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洲精品在线观看,窝窝影院午夜看片,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宅,午夜91,免费国产人成网站,ts在线视频,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

時間:2023-03-08 09:30:38 洪熔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精選24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時常需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精選24篇)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 篇1

  1.總則

  1.1目的

  為確保我省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有效地防范事故的發(fā)生,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的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我省交通事業(yè)全面、協調、科學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制定本應急預案。

  1.2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是廣東省交通行業(yè)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具體適用于發(fā)生在廣東省行政區(qū)域內的交通行業(yè)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水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和交通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

  1.3編制依據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結合我省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和交通建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

  1.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在應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分級響應、屬地為主、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實行省交通廳應急機構統一指揮下的各單位相互配合、聯動的應急工作責任制;建立以事發(fā)地應急機構為主,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qū)協調配合的應急救援機制。

 。3)依靠科學,依法規(guī)范。采用先進技術,充分發(fā)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guī)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4)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按照條塊結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明確部門之間的職責和權限,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5)預防為主,平戰(zhàn)結合。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突發(fā)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tài)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設備和預案演練等工作。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應急救援機構與職責

  2.1.1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是我省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與指揮機構,由組長、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組成。

  (1)組長:廳長。

 。2)副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副廳長、主管相關生產業(yè)務的副廳長。

 。3)領導小組成員:廳辦公室主任、廳安全生產管理處處長、廳綜合規(guī)劃處處長、廳基建處處長、廳監(jiān)察室主任、省交通工會主席、廳公路運輸管理處處長、廳港航局水運處處長、廳港航局港口處處長、省公路局局長、省航道局局長、省交通集團總經理、省航運集團總經理以及有關專業(yè)技術人員。

  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1)審定我省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及其相關政策、規(guī)劃,負責全省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

 。2)決定啟動與終止省級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警狀態(tài)和應急救援行動,處置由省交通廳負責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工作;

 。3)根據需要,會同省安監(jiān)局、省公安廳、廣東海事局、省衛(wèi)生廳、省發(fā)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制定和落實我省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聯合行動方案,并監(jiān)督應急預案的實施;

 。4)當安全生產事故由交通部或省政府應急機構統一指揮時,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交通部或省政府的指令,執(zhí)行相應的應急行動;當安全生產事故由市級、縣級應急機構負責處置時,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市級、縣級應急機構的請求,進行相應的應急指導或協調行動;

 。5)審定應急經費預算;

 。6)其他相關重大事項。

  2.1.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廳安全生產管理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有關處室(單位)負責人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工作人員由領導小組成員處室(單位)相關人員及有關專業(yè)人員組成。具體職責如下:

 。1)組織起草、落實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的政策、措施;

  (2)組織起草、修訂與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相關的應急預案;

 。3)指導市、縣交通主管部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實施;

  (4)組織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宣傳、培訓、演習;

  (5)組織有關的應急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fā),參加有關的交流與合作;

 。6)編制年度應急工作經費預算草案;

 。7)負責日常應急工作中有關信息的收集與處理;

 。8)負責正常上班時間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接警值班工作,節(jié)假日期間的接警值班工作由廳值班室負責。

  2.1.3現場應急指揮機構

  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以屬地為主,是在事故發(fā)生地成立的臨時應急指揮機構,根據事故等級和類型,由相應的應急領導機構指定成立。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應下設現場指揮、事發(fā)處置、應急救援、應急保障、協同處置等部門并明確負責人。各部門的負責人服從現場指揮的統一指揮。

  2.1.4應急咨詢專家組

  應急咨詢專家組是由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專家組成的非常設應急咨詢機構。由省交通廳根據需要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其職責是提供有關應急處置的技術支持及應急行動的咨詢和建議。

  2.2交通廳相關處室職責

 。1)廳辦公室:負責協調交通行業(yè)各類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具體分級標準見4.1.1,下同)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工作。

 。2)廳公路運輸管理處:參與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行動,組織實施應急救援物資和應急客貨公路運輸,按規(guī)定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3)廳港航局水運處:參與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水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按規(guī)定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4)廳港航局港口處:參與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港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按規(guī)定參加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5)廳基建處:參與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交通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行動和事故責任的調查與處理工作。

 。6)廳綜合規(guī)劃處:負責與應急救援相關的工作規(guī)劃和計劃。

  (7)廳財審處:負責應急救援經費的投入。

 。8)廳科技教育處:負責應急救援相關的技術研究、設備開發(fā)等科技項目的審批立項工作。

 。9)廳人事處:負責應急救援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工作。

 。10)廳監(jiān)察室:按規(guī)定參與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追究和相關責任人的處罰。

  (11)廳政策法規(guī)處:負責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具體實施規(guī)范的'制定和送審報批工作。

 。12)省交通工會:負責維護應急救援人員的合法權益。

  2.3有關廳直屬單位職責

 。1)省公路局:參與所管轄公路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負責對損壞道路的搶修,參與事故原因調查和處理工作;組織實施所管轄公路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交通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組織或參與事故原因調查和處理工作。

