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時原文及賞析
原文:
年年才到花時候,風雨成旬。
不肯開晴。
誤卻尋花陌上人。
今朝報道天晴也,花已成塵。
寄語花神。
何似當初莫做春。
賞析:
、俪裳阂蛔鳌敖(jīng)旬”,即連續(xù)下雨十來天。
、凇白龃骸本洌菏钦f當初還不如不要做春。
【評解】
這首小詞,從花時風雨、耽誤尋花,抒發(fā)感懷。年年花期,風雨交加,陌上尋花,
皆為所誤。待到放晴,花已成塵。
因此,還不如當初不要“做春”。全詞輕柔含蓄,語淺意深,風格和婉,喻意清新。
這首尋花詞似乎隱含著作者對命運的深刻感受。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這位詞人一生苦苦尋花而又尋求不得,正表現(xiàn)了他生命中苦苦追求的美好事物的失落。是求愛不成?還是懷才不遇,理想難以實現(xiàn)?無名氏的詞本事無考,不好作具體肯定,但詞中對造化弄人的哀嘆,確實是作者命運觀念的形象寫照。
上片寫有花無晴!澳昴瓴诺交〞r候,風雨成旬,不肯開晴”,作者年年思花、盼花,可是,年年到百花欲開時,天公便不作美,風雨成旬(一旬,十日,這里泛指時間長),不肯開晴。老天好象故意與人作對似的,使年年有花變成無花,“誤卻尋花陌上人!笨嗫嗨蓟āせ,終因天雨而不得。真是天公無情,造化弄人,命運是多么的冷酷!
下片寫有晴無花。“今朝報道天晴也,花已成塵!焙貌蝗菀着蔚教烨,有了尋花的機會,卻“花已成塵”,希望又成泡影。命運真是殘酷,連一絲絲的機會都不肯施予!“寄語花神:何似當初莫做春。”作者把一切艾怨投向冥冥中的花神:既然叫人難尋花,又何必百花盛開在春天。這兩句結尾看似空靈,實則沉痛,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對命運之神既怨恨不滿又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tài)。
詞的上下兩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形象體系;ㄅc天氣形成了“有花無晴”和“有晴無花”的相反相成的對比,這就在哲理上織成了一張命運之網(wǎng),把人籠罩在其中,無法逃遁。
作者對命運的感觸完全融化在生動的藝術形象之中。以尋花來象征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有花無晴、有晴無花來表現(xiàn)命運對人的.作弄,使外在的形象與內(nèi)在的寄托渾然一體。詞情顯得委婉含蓄、深沉蘊藉。
全詞筆調(diào)凄婉、感傷,興寄婉曲、語言清新流麗,很好地抒發(fā)了作者對命運的哀怨之情,呈現(xiàn)出一種柔婉的悲劇美。(石麗君)
“年年才到花時候,風雨成旬”,作者本來要與今年尋花被誤,可是一開始用的是一個含量更大的句子,這樣子不僅能罩得住全篇,而且使題旨得到更廣泛的擴充。“不肯開晴”語意和“風雨成旬”略同。不過這不是多余的重復,因為如果只是“風雨成旬”,那么那些癡情的惜花者也許會想:總該有一刻的風晴吧,只要乘這個機會看上一眼春花,也就不枉度此春!不信,你看那“誤卻尋花陌上人”的人或者就是這么想的。不然他明知“風雨成旬”,為什么還要尋花陌上呢?而正是因為有了“不肯開晴”,“誤卻”二字才更見份量。
但是,詞篇也不是順著一個方向發(fā)展下去的。過片的“今朝報道天晴也“就忽如絕路逢生,然而緊接著又一個轉折:“花已成塵”!上片說“誤卻”,總還是誤了今日仍有明日的希望,F(xiàn)在,一個“塵”字已經(jīng)把花事說到了頭,因此對尋花人來說,剩下的便只有懊喪與絕望!凹恼Z花神,何似當初莫做春“是作者的怨懟語,也是癡想。這種癡,正說明了他的情深;而這種至情寄托著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感喟,詞中埋怨花開不得其時,未嘗沒有作者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慨吧?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時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花非花》原文及翻譯賞析10-17
花犯 詠梅原文及賞析10-15
買花 / 牡丹原文及賞析10-15
解語花·梅花原文及賞析10-15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原文及賞析11-21
桓靈時童謠原文及賞析10-15
《揚州慢·瓊花》原文及賞析10-15
花犯·梅花的原文及賞析12-17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原文及賞析10-15
花非花原文、賞析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