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偨Y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1
我校教育技術工作以“服務師生、服務教學、服務科研、服務管理”為宗旨,以方便師生利用和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服務為根本落腳點,根據市教育局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大力整合教育技術資源,營造教育教學與管理的信息環(huán)境,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管理、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近一年中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計劃,強化指導與監(jiān)督。
我校領導十分重視現(xiàn)代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專門成立教育技術裝備工作領導小組,以朱校長為總負責,裝備副校長黃傳琴負責具體實施,付祥華、劉銀橋等幾位老師負責具體操作。從教育實際出發(fā),本著“節(jié)約為本,合理投入、管好用好”的原則,開學初制定了學年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與措施,強化工作指導與監(jiān)督,對照市局配備標準設置好各專用教室,并采購好各類裝備,并督促各室管好用好,使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持續(xù)有序有計劃地發(fā)展。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裝備與應用情況。
1、電教設備的使用情況。
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研究,對教師自制課件進行評比,信息組把比較優(yōu)秀的自制教材、課件公布到網站上作為共享資源。我校95%的教師會使用電子白板上課,初步嘗到電子白板帶給教學工作的幫助和便利。
2、教師的培訓情況堅持學用結合,校本為主的原則,努力抓好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除了多次組織專職教師參加市級培訓外,我校還有計劃地利用假期對全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培訓,繼續(xù)開展教師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能力的鞏固與提高的指導和培訓,讓每一位教師學會使用遠程教育設備和校園網絡教學設備,會進行優(yōu)化使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學科課程教學。學校還購置相應的培訓資料,供感興趣的老師學習。通過培訓指導,解決學校現(xiàn)代遠程教育中的“不足、不高、不通”的問題。同時組織在相應年齡范圍內的教師參加國家教育部組織的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水平考試,積極選派部分教師參加市教育局電教中心組織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觀摩、研討活動,參加率達100%。
三、實驗室工作
1、我校教學儀器均按照上級要求配備,分組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器材使用保管得比較好。
2、各室均有完善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在實驗室里張貼科學家畫像和科學名言,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3、儀器室做到科學管理。期初期末,組織信息中心成員、實驗室、專用教室的老師對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等資源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清理,做到了賬目清楚,學校有總賬,各室有儀器明細賬,做到柜有柜簽,物有標簽,賬、物、卡相符一致。儀器分類存放,整齊規(guī)范,做到定期保養(yǎng),損壞及時維修。
4、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各室器材保管專人負責。
5、在抓好實驗室、儀器室建設的同時,我校認真抓好實驗教學的開展。我校實驗教師都能按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及實驗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節(jié)實驗課。
四、不足與改進。
1、音體美裝備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資金投入力度,充實音體美裝備,以更有利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2、圖書室圖書不足,有待進一步充實。
3、學生動手實驗能力普遍不強,有待對專職科學教師加強實驗技能培訓。
五、今后努力方向。
1、首先是狠抓裝備建設常規(guī)管理,繼續(xù)完善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音體美室的管理制度,加強制度檢查力度,充分發(fā)揮教學儀器的作用。
2、加強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訓練。
小港管理區(qū)中心學校
二0xx年十二月十九日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2
本年度,我校教育技術工作以“服務師生、服務教學、服務科研、服務管理”為宗旨,以方便師生利用和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服務為根本落腳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大力整合教育技術資源,營造教育教學與管理的信息環(huán)境,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管理、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計劃,明確目標,強化指導與監(jiān)督。
為使學校信息化教育健康持續(xù)有序發(fā)展,增大工作預期性,根據學校領導的要求,開學初制定了學期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與措施,強化工作指導與監(jiān)督。
二.加強設備、資源的安全管理與運行維護, 提供信息化教育科研與管理的環(huán)境保障。
1.期初期末,組織信息中心成員、實驗室、專用教室的老師對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設備、設施等資源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清理,做到了帳目清楚,帳、簿、冊、卡、物相符一致。