  (2)省航道局:參與所管轄航道內發(fā)生的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水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負責對堵塞航道的疏通和維護,參與事故原因調查和處理工作;組織實施所管轄航道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交通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組織或參與事故責任調查和處理工作。

  (3)省瓊州海峽輪渡運輸管理辦公室: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海事部門組織實施瓊州海峽輪渡運輸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指導、協調搶險救助和人員貨物轉移疏運工作,按規(guī)定參與事故責任調查和處理工作。

  2.4有關交通企業(yè)職責

  省交通集團:參與所屬企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責任調查工作;所管轄高速公路上發(fā)生道路運輸事故時,負責道路基礎設施的搶修和維護,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參與事故責任調查;根據需要,對應急救援工作提供車輛、設備、人員、物質和技術支持。

  省航運集團:參與所屬企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責任調查工作;根據需要,對應急救援工作提供船舶、設備、人員、物質和技術支持。

  其它交通企業(yè):參與本企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責任調查工作;根據需要,對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設備和人員支持。

  2.5協調與配合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各交通企業(yè)除履行好應急預案所賦職責外,應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安監(jiān)、交警、海事、消防、衛(wèi)生醫(yī)療、紀檢監(jiān)察和技術監(jiān)督等部門(單位),妥善、高效地處理好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3.預警預防與事故報告機制

  3.1預測與預警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廳直屬各單位要針對可能發(fā)生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處置。

  3.2預警級別及發(fā)布

  根據預測分析結果,按照可能發(fā)生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四級預警:Ⅰ級(特別嚴重)、Ⅱ級(嚴重)、Ⅲ級(較重)、Ⅳ級(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窦墸ㄌ貏e嚴重):指安全生產事故的發(fā)生,可能造成大量的公私財物損毀和人員傷亡預警,社會危害性和影響巨大,或者涉及兩個以上地級市以及跨省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由廳應急辦發(fā)布紅色預警信息。

 、蚣墸▏乐兀褐赴踩a事故的發(fā)生,對公眾生命安全將構成威脅,并對公私財產可能造成較大損失和危害的,或者事故發(fā)生地涉及兩個以上縣(市、區(qū)),社會影響較大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由廳應急辦發(fā)布橙色預警信息。

 、蠹墸ㄝ^重):指可能造成損失以及社會影響較小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由地級市交通局(委)、廳直屬單位應急指揮機構發(fā)布黃色預警信息。

  Ⅳ級(一般):指可能導致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發(fā)生,但險情尚未出現、行為尚未實施或結果尚未產生,造成損失或社會影響輕微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急指揮機構發(fā)布藍色預警信息。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廳直屬單位和交通系統企業(yè)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要及時、準確地向上一級交通主管部門或當地政府報告本地區(qū)、本部門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有關情況,并根據事故的危害性和緊急程度,依職權發(fā)布、調整和解除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包括可能發(fā)生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預警級別、警示事項、相關措施等。涉及跨地區(qū)以上市行政區(qū)劃的特別嚴重或嚴重預警信息的發(fā)布和解除,須經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或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授權的部門批準。

  3.3事故報告

  3.3.1事故報告程序

 。1)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工作人員應迅速向事故發(fā)生地交通主管部門、所屬單位、安監(jiān)、交警、海事和消防等相關部門報告;事故單位在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所屬地交通主管部門。

 。2)事故發(fā)生地和事故單位所屬地交通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向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緊急情況下可越級上報。

 。3)造成3人以上死亡,以及造成或可能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和嚴重后果的(如涉外涉港澳臺事故、造成嚴重危害和污染的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報至省交通廳;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的,報至市級交通局(委)。

 。4)省交通廳和市級交通局(委)接到報告的事故信息后,立即核實情況,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并依據事故類別和需要,向同級安監(jiān)、交警、海事和消防等部門通報事故情況。

  3.3.2事故快報表

  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交通部門收集、核實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后,負責填寫事故快報表(見附件1),按照權限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并報告上一級交通部門。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

  4.1.1響應級別

  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ㄒ唬窦夗憫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Ⅰ級響應: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特別重大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2)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3)可能超出省交通廳應急處置能力,需要交通部啟動應急預案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4)跨省級行政區(qū)、跨領域(行業(yè)和部門)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5)國務院領導同志認為需要國務院響應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二)Ⅱ級響應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Ⅱ級響應: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2)超出市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急處置能力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3)跨市、地級行政區(qū)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4)省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響應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ㄈ蠹夗憫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Ⅲ級響應: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2)超出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急處置能力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3)發(fā)生跨縣級行政區(qū)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4)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響應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ㄋ模艏夗憫

  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產生一定社會影響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時啟動Ⅳ級響應。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4.1.2分級響應層次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根據安全生產事故的嚴重性、緊急程度、可控性、敏感程度、影響范圍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各級別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置。

  省交通廳負責處置以下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1)Ⅰ級(特別重大)和Ⅱ級(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2)根據市級應急機構請求,需要省交通廳協調處置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3)省政府或交通部部署由省交通廳負責協助處置的安全生產事故;

