在這首詩里,我們仿佛看到一位充滿溫情的母親正向我們走來,她溫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無私,宏偉而又壯觀,健康而又美麗。讓人不由對她產(chǎn)生敬仰和依戀。在這首詩歌里,長江不再僅僅是長江本身了,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為了能盡力上好這一課,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我在上課之前作了充分的準備,認真閱讀教材,上網(wǎng)查找各種資料。課前也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長江的資料。課堂中讓學生對資料進行整合,用簡要的語言介紹,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體現(xiàn)資料為學習服務,交流為提高語文能力的功能。在這里,學生有的介紹了長江的發(fā)源和流量,有的說出關于長江的歌曲,有的朗讀了長江的詩歌和散文,在諸多交流中,學生對長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學生知道了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將詩歌的語言與豐富的信息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感覺到乏味。為此,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思路:讀題,談話交流長江的相關信息,初讀文章整體感知詩歌外在的結構,交流初讀后的感受,精讀時扣住“無窮的源泉”“母親的情懷”研讀教材,突破重點難點,最后適當補充其它詩歌,以求升華對文本的認識。
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感覺良好,在教學中也努力按照所設計的思路進行教學,總體教學應該是順利的`。學生對教師所補充的材料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從中反映出他們對學習的渴望?煽傆X得學生在課堂不敢積極的參與,很多的時候,他們,面對教師的提問總是沉默以應答,特別是一些女同學。不知道是他們對長江的了解知之甚少,還是學生的情緒還沒有回歸課堂,就感覺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有點遠,一部分同學對問題的理解還是相當淺層次的。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應該不能把這些責任都歸咎與學生,還是應該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教學設計能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4
《長江之歌》這課是上完了,可以看到課堂上學生們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尤其是課前播放這首歌,并教會他們唱歌,引來學生嘖嘖的稱贊,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課中進行的美文朗讀比賽再一次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了詩歌的含義;討論喜不喜歡重復出現(xiàn)的句子“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自主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學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甚至出現(xiàn)了爭搶的`現(xiàn)象。但是,在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學生在忙著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們好幾次,他們也無動于衷,過后了解,他們卻是這樣說:“老師,剛才你講的,我都懂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講,你才能聽得到!
學生的話使我感到尷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們的教學到底是為誰服務呢?“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是課改的核心,作為教師,教學中不是為教案負責,而要時時處處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把學習的權利真正還給每個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真正使每一個孩子得到了發(fā)展。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5
教材簡析: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中的主題歌詞,這首歌詞,從地理、人文兩個方面歌頌了長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長江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是理解的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欣賞并跟唱。
2.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了解長江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
4.進一步查閱資料,全面了解長江。
5.領悟詩歌對應的表達方法。
關鍵處處理:
1.搜集關于長江的資料,加強對長江的了解。
2.用直觀的課件、音樂將學生帶入情景,增強對母親河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師:VCD、風光片《長江》、錄音機、磁帶、中國地形圖、有關長江的資料等。
學生:查閱有關長江的資料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導學生翻閱本單元教材,導課。
同學們,中國有兩條大河,橫貫中國大半個國土,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你們知道是哪兩條河嗎?
這個單元我們就來學習描寫介紹母親河的文章。請同學們?yōu)g覽本單元內(nèi)容,看看都有哪些課文,分別寫得是什么內(nèi)容。
二、播放電視風光片《長江》片斷,教師適時給以介紹,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播放完,出示中國地形圖,師生共同介紹長江,對長江有一個全面的完整的認識。
多年之前,有一部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其中的主題歌《長江之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播放《長江之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詞。
三、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放聲朗讀幾遍課文,結合預習,了解大意。
四、指讀課文,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讀,全班齊讀。
五、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給以指導。
六、再讀詩歌,體會課文的表達形式。
1.再讀詩歌,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先小組合作討論,再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到兩段歌詞相互照應的表達方法。
七、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1.引導學生閱讀丁丁冬冬的視角,你的視角呢?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2.先小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誦,背誦課文。
1.用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大聲朗誦,試著背誦。
2.指名背誦。
九、欣賞并跟唱《長江之歌》。教師放錄音,學生欣賞并跟唱。
十、質(zhì)疑問難。
十一、探究:為什么把長江比喻成母親?