2.電教教材、設備和實驗器材、設備等資源存放合理規(guī)范,整齊劃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盜、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無”(無灰塵,無銹蝕,無丟失,無損壞);嚴格實驗藥品管理,確保設備、設施資源實體安全和實驗藥品安全;實驗耗材、設備分發(fā)、準備堅持節(jié)約,注意安全,做到無耗材浪費和安全事故發(fā)生。
3.電教、實驗儀器、設備、器材與電教教材的領用、借還嚴格實行登記制度,電教設備、電教教材使用后及時收回,確保了設備、資源的0流失率和無人為損壞。
4.每期定期檢查、督促各年段、班級做好信息化教育設備外觀日常衛(wèi)生保潔工作。
5.做好信息化教育、管理設備、設施資源的運行維護。本學年,對部門、科室、年級辦公室、專用教室和校園網絡終端設備等出現(xiàn)的故障,及時進行遠程或現(xiàn)場檢查、處理和維護,確保了設備正常運行和處于良好備用狀態(tài)。
三.抓好教師學習培訓指導,提高教師信息化教育素質。
堅持學用結合,校本為主的原則,繼續(xù)開展教師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能力的鞏固與提高的指導和培訓。加強教師信息技術、遠教資源與課程整合指導,讓每一位教師學會使用遠程教育設備和校園網絡教學設備,會進行優(yōu)化使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學科課程教學。通過培訓指導,解決學,F(xiàn)代遠程教育中的“不足、不高、不通”的問題。
四.拓寬資源應用渠道,深入推進資源運用。
1.日常學科教學中,學科教師必須加大強化資源與學科教學整合力度,全期資源應用時數為全期學科教學總時數的10%以上。
2.組織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基本功競賽、優(yōu)質課評比等活動,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能力。同時認真、規(guī)范填寫、完整相關表冊的記錄。
3.抓住實踐教育課題研究契機,組織中高年級優(yōu)秀學生開展了打字、電腦繪畫、編程等課外活動,通過層層選拔,推薦優(yōu)秀學生參加上級組織的.電腦操作比賽。
五.抓好科學實驗教育教學工作
1.認真組織開展實驗操作考核,學生實驗操作考核成績平均及格。
2.實驗員及時認真做好實驗教學的表、冊、單等軟件資料的分發(fā)、規(guī)范、完事填寫實驗通知單、實驗報告,做好資料檔案收集整理。
六、規(guī)范做好學校圖書室管理服務工作
圖書管理人員能認真做好借閱咨詢服務工作,當老師或學生來查詢資料時,及時答復,通過網絡檢索或翻閱雜志目錄等途徑,幫助查找相關的書刊資料,盡可能滿足大家的需求。我們本著“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一切為了讀者”的人本化的服務宗旨,想讀者所想,急讀者所急,注意幫助并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解決學習、活動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有問必答。平時,經常有不少學生因學習或參加學校活動(如手抄小報比賽、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知識競賽、征文比賽以及少先隊活動等),來圖書室查閱資料,我們便積極配合,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在館藏中查找,及時提供所需的書刊資料。在校園文化節(jié)“好書伴我成長”
在“讀書節(jié)”等系列活動中,圖書館積極做好服務工作,還將部分優(yōu)秀讀書筆記在閱覽室中展出。為了確保圖書排架有序,符合規(guī)范。我們每天要對書庫內的書整理幾次,對于在流通中稍有破損、脫頁的書及時修補。整理裝訂去年的雜志刊物,做好新到的圖書、雜志、音像等資料的驗收、登記工作,并上架流通。認真記載好圖書館日志,登記好圖書賬冊及讀者丟失圖書的賠款、注銷明細,統(tǒng)計好各種數據,做好年度情況匯總。學校圖書館網站在計算機老師的配合協(xié)助下,內容不斷充實。
七.認真做好檔案資料清整裝訂
認真做好電教、裝備、實驗教學等方面的設備資源管理、應用資料檔案的完整收集、規(guī)范整理與裝訂工作。
八、積極配合和輔助各小學教育技術裝備上報工作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3
一、加強了組織領導,規(guī)范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機制
學校建立了以校長為領導的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領導小組,副校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分管圖書館、實驗室、信息技術和其它專用教室,總務主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落實各個崗位的責任分工,使教育裝備管理更趨規(guī)范化、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
本學年度,已經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擴大會議,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規(guī)劃,交流匯總在平時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相關人員改進和糾正,確保了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二、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術裝備水平
本學年度,我校進行了網絡線路改造和調試,使這些先進的教學儀器能及時為教學所用,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按常規(guī),學校又訂購了一批新書,以滿足廣大師生的閱讀要求,采購了必須的學生科技活動材料,增加了一些體育活動器材和實驗器材等?傊緦W年度我校在教育裝備上的投入超過3萬元。
三、改進工作方法,推進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效能
1.改革實驗類型,進一步提高各專用教室的利用率。實驗室的開設率都達到甚至超過了相應的要求,也就是必須要做學生實驗一個都不漏。我們鼓勵教師盡可能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增加了學生動手機會,提高了實驗能力。要求實驗室工作人員在課余時間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讓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得到進一步鉆研。