 。4)省交通廳認為需要處置的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

  各地市級、縣(市、區(qū))級交通主管部門、廳直屬單位參照省交通廳,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負責各級別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置,原則上各地市交通主管部門、廳直屬單位負責Ⅲ級(較大)類別的安全生產事故,縣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Ⅳ級(一般)類別的安全生產事故。

  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負責處置該級別安全生產事故的單位(部門)應當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啟動高級別應急預案時,事發(fā)地低級別應急預案同時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后,有關單位(部門)應當同時啟動具體行動方案。

  4.2應急行動

  4.2.1應急行動的總體要求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應急工作以屬地為主,由地方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應急響應工作,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組織安監(jiān)、公安、衛(wèi)生、交通等部門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應急運輸、道路搶修、人員轉移等工作。

  4.2.2省交通廳應急響應

  (1)Ⅰ級(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交通廳廳長和主管副廳長帶領工作組趕赴現場;重大(Ⅱ級)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主管副廳長帶領工作組趕赴現場。

 。2)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單位和事故事發(fā)地交通主管部門或發(fā)生事故單位屬地交通主管部門應當24小時晝夜值班,及時報告有關信息,重要情況必須立即報告。省交通廳在廳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應急值班室。應急值班室在應急解除前24小時晝夜值班,與事故現場指揮部保持聯系,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傳達應急領導小組的指令,并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有關信息;

 。3)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以下部門派人組成工作組,趕赴現場: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廳安全生產管理處、廳公路運輸管理處、省公路局、事發(fā)地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單位屬地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單位、其他依據具體情況需要參與的部門。

  水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廳安全生產管理處、廳港航局、省航道局、事發(fā)地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單位屬地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單位、其他依據具體情況需要參與的部門。

  交通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廳安全生產管理處、廳基建處、省公路局(道路建設施工事故)、省航道局(水路建設施工事故)、事發(fā)地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單位屬地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單位、其他依據具體情況需要參與的部門。

 。4)較大(Ⅲ級)、一般(Ⅳ級)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事發(fā)地市級交通主管部門、事發(fā)地縣(市、區(qū))級交通主管部門參照省交通廳,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組成工作組,趕赴現場,密切配合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4.2.3應急行動具體措施

  各級交通、公路、航道主管部門按照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的類別和性質選擇采取以下措施:

 。1)按規(guī)定迅速報告事故信息,并請示擬采取的行動;

  (2)積極協助營救和救治受傷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

 。3)建立必要的應急行動機構,如派工作組和救援隊伍趕赴現場;

 。4)積極密切配合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5)指揮協調交通、公路、航道等部門對受損公路、河段等交通工程設施的加固、搶修、保暢通等工作;

 。6)組織協調應急運力進行搶運;

  (7)發(fā)布有關處置安全生產事故的措施;

 。8)協調配合當地人民政府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9)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等規(guī)定的其他措施。

  4.3應急響應程序

  4.3.1先行處置

  交通行業(yè)安全生產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單位、事發(fā)地交通主管部門(單位)必須快速做出反應,根據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立即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報告,請示擬采取的行動,并立即組織本單位專業(yè)救援隊伍或者本轄區(qū)有關力量進行先期處置,迅速控制危險源和現場,疏散現場人員,組織群眾自救互救,加強對事故的監(jiān)視和控制。

  4.3.2分級啟動預案

  根據4.1.1和4.1.2的相關要求和規(guī)定,各級交通、公路、航道主管部門根據事故報告信息,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采取具體的應急行動。

  4.3.3應急恢復同時進行

  在應急工作中,恢復與減災行動能同時進行的,有關交通部門應當協同當地人民政府和應急工作牽頭部門做好恢復和減災工作。

  4.3.4擴大應急

  當Ⅱ級(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不能有效處置或者有進一步擴大、發(fā)展的趨勢時,省交通廳報請省政府和交通部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必要時報請其他有關部門支援。

  地方各級交通部門根據事故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當地政府或上一級交通部門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4.3.5特別情況處理

 。1)事故跨國(境)的,按照國家規(guī)定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2)事故跨省行政區(qū)域的,由省交通廳與有關聯的。ㄊ、區(qū))交通主管部門聯合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3)事故發(fā)生后,協同有關部門采取相應措施密切注意并防止次生、衍生、耦合事件的發(fā)生。

  4.4信息共享和處理

  4.4.1快速應急信息系統

  現場應急指揮機構采用移動通訊設備,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進行通信聯絡。縣以上應急機構配置電話同步錄音裝置、傳真機、互聯網終端,并利用公用通信網建立通信聯系。

  4.4.2現場信息采集

  現場信息包括:人員傷亡、失蹤情況;財產損失情況;待救援人員情況;危險源的現狀、發(fā)展趨勢及控制情況;現場醫(yī)救情況;現場救援進展情況和現場救援隊伍情況;現場救援物資供應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交通運輸部的應急預案02-16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02-12

交通運輸部的應急預案15篇02-16

交通運輸部的應急預案(15篇)02-16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14篇02-12

交通運輸部應急預案(精選7篇)05-10

交通運輸部的應急預案(集錦15篇)02-16

交通運輸部的應急預案集錦15篇02-16

交通運輸部公路應急預案(精選12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