十二、課時小結。
板書設計:
長江之歌
雪山走來 東海奔去 乳汁哺育 臂膀挽起 無窮的'源泉
遠古走來 未來奔去 清流灌溉 力量推動 母親的胸懷
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積累優(yōu)美詞句。
3.《課堂同步學習與探究》
4.預習下一篇課文。
課后反思: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中的主題歌詞,這首歌詞,從地理、人文兩個方面歌頌了長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長江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是理解的難點。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多方查找有關話說長江的視頻資料沒有找到,只找到了長江之歌的音頻資料,在教學中是一個遺憾,如果有視頻資料,效果會更好。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6
寒假過來,感覺學生沒有一下子進入狀態(tài),所以開學第一天星期四,我沒有及時上新課!堕L江之歌》這篇文章我是在星期五上的。上的是第一課時,感覺還比較順。
反思一下,本堂課精彩的地方應該是抓住“春潮”這個詞引導學生品位,不僅體會了“豐采”這一詞語的豐富內(nèi)涵,還巧妙地辨析了詞語。
《長江之歌》是一首歌詞。第一句是“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我讓學生體會“春潮”的意思。在理解了詞語表面意思即“春天的潮水”后,我讓學生緊扣“春潮”進一步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有的學生說:“因為雪山上的雪在春天、夏天兩季融化,因此雪水從山上流下來時,可能速度快,形成氣勢磅礴的景象。這就是“春潮”的風采。也有的學生說:“春天的潮水一路滋潤著花草,孕育著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也是“春潮的風采”,還有學生說:“春潮從山上一路下來,發(fā)出響聲,似乎是在高唱祖國的贊歌,這也是春潮的風采!蔽艺f:“是呀,氣勢磅礴是風采、孕育生機是風采、高唱凱歌也是風采。因此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文中“風采”的“風”用的是哪個“風”。客瑢W們恍然大悟:“豐富”的'“豐”,“豐采”!“那你們怎么理解這個特殊的詞語呢?”我故弄玄虛地問。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
教學具有連貫性,一個詞語的成功教學可引發(fā)其他環(huán)節(jié)的精彩:正如“春潮”的成功體會引發(fā)“豐采”的成功辨析一樣。不忽視重要細節(jié),是我從這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得到的啟示。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7
為了今天下午的片區(qū)公開課,準備了有兩周時間,從選擇內(nèi)容到流程,在學校也磨了三節(jié)課,但是這些遠遠不夠。有如下反思:
1.沒有關注學生,一味的跑教案,環(huán)節(jié)上和學生脫節(jié),沒有仔細聽學生的聲音以至于沒有及時降到學生適合的.調(diào)上,導致學生喊唱,氣息跟不上來。
2.教學用語不規(guī)范,教案上的文字也不規(guī)范,尤其是教案上的語言必須嚴謹。
3.很多問題都是自己提出來自己回答,沒有讓學生多多思考。
4.因為在長城學校上課,對長城學校的學生不熟悉,對課堂的掌控能力顯得尤為不足,課前也沒有和學生進行交流。
5.教案中的教學三維目標不清晰,尤其是過程與方法,重難點應分清楚。
改進措施:
1.多多關注學生,唱歌課多聽學生的聲音,是不是能唱準,唱不上去就該及時降調(diào),如果彈伴奏影響聽學生聲音,可采取用音頻伴奏的方式。
2.每節(jié)課都注意教學用語,即使是平時的常規(guī)課。
3.多多讓學生思考,不要怕他們答不出來,及時答錯了也要往正確的方向上引導。
本單元內(nèi)容是《影視音樂》,個人認為《長江之歌》這節(jié)唱歌課應當回歸到音樂本質(zhì)上,從音樂角度出發(fā),重點是學生的聲音處理和歌曲的處理上,因為這節(jié)課的教案要參加教案比賽的評選,這節(jié)課還得多磨幾次,希望能磨出我想要的,同時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唱歌課。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8
在這首詩歌里,長江不再僅僅是長江本身了,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如何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感知感悟文本,激發(fā)情感呢?
