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意識的方法
獨立意識有利于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
性格是個體對現實正確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包括品德即對國家、社會、他人等設計是非善惡等問題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幼兒獨立性格的形成有利于幼兒及早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形成與他人特別是同齡人良好的態(tài)度與友好交往的方式,以及對學習、生活、集體、自己的正確態(tài)度與行為,使孩子具有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擁有較強處理實際事務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應對時代的挑戰(zhàn)。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1、更新愛的觀念,改變愛的方式,把學習的機會交給寶寶,培養(yǎng)寶寶自理的能力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為其今后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這種愛的觀念和方式往往被許多父母所忽視。一般情況下父母對寶寶的疼愛表現在細致周到的照顧上,并事事代勞。殊不知這些父母在不經意間丟失了寶寶動手學習的機會,造成寶寶的依賴性,使其失去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實在令人遺憾。改變愛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寶寶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yǎng)。
2、確定適當范圍,支持寶寶“自己來”。凡是寶寶能自己做的事,必須支持他自己做,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自己來”的范圍。如1歲的寶寶吃飯時要自己來,便可滿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飯灑到桌上;2歲左右的寶寶要自己洗手洗臉,自己爬樓梯、穿脫鞋子等等,均應支持,允許他自己做。這樣既可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又可增強寶寶自理的能力。
3、耐心指導,教會技能。由于寶寶年齡小,能力差,在嘗試“自己來”時往往搞得一塌糊涂,這時父母應耐心指導,做好示范,教會寶寶“自己來”的技能,幫助寶寶進步、成功,從而獲得足夠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責,否則勢必導致寶寶膽怯、消極、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經常提醒,持之以恒。許多事情寶寶要自己來只是憑一時的興趣。而寶寶的興趣廣泛卻并不穩(wěn)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興趣了。因此要使寶寶從小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必須靠父母的幫助和督促。經常提醒寶寶按時去做該做的事,如“該洗臉了”“該洗手了”等。若寶寶不愿自己做時則可說:“媽媽知道寶寶很能干,一定會做的!被蛘f:“寶寶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币源藖韽娀职謰寢尩闹噶,激勵寶寶持之以恒,以便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意識的方法】相關文章:
正確培養(yǎng)孩子獨立意識的小方法12-01
培養(yǎng)孩子方位意識方法10-27
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的方法11-03
培養(yǎng)孩子獨立睡覺的方法12-02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方法12-03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的方法10-13
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的有效方法12-03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格的方法12-02
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方法12-02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方法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