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春日》朱熹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詩作。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于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春日》朱熹原文注釋翻譯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春日》朱熹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1:
作品原文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作品注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暗乳e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作品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創(chuàng)作背景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首詩是作者春天郊游時所創(chuàng)作的游春觀感,而根據(jù)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這首詩創(chuàng)作之時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達泗水之地。
作品賞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般羲疄I”點明地點!皩し肌保词菍ひ捗篮玫拇壕,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暗乳e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yīng)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fā)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名句賞析
首句點明出游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仿佛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tǒng)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于金國,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
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圣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作者介紹
朱熹(1130.9.15-1200.4.23),漢族,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亦稱朱文公。
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shè)。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
《春日》朱熹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2:
【原作】
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勝日:原指節(jié)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里是指天氣晴朗的日子,即好日子。
尋芳:游春,踏青。 尋賞春華美景。
注釋:
泗水:河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
濱:水邊。
一時:一時間,馬上。
等閑識得:即容易識別的意思。等閑,平常、輕易。
東風面:以“東風”代指春天,指春天的面貌。東風,即春風。
【古詩今譯】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獨自一人來到泗水河邊觀花賞草,享受春天的信息。站在河邊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風景一時間都換了新顏。隨便著眼于某一處景物都可以輕易看出春天的面目,真是百花怒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象。
【賞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叉仲磚,號晦庵,晚號晦翁。古徽州婺源縣(今屬江西)人,是繼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是中國十一世紀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問淵博的學者,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魏晉以來儒、佛、道、二程(程顥、程頤)的思想,把自然、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問題融於一爐,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勝日尋芳泗水濱”,作品開篇點名了“尋芳”的天氣,“勝日”;點明了“尋芳”的地點,“泗水濱”。但更重要的是詩人告訴了我們他要干什么去,即“尋芳”,尋覓美好的春景,享受春天的氣息!皩し肌币辉~既起到了點明作品主題的作用,又起到了領(lǐng)起下文的過渡作用,將作品由本句的敘述巧妙地轉(zhuǎn)為下文對春天景物的描寫上來。下面三句描寫的應(yīng)該說便是詩人“尋芳”時的所見所得。
“無邊光景一時新”,寫“尋芳”過程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耙粫r新”是詩人面對無邊風景的一種欣然愉悅的感覺,這感覺飽含了春回大地萬物吐露芳華的勃勃生機,將讀者一下子就帶到了春天里。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等閑識得”,即輕而易舉,很容易識別。“東風面”,這里詩人采取了借代的手法,“東風面”,即借指春天。由于“泗水濱”的景物特征特清新鮮艷,因此輕而易舉就能辨認出春天的面貌來。此外,在巨額夠作用方面,句中的“識”字又照應(yīng)了首句中的“尋”字!皩し肌睂さ氖鞘裁?是春天,在這里做了一個很好的回應(yīng)。“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一光點染而成的,都是春天的都是春天的代表,都是春天的使者,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這兩句詩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了春天的光景之新,寫出了詩人的尋芳所得。
【《春日》朱熹原文注釋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朱熹《春日》翻譯賞析10-14
春日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6-07
《春日》原文注釋及賞析05-26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11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
長命女·春日宴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3-21
《春日》的原文及翻譯賞析03-28
《春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3-13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