我是這樣做的:
一、以長江為話題,激發(fā)學生對長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過談話讓學生產(chǎn)生對長江的興趣,產(chǎn)生探究的問題,產(chǎn)生了解長江的強烈愿望。
二、多角度審視長江。課前已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長江的資料。課堂中讓學生對資料進行整合,用簡要的語言介紹,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體現(xiàn)資料為學習服務,交流為提高語文能力的功能。在這里,學生有的介紹了長江的發(fā)源和流量,有的帶來了有關長江的圖片和歌曲,有的朗讀了長江的詩歌和散文,在諸多交流中,學生對長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學生知道了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長江給了多少詩人詩的靈感,不同的人看長江會有不同的感悟,如《三國演義》片頭曲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讓學生對長江有了更多的感慨,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感悟文本,升華情感。我用聲情并茂的范讀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學生自由高聲朗讀起來,那投入的樣子真讓人神往,幾分鐘過去了,學生紛紛舉手說自己的體會,有的`說:“我覺得長江是位偉大的母親,她無私地哺育著我們!庇械恼f:“我覺得長江既溫柔而又充滿力量,你看她……”我在黑板上寫下了“溫柔而有力量”一石激起千層浪,“博大而無私”“宏偉而壯觀”“熱愛而依戀”這些關鍵詞都從學生口中如詩一般地流淌而出,帶給我不小的驚喜,學生是偉大的,他們的心是智慧而敏感的。學生還發(fā)現(xiàn)了作者用“你”而沒有用“她”;發(fā)現(xiàn)了文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相似之處而又有不少不同;發(fā)現(xiàn)了“走和奔”給人的感覺不同;發(fā)現(xiàn)詩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有兩句話是一樣的;提出“為什么說長江能推動新的時代?”等有價值的問題。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記下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在書中做上記號,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要求學生認真讀課文,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在學生有困難時稍作點撥,這些問題解決了,對課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在討論的過程中,輔助以感情朗讀,很明顯看得出學生的情感在不斷深入,不斷升華。
第二課時,我讓學生認真補充閱讀了《三國演義》中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和蘇軾的《赤壁懷古》,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和這兩首補充詩歌,較好地拓展了課文的學習時空。學生寫寫學學生再次感受到“長江是歷史的象征,她是一條母親河,更是一條歷史之長河”,有的說:“母親是無私的,母親永遠是天底下最美的人,母愛永遠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庇械恼f“不同的人看長江會有不同的感悟,千百年來她給了詩人多少詩的靈感!”……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9
長江邊的孩子愛長江,說起“長江”,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生出一種親切與自豪感,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家鄉(xiāng)情結。本文除了要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之外,還要讓我們的孩子了解一些有關長江的常識。為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長江之歌》、長江的發(fā)源、長江流經(jīng)的省市以及長江的資源……當雄壯的歌聲響起,豐富、生動的畫面展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時,同學們都瞠目結舌、驚嘆不已,這狹長的、像綢帶一樣的就是我們的長江嗎?看著孩子們驚訝的樣子,我知道其實大家對長江的了解太少了。
非常感謝教材編寫者能把《長江之歌》帶進學生的課堂,讓孩子們能通過課文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拉近與長江之間的距離。長江的源遠流長、多姿多彩、歷史悠久、氣勢磅礴讓人望而生畏,肅然起敬。同學們今天的學習是滿懷激情的,是獲益匪淺的。
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讓孩子們自主地、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效果才會讓人滿意。以長江為話題,激發(fā)學生對長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通過談話讓學生產(chǎn)生對長江的興趣,產(chǎn)生探究的問題,產(chǎn)生了解長江的強烈愿望。而不需要老師過度剖析講解,深挖微言大義。詩是感性的,是用心去感悟的。所以,學習詩歌就要反復吟誦,在誦讀中直接感受詩歌的情感和韻味。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課堂上真正響起學生們對詩的用心吟唱時,不禁感嘆這才是詩歌應有的魅力!
