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生學習》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哈佛大學生學習》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尊敬的武老師在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上,給我們觀看和講述了哈佛大學生的學習。雖然這節(jié)課講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但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更有效,它引起了我們對比中美教育的方式,及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中國大學教育的松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哈佛大學的學生學習是很拼命的,對于知識的那種渴望,在半夜2點,整個校園燈火通明。學生不化妝,不穿華服,見到最多的就是學生經(jīng)常一邊啃面包一邊忘我的讀書。我想,作為我們中國的大學生,我們不要求說要拼搏到半夜3,4點才叫認真,我們還是要以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來更好有規(guī)律的學習,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是要認真努力的學習的,要不怕吃苦,發(fā)揚我們先人吃苦耐勞的傳統(tǒng)美德。
那造成中美大學學生在對待學習時,有如此強烈反差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首先,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大學的.教育體制問題。中國大學基本上只要你上了大學就能拿畢業(yè)證,而哈佛大學實行淘汰機制。每年有百分之20的學生拿不到畢業(yè)證,這樣學生就會有壓力感,而且淘汰的20%的學生的考評并不是學期末才完成,每堂課都要記錄發(fā)言成績,平均占到總成績的50%,這就要求學生均勻用力、不能放松。
也就是說他們每一節(jié)課都要預習做好準備來應對發(fā)言。我認為我們大學的教育就是缺少了這一點,完全是靠課堂老師講,學生毫無壓力,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且中國的大學期末考試是占比較大比重的,期末考試對于很多人來說,就是考試前幾周的抱佛腳,記老師透露的題目來死記硬背,這樣基本上就能過了,很多人有了這種僥幸的心理,對于課程就有了放松戒備,都是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tài)。
2、其次,比較重要的是學生的無目的,沒有方向的學習。大學了,很多剛入大學的學生都會有一種迷茫的狀態(tài),就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樣做,沒有明確的目標。在高中,大家都有明確的目標——考大學?忌洗髮W,進入大學以后呢,沒有人告訴你怎樣做。加上我們的大學課少,外面的誘惑又抵不住,漸漸的就遠離了學習,遠離了作為學生你最該做的事。
3、社會的工作崗位還是看重學歷。雖說現(xiàn)在學歷貶值了,但是不得不承認,學歷還是很重要的,它作為一個過門檻,所以很多有一定能力,但學歷不夠的還是會被拒之門外。很多人在進入大學后,都放松了,在他們看來,有了學歷基本也就行了,他們也會掌握那些需要的技能。但是卻沒有那種對于學習的渴望。
作為當代中國的大學生,我們應該要有那種吃苦耐勞,對于知識真理的追求。我們還很年輕,應該在這樣的花樣年華中去拼搏,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燦爛!
【《哈佛大學生學習》讀后感】相關文章:
《哈佛女生》讀后感05-29
哈佛女孩讀后感04-17
哈佛家訓的讀后感02-05
哈佛家訓讀后感06-05
《哈佛家訓》讀后感02-21
哈佛家訓讀后感05-23
《哈佛家訓》讀后感01-05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03-30
《哈佛家訓》讀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