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以路為話題的作文四篇
篇一:以路為話題的作文
別人說她某件事不該做或做得不好,他便可以來一句“走自己的路,讓人們?nèi)フf吧”。由此看來,這句話已成了一面不知悔改遮掩的擋箭牌了。
首先,只管自己走路,不顧他人死活,完全是不負責任,自私自利。比如后住李煜和宋徽宗,一個吟詩,一個作畫,更醉心其中到不理朝政的地步。大臣勸諫不聽,百姓怨憤也不顧,最終一個成了亡國之君,一個成了結(jié)下之囚。這難道不是不負責任而終嘗苦果的例子嗎?若李后主和宋徽宗多為群臣、為蒼生想一點,服一點責任,聽取一點諫臣的意見,少一點自己的喜好,相信憑這兩人才智治國是不成問題的。究其禍首,恐怕就是這“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心理。
其次,只管一味向前,不聽他人意見,毫無疑問,這是盲目自大。馬謖守街亭時,副將王平勸他在來自要道安營,馬謖不允;王平勸他不要上山扎寨,馬謖不聽,結(jié)果不免落個兵敗身死的結(jié)局,可發(fā)一笑!但在嘲笑他人之余,我們是否要自我反省,自己是否也曾像馬謖一般,“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真理有時的確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但畢竟是有時而已。一般來講,一群人總是比幾個人正確的,強行走自己的路,不顧他人反對,便是弗民意而為,逆天道而行,終究不免敗亡。所以,走自己的路,還是要聽聽別人怎么說才好。
最后,捂住雙耳,不管事實,不管腳下是否有路,只管走自己的“路”,這顯然是在逃避現(xiàn)實,自欺欺人。這絕非臆造,確實是某些人內(nèi)心所想。比如某君做錯了事,大家一致反對,事實和經(jīng)驗也告訴他:“你錯了!笨墒悄尘桓腋恼,或是怕改正了丟了自己的面子。于是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錯到底算了!那么,面對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看法,我們何去何從?在我看來,無非是“大膽嘗試,擇善而從”。
讓我們多一點虛心,少一點自大;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執(zhí)拗;多一點改過的勇氣,少一點無用的虛榮,生活的天平就會向我們傾斜。也有不懷好意的;既有切中啃綮的,也有無關(guān)痛癢的。這就需要一定的鑒別能力。
篇二:上路
我們要走的,是一條迂回漫長的路。這條路,是一條人生的路。這條路上,充滿了荊棘,大大小小的石塊。許多人累倒了,他們爬起,卻又摔倒。就這樣不停地倒下爬起,有人倒下就起不來了,在那里等待自己的蠟燭黯淡,熄滅,永遠地倒在那里了。
小時候,我們不要成為溫室的花朵,受人百般呵護。走在路上,被石塊絆倒,被荊棘刮傷,會受不住的,一倒不起。同時,也不要父母為自己做著做那。萬一在路上,這做靠山?jīng)]了,還怎會有走到底的決心?準備時,我們還需要學會獨立,學會照顧自己,做一個強者,在這條路上艱難地活下去。時刻準備著!
乘客可以上可以下,但司機不能。司機歷經(jīng)滄桑,唯有向前。走在路上的人,有的是乘客,有的是司機。我們走在路上,就要有司機的精神,勇往直前。哪怕前面被“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要緊踩油門,沖出困境,看到希望的曙光。
在路上,我們要學會拒絕。面對誘惑,我們要拒絕。那直通山頂?shù)碾娞,坐進去后,能直接升到山頂,人生平淡無味,就這樣直接虛晃而過,毫無意義,還不如干件大事去死有意義;那條看似平坦的樓梯,其實里面危機四伏,是才狼虎豹的潛伏地。那里更深更黑暗的誘惑無處不在,無人可擋,最終斷送自己。所以還不如走那條充滿艱辛和困苦的路,讓自己懂得更多,學會更多。
在路上,我們要寬容。在這條路上,只有和諧相處,我們才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青山綠水,為自己留下海闊天空。人生天地之間,忽然而已,只有不拘小節(jié),我們的路才可布滿陽光,暖意融融,我們才可且行且吟,樂在其中。
在路上,我們要堅韌。既然選擇了這條充滿艱辛的路,我們就要堅持到底。前人以他們百折不撓的毅然決然,為我們開啟了一道光明之門。相信吧,“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登頂了,但這還不算完,選一架梯子登上最頂層吧。真正的強者終會在長梯下準備,準備爬上那直插云端的梯子,云霄上的,是一幅春機盎然,美好的春天。
伙伴,你準備好了嗎?我們上路吧!