當然,真正的教學還不止于此,本冊教材中的習慣篇就告訴我們:要走進自然,走向社會,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會更全面,眼界才會更開闊!我們離長江是那么近,何不親自去看一看長江呢?于是,我布置學生利用休息日在父母的陪同下親自到長江邊看一看長江,用自己的眼睛詮釋長江的內(nèi)在魅力。同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長江邊的孩子愛長江”(出一期關于長江的小報,研究長江的歷史,唱一唱《長江之歌》……),利用自己的多種感官去深切感受長江之美!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0
《長江之歌》這首詩用第二人稱的手法表達了對長江的贊美和依戀之情,讀起來充滿激情和力量。在這首詩里,我們仿佛看到一位充滿溫情的母親正向我們走來,她溫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無私,宏偉而又壯觀,健康而又美麗。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先播放了殷秀梅演唱的《長江之歌》,讓學生欣賞之余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醞釀感情,為朗讀奠定基調(diào),果然在朗讀時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而后,我又抓住全詩中“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這個中心句,讓學生在默讀中思考:“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又是具有‘母親的情懷’呢?”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長江的源遠流長,磅礴壯觀,以及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無私的偉大的精神。但學生的回答很難明顯區(qū)分這二者的不同,仔細想來,這首詩是將長江的“無窮的源泉”和“母親的情懷”有機結合、相互交融來寫的,沒有必要將哪些句子是寫“無窮的源泉”,哪些句子是寫“母親的情懷”這樣截然分開來理解。只要學生能從詩句中領悟到長江具有“無窮的源泉”和“母親的情懷”這兩個特質(zhì)即可,哪怕從同一個詩句中既領悟到長江無窮的源泉,又感悟到長江母親的情懷,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都是應該得到肯定。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1
《長江之歌》是電視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長江的贊美和依戀之情,讀起來充滿激情和力量。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長江的資料,課堂上讓學生對資料進行整合,用簡要的語言介紹,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本堂課中,運用飽含激情的詩意語言描繪意境,展示關于長江氣勢磅礴的圖片,教唱《長江之歌》,沉浸在一片陶醉和敬佩之中。
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全詩中“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句直抒胸臆的詩句,讓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思考:“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同時又具有‘母親的情懷’呢?”使學生體會到長江的源遠流長、磅礴壯觀,以及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偉大精神。接著,我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朗誦這首詩歌。學生興致盎然,讀得深情并茂。特別是最后直抒胸臆的兩句,全班齊聲朗誦,把情感推向高潮。最后十分鐘的時候,我教學生唱這首歌,學生不僅學會了唱,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達到了背誦課文的要求,教學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感觸頗多,我覺得課堂要想取得高效,首要任務就是要備學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才能采取學生們的教法,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2
在導入之時,我引導學生吟誦關于長江的古詩,從情感上更接近長江。又充分利用《補充習題》上長江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對長江更添了幾分了解。
在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時,我讓一名女生與一名男生配合一句一句地朗讀;然后,讓女生、男生集體配合著朗讀,最后兩句全體齊讀。還別說,還真有點效果。
在理解詞語“豐采”時,我讓學生拿這個詞與“風采”比較著理解。孩子們由“豐采”牽出了描寫長江的一長串成語,讀讀寫寫,更感受到了長江那種磅礴的氣勢。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大家又積累鞏固了相關的詞語,豈不是一舉兩得?
在讀完課文后,我讓學生說說:看著這首詩歌,你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孩子們埋下了頭,睜大雙眼尋找著。有人有發(fā)現(xiàn)了:“我發(fā)現(xiàn)這兩節(jié)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同!薄拔野l(fā)現(xiàn)這首詩歌中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我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還押韻,你看:來、采、概、海、懷!薄拔野l(fā)現(xiàn)這兩節(jié)中有兩句相同!蔽译S機給孩子們講解了“主歌”與“副歌”。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3
說真話,我不喜歡教授詩歌。怎么說呢,首先由自己的原因,自己不太喜歡詩歌;其次學生學習這樣的文章感覺沒有思考和討論,說不理解還理解,說了解卻又不明了。經(jīng)過這么多年,對于詩歌的看法也在改變,現(xiàn)在在教學時,我主要從結構和內(nèi)容來入手,感覺這樣下來,脈絡很清晰,尤其是現(xiàn)在“學講計劃”,提出這樣的學習思路后,學生學起來感覺很輕松了。
這一課,我抓住全詩中“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直抒胸臆的中心詩句,讓學生在自由朗讀的過程中提出質(zhì)疑問題:“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為什么長江有‘母親的情懷’?”然后再讓學生結合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分別表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以及“長江有母親的情懷”的詩句進行品讀。
