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仙子·詠江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水仙子·詠江南》是元代文學家張養(yǎng)浩創(chuàng)作的散曲。古今寫秋,常帶秋蕭颯、悲涼氣氛,而此曲卻不同,它不僅毫無悲涼色彩,字里行間還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樂觀主義色彩情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仙子·詠江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歡迎閱讀。
原文:
水仙子·詠江南
元代:張養(yǎng)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瓷锄t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愛殺江南!
譯文: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瓷锄t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愛殺江南!
陽光照耀江水,騰起了薄薄的煙霧,河岸兩邊的人家,屋頂飛檐如畫,似乎銜接在一起。江面上荷葉、菱葉叢生,浮在水中秋光安寧閑淡;看沙鷗往來翻飛舞姿翩翩,香風透出珠簾在十里岸邊彌漫。遠處的畫船正從天邊駛來,酒家的旗幟迎風招展。真是愛煞這江南美景呀!
注釋: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jì)荷叢一段秋光淡?瓷锄t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zhǎn)。愛殺江南!
一江:滿江,整個江面。煙水:煙靄籠罩著的水面。照:倒映。嵐:山里的霧氣。畫檐:有畫飾的屋檐。芰荷:出水的荷葉,亦指荷花。秋光淡:因為成叢的荷葉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顯得淡了。再三:多次,不斷的樣子。卷香風十里珠簾:“十里香風卷珠簾”的倒裝。珠簾,珍珠綴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畫船:裝飾華美的游船。酒旗:也叫酒簾,俗稱“望子”,是以布綴于竿頭、高懸于店門前的酒家標幟。飐:風吹物動的樣子。殺:通“煞”,非常、甚。用在動詞后表示動詞程度之深。
賞析: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兩句采用對偶的寫法,從大處落筆,先描寫江上之景,霧靄彌漫,煙云繚繞,再寫兩岸人家,鱗次櫛比,畫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畫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經晴日照射,氤氳蕩漾,更顯出煙水迷茫之致。次句“兩岸人家接畫檐”寫出了江南地區(qū)人口稠密和繁華富庶的特點。
接著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溫柔水鄉(xiāng)的濃郁春光沖淡了,彷佛有抿去囂擾的意味,更增添了幾許詩意盎然的搖曳之姿!翱瓷锄t舞再三”寫得是作者張養(yǎng)浩本人閑灑自適得怡然之味。
“卷香風十里珠簾”暗示了其所在的溫柔鄉(xiāng)之香艷、富麗,和前面的畫檐人家相呼應!爱嫶瑑禾爝呏粒破靸猴L外飐”相對,也是水仙子的慣例。而這兩句不僅是字面相對,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對應,一方頻頻召喚,一方倦旅來投。最后一句由客觀觀察轉回主觀感受,“愛殺江南”總結心得,既突顯主旨,又充分表達了情感。
這首小令在藝術的處理上,能夠把遠近的景物交錯來寫,富有變化,江南各種富有特色的景觀足以激發(fā)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這首《水仙子》中最繁華富麗的句子是“兩岸人家接畫檐”。
該曲中運用了“一”“兩”“再三”“十”等數(shù)詞,集中表現(xiàn)了江南風物明麗雋美的特點。由于選擇的數(shù)詞不同,富于變化,增強了生動活潑的情韻。五句寫景由遠而近,從大到小,寫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寫遠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極富條理性和層次感,表達了歡快的格調。
創(chuàng)作背景
江南如畫的景色和柔美的女子從來都讓文人們?yōu)橹隊繅衾@,作者生長在北國,此次來到江南,當?shù)氐姆N種風物人情自然讓他大開眼界。本來,對于秋之清爽怡人的了解.作者是并不缺乏的,但此地所以能讓他為之陶醉并感嘆不已,都是因為江南秋色在清爽怡人中又多了旖旎的風姿.溫暖的人情味,少了些寒冷蕭瑟?粗鴱奶爝咇倎淼男≈,讓心情隨著風中的酒旗一同舒展,搖擺、這時候,作者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暢快和愜意,因而寫下了這首散曲。
作者簡介
張養(yǎng)浩(1269—1329),字希孟,別號云莊,山東濟南人。自幼苦讀,博通經史,山東按察使焦連推薦他為東平(今山東東平縣)學正。后游京師,獻書不忽木,不忽木薦為御吏臺掾,復授堂邑縣尹。在官十年。有政績。武宗時,任監(jiān)察御史,上疏言事,得罪權責。元仁宗延祐初年,以禮部侍郎知貢舉,又升任禮部尚書。英宗至治元年(1329),參議中書省事,后辭官隱居。文宗天歷二年(1329),陜西大旱,以陜西行臺中丞前往關中救災,到官四月,憂勞成疾,卒于任上,追封濱國公。謚文忠。著有《歸田累稿》、《云莊集》、《云莊體居自適小樂府》。元代鐘嗣成《錄鬼簿》列入“前輩名公有樂章傳于世者”之中,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張云莊之詞,如玉樹臨風!彼鍢渖度⑶反嫘×钜话倭皇,套數(shù)二套。
【水仙子·詠江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詠路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2
詠白海棠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3-02
水仙子·尋梅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17
《江南》漢樂府民歌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西施詠原文,注釋,賞析10-15
詠菊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詠草原文注釋及賞析08-25
《螃蟹詠》原文注釋及賞析08-20
詠牡丹原文、注釋、賞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