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的覺醒》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的覺醒》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和很多年輕的父母一樣,更加注重孩子的養(yǎng)育質量。我讀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著的《家庭的覺醒》就是其中一本。
通過閱讀《家庭的覺醒》,我深刻認識到父母對孩子喋喋不休的囑咐、事無巨細的呵護、吹毛求疵的要求,都是出于內心的一種恐懼。這種恐懼感支配著父母更加焦慮、更加無所適從,父母的這種狀態(tài)導致了種種惡果。作為父母,我們要克服自己的恐懼和不安,掌握良好的方法,養(yǎng)育自主、堅韌、有覺察力的孩子。
覺醒的家庭,要求每位成員都表現(xiàn)出真實的自我。不管孩子經(jīng)歷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父母越是完全地接納及關愛孩子,孩子越有幸福快樂的能力。由恐懼引起的“自我”反應會對孩子產(chǎn)生巨大危害。在孩子表現(xiàn)出不像我們想象的情況時,我們要調動“真我”,充滿愛地接納孩子,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意圖,保護好孩子的覺醒之心,為他們提供開花結果的土壤,讓孩子的成長始終根植于真正的自我。
覺醒的家庭,要求父母把愛和恐懼分開。家長身上沒處理好的感受會化作具有破壞力的情緒反應,會對孩子的“真我”表達造成傷害。我們常?吹礁改篙o導孩子寫作業(yè)時雞飛狗跳的新聞。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本身是愛的體現(xiàn),但因為害怕孩子學習不好、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導致父母因為孩子暫時的學習問題而釋放出自己具有破壞力的情緒,最后兩敗俱傷。所以,家長要通過刻意練習把對孩子的愛和恐懼分離開來,將孩子視作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和對待,而不是要求孩子一味“乖巧懂事”。
每個人和父母的相處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遺憾。我們需要安全感,我們的父母也需要安全感,只不過他們沒有像我們一樣幸運地跳出家族代際的牽絆。我們不需要去原諒這種不完美的關系,因為這只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我們只需要有一天決定要成為父母時,把這份遺憾變成良好的動力。從自己開始,做覺醒的家庭,培養(yǎng)真實的孩子。
【《家庭的覺醒》讀后感】相關文章:
自我覺醒的名言01-24
《父母的覺醒》讀后感范文08-20
發(fā)表睡一覺醒來睡不著的的說說02-09
發(fā)表睡一覺醒來睡不著的的說說5篇05-26
《和美家庭》讀后感06-04
家庭教育讀后感02-26
家庭成就孩子讀后感01-24
家庭經(jīng)典說說08-18
家庭的說說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