在品讀詩歌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長江的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以及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偉大精神。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主動質(zhì)疑,主動解決問題,把握住了詩歌的結構特點,同時詩歌內(nèi)容學生自己基本能理解,能體會長江的精神。引導學生描繪長江奔騰前進的情景,讓學生把對詩句的理解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
教學展開的第二部分是進行句子練習。結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主動查閱自己不知的想要知道的內(nèi)容,這時需要把自己查閱的資料結合具體內(nèi)容簡短的完整的說出來,這時不但檢查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鍛煉了他們的刪選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還是和以前一樣,主動查閱資料的同學還是那些,看來還要對其他的同學再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4
《長江之歌》是一首洋溢著贊頌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謳歌了萬里長江的壯麗景色,抒發(fā)了各族人民對祖國錦繡山河的無限熱愛之情。通過演唱這首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偉大愛國熱情,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案例的。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電視記錄片《話說長江》進行情景再現(xiàn),讓學生初步熟悉歌曲。讓學生討論觀后的感覺。
二、師生互動探討歌詞的藝術美。
作者在展示長江的奔騰、宏偉、博大的氣勢時,沒有拘泥于地理環(huán)境的描繪而是用“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這樣的.生動詞句自然的聯(lián)想到從雪山到東海相距之遙,在表現(xiàn)長江的宏偉氣勢時則用“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使我們既感到了她母親般的慈祥,又感到了她巨大的力量。這種擬人化的:高度概括的藝術處理手法,使人和物,景和情水乳般的融為一體,增強了親切感。
三、學習歌曲旋律。
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教師范唱歌曲學生邊看曲譜分析旋律節(jié)奏,找出典型的弱起節(jié)奏型。
四、對比手法歌曲處理。
通過教師不同形式的演唱讓學生感知理解,這首歌曲演唱時要氣息飽滿通暢,氣勢磅礴宏偉,恰似長江從峽谷中奔騰而出、一泄千里!澳阌酶侍鸬娜橹币痪,要唱得親切委婉“挽起高山大!币痪涑霈F(xiàn)了全曲的最高音6,把樂曲推向了高潮,整個樂曲是漸強的大趨勢,唱到“大海”處音量放開,引出下面的再現(xiàn)樂段,聲音高亢嘹亮,似向長江傾訴著自己全部的依戀和敬仰。尾句要唱得親切深情?梢詮娊Y束,表現(xiàn)滾滾不盡的長江,波濤洶涌、永無盡頭。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15
《長江之歌》是電視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這首詩以無比雄渾的氣勢,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抒發(fā)了對長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充滿了藝術感染力。這篇詩歌是詩人情感的迸發(fā),而要讓學生和詩人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去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走”和“奔”這兩個字的意思,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理解了“走”和“奔”的區(qū)別,來體會長江在不同情況下的流水的截然不同。在此基礎上,通過帶領學生反復朗讀,進行情感體驗,體會長江如母親般的溫柔,體會她奔騰時的氣勢磅礴。 本課結構簡單,副歌作為反復朗誦的部分,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對長江依戀、贊美的情感。上課時,我讓學生通過對這一部分的反復朗誦,自由感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經(jīng)過教者的適時引導,總結歸納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有母親的情懷?作者為什么要贊美、依戀長江?圍繞這兩個問題來展開教學,既抓住了全文的主線,又使學生了解了詩歌的脈絡,抓住了詩歌的中心。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指導朗讀!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睂W生熟讀成誦的過程,不僅能夠鞏固、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欣賞詩歌的音韻美,而且可以積累、內(nèi)化文本語言,于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發(fā)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因此,在教學時,我指導學生抓住詩的情感主線反復吟詠,熟讀成誦,并抓住兩節(jié)詩中反復出現(xiàn)的語句幫助記憶,增強背誦效果。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小組比賽讀、指名讀,用引讀法指導學生背誦,并舉行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背誦比賽等,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fā)他們熟讀成誦的積極性。根據(jù)教材的實際,教學時需要透過詩歌高度濃縮的語言來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并將詩歌的語言與豐富的信息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感覺到乏味。
最后,在學生的情感火花被充分點燃之后,教者提出:站在這樣奔流不息、氣勢磅礴的長江邊,你想說什么?做什么呢?情動而辭發(fā),有了前面的鋪墊,此時,學生也就自然能夠妙語連珠了。無論是想親臨長江,一睹她的風采,還是想變成一滴水,融進長江,所有的語言,都反映了孩子們對長江的深深的依戀和贊美之情。理解內(nèi)容,升華情感的教學目標也就水到渠成了。
【長江之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長江之歌的教學反思06-06
《長江之歌》教學設計03-22
《長江之歌》說課稿05-11
春之歌教學反思05-23
那達慕之歌教學反思08-25
《夜鶯之歌》教學反思06-13
樹之歌教學反思01-14
樹之歌的教學反思05-04
《樹之歌》教學反思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