篇三: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讓大家說去吧!”并不意味著“夜郎自大”而是一種自信力的體現(xiàn),一種對科學、對真理追求而不妥協(xié)的韌性的體現(xiàn)。
他之所以不是“夜郎自大”,因為它所說的`“路”是在科學的嚴謹?shù)姆直媪ο抡业降摹?/p>
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一段話:“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zhàn)的武人……”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一向少有敢走自己的路的人。
少有敢走自己路的人,社會自然就少有創(chuàng)新;少有創(chuàng)新,社會自然就因循守舊;而守舊,社會必然就要倒退。
為什么中國人少有走自己路的人呢?
中國本來很早就有無頭而敢與皇帝交戰(zhàn)的英雄,有死于追求太陽的巨人。為什么一切都成為神話呢?追溯歷史,尋找歷史車輪印下的轍痕:奴隸制的很快解體,使后來的封建統(tǒng)治者意識到,沒有強大的思想統(tǒng)治工具,就無法使四海之民,天下之士盡為自己服務。于是,在那烽火連天的混戰(zhàn)中,統(tǒng)治者們努力尋找著有序的社會結(jié)構(gòu)。
統(tǒng)治者的“慧眼”看中了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加上道家的虛無與淡然、佛家的面壁主義,終于給富有斗爭性、創(chuàng)造性的人民套上了“不朽而沉重”的精神枷鎖。但在中國人的血管里依舊保留著祖先那開天辟地的英氣,也有反抗的人,走自己路的人。兩千余年的強制力自然無法在短時期內(nèi)消除窮盡,慣性依然巨大無比。因此造成了今天中國人身上的種種劣質(zhì)。
中國社會的傳統(tǒng)結(jié)構(gòu)是一種極端的收攏式形體。這種壓抑的構(gòu)架使人們失去了開拓的勇氣,失去了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有的只是隨著發(fā)臭的“傳統(tǒng)道德”邁步,將自己的個性融于共性眾,因而才會使原來擁有諸多美德的人民變得缺少真誠,缺少韌性,缺少自我的顯露。
但我還要說:中華民族依舊是偉大的民族。因為在漫長的黑暗中,盡管追求真理的不斷被扼殺,但仍然有敢于走自己路的人。人民也從未喪失過自信力。
“走自己的路,讓大家說去吧!”這“路”,是將自己奉獻給祖國,奉獻給民族的路,也是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奮斗的路!
篇四:路在腳下
古有夸父追日,成為不老神話;今有各國爭雄,窺探宇宙無窮奧妙。這是人的執(zhí)著之路。伽利略鐵塔實驗,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對論,愛迪生發(fā)明燈泡。這是人的探索之路。張丹負傷出賽,勇奪奧運銀牌;邰麗華雙耳失聰,卻用雙手幻化完美之境。這是人的信念之路。
有誰說前方無略?若是都如那抱頭慟哭的阮籍,生活豈不是黯淡無色,生存豈不可笑至極?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誠然,若你不踏上雙足,不披荊斬棘,不經(jīng)歷風雨,路是不會與你相見的。哥白尼的日心說,最初被視為異端邪說,如果沒有別人的支持,就算他復生,孤掌難鳴,也準逃迫害;有了他這樣的先驅(qū),有了那些執(zhí)著真理的支持者,那條與宇宙,與真理相通的道路才在永恒時空中浮現(xiàn),昭示后人。
前方有路了,無數(shù)先驅(qū)開創(chuàng)的道路出現(xiàn)了,盲目的追隨又有意義嗎?詩歌發(fā)展到唐朝,已成了漫山的野草,干篇一律,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文豪的出現(xiàn)卻將詩歌推向了頂峰,后來者抬頭仰望,卻無法逾越。若這些人也如前人一般,不肯嘗試自己的道路,歷史文學的星空將會變得黯淡,歷史的長卷又將何等蒼白無力!
伽利略不正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腳下從未有人涉足的路嗎?亞里士多德錯誤的觀點統(tǒng)治人們達10個世紀之久,而伽利略卻輕松地反駁了他,相信自己腳下的路,讓他的名字永遠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沒了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人云亦云,這個世界還有什么新意可言?歷史又有什么發(fā)展、變化呢?
人與路是相互依存的,路給了人方向,給了人依賴。有了路,終會有一個終點;人給路生氣,給了路喧鬧。沒有人,路終會被荒草淹沒,消失無蹤。
路其實就在自己腳下。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的路,天塹變通途,無路也相通。
【以路為話題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以路為話題的作文范文以路為話題的作文范文08-12
以路為話題作文08-18
以路為話題的作文08-26
路為話題的作文02-14
以路為話題的作文08-31
以路為話題的優(yōu)秀作文10-21
以路為話題的小學作文09-08
以路為話題的高中作文07-18
以路為話題的作文范文08-17
【薦】以路為話題的作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