2.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努力提高微機網絡教室的使用率。除信息技術課外,我們鼓勵其他學科的教師使用,研究在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平時增加微機室的開放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操作機會,提高我校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
3.加大了圖書館的開放程度。本學年度,我們專門召開了圖書館工作人員會議,對圖書館工作進行了規(guī)劃,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要求增強服務意識,特別是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加大對學生的宣傳力度,做好各種新書、好書的推薦,采用一些靈活有效的手段,適當延長借書的時間,增加借閱的時段,吸引更多的學生前來借閱,使生均借閱數基本達到省標要求,發(fā)揮了圖書館應用的功能。
4.努力提高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應用水平。本學年度,信息技術組加強了對教師多媒體設備使用的指導,提高了教師對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使用能力和頻率,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發(fā)揮了現(xiàn)代化設備的作用。在對各班級教室內多媒體設備使用情況的抽查中發(fā)現(xiàn),我校老師在新課教學中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有的老師達到了80%以上。
四、加大檢查力度,做好資料積累
本學年度,學校領導小組對各種裝備使用情況記錄、各種帳冊的記錄等進行了多次檢查。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發(fā)現(xiàn)的不足及時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能隨時查看出各專用教室的使用情況,隨時了解各種裝備的使用、運行、維修保養(yǎng)、報損等情況。做到有帳可查,有據可依,做好資料的積累。
回顧過去的一年里,在全校教職工和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現(xiàn)代化教育裝備得到了較好的使用,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得到了有效地開展,但其中還有許多工作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我們將認真總結不足,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使我校的現(xiàn)代化設施發(fā)揮更大的效能。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4
為了切實加強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使用,進一步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的應用水平,充分發(fā)揮課程資源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教育局工作部署,在區(qū)教育裝備中心的直接指導下,按照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教育裝備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對照、耦惻鋫錁藴剩鸩教碇煤屯晟屏私逃夹g裝備,并且加強管理和使用,全面加強教育技術裝備與學科的整合,使之合理高效使用,全面提升 學校的教育裝備水準和應用水平,現(xiàn)將我校對教育技術裝備的管理和使用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育技術裝備建設,規(guī)范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機制
學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的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領導小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由專人分管,有實驗教學領導機構,教導處分管實驗室、計算機室、信息技術、圖書館和其它專用教室,總務主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時我校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落實各個崗位的責任分工,使教育裝備管理更趨規(guī)范化、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如學校有:普通教室多媒體管理使用制度、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理化生實驗室管理制度、學生機房管理制度、音、美、勞專用教室管理制度、教師辦公電腦管理制度等。在平時的工作中,學校每周召開領導會議,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檢查交流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相關人員按規(guī)范要求工作,確保了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二、細化教育技術工作管理,推進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
1、加強實驗室工作管理,提高學生實驗動手能力。
新課程要求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改革實驗類型,充分利用好實驗室的使用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水平、動手能力和探究意識,是我們的目的。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2021年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08-26
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總結范文(通用6篇)12-19
2021學校技術裝備工作總結(通用6篇)12-15
學校教育工作總結(通用5篇)12-31
學校教育統(tǒng)計年度工作總結11-24
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總結范文(通用6篇)12-16
學校教育教學年度工作總結04-29
學校教育安全生產工作總結(通用5篇)04-16
學校教育教育工作總結(精選5篇)04-02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總結11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