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賞析
雜詩賞析1
【原文】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fēng)柳映堤。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注釋】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鵑:鳥名,即子規(guī)。
【譯文】
時令將近寒食,春雨綿綿春草萋萋;春風(fēng)過處苗麥搖擺,堤上楊柳依依。
這是為什么呵,我卻有家歸去不得?杜鵑呵,不要在我耳邊不停地悲啼。
【賞析】
這是歌詠游客居外不得返鄉(xiāng)之情的詩。意思是在說寒食、清明將到,客居不能返鄉(xiāng),卻聽得杜鵑悲泣,更為傷感,大有“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之慨。詩的節(jié)奏獨(dú)特,首兩句節(jié)拍為“一、二、三”,然而卻諧絕句平仄韻,這是絕句中少見的。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敗;三、四句寫風(fēng)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yùn)藉,情緒無限感傷。
雜詩賞析2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一、作者及作品簡介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xué)家。他的詩氣勢磅礴,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二、寫作背景
一八三九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眷屬,在南北往返途中,寫下了短詩315首,題為《乙亥雜詩》。本詩是第一首,寫他被迫辭官,離開北京時所抒發(fā)的感想。
三、中心思想
詩人憤然辭官,回家途中觸景生情發(fā)出感慨,表達(dá)了作者的離愁別緒,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理想,關(guān)注國家命運(yùn)的思想感情。
四、譯文賞析理解
1、浩蕩離愁白日斜(xiá),吟鞭東指即天涯。
在彌漫無際的離愁中,眼看夕陽西下。“浩蕩離愁”是說詩人的愁緒無邊無際。用斜日和天涯路烘托出了無限離愁,流露出作者天高地遠(yuǎn)、天涯漂泊的蒼茫迷惘之感。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用比喻的修辭,落紅比喻詩人自己,花指國家、人民,也可比作理想信念。詩人雖辭官回家,但仍心系國家人民,及時離官辭京,也要像落紅一樣,化作春泥,報效國家和人民。此句托物言志。
今義:常用這兩句來贊揚(yáng)老一輩在事業(yè)上鞠躬盡瘁的.精神,以及他們對培養(yǎng)和愛護(hù)青年人耗盡心血的高尚情懷。
五、詞義
吟鞭:詩人的馬鞭,多用來形容行吟的詩人。
即天涯:便是天涯。這里指遠(yuǎn)離京師。
落紅:落花。
六、藝術(shù)手法
托物言志,落紅比喻詩人自己,花指國家、人民,也可比作理想信念。詩人雖辭官回家,但仍心系國家人民,及時離官辭京,也要像落紅一樣,化作春泥,報效國家和人民。此句托物言志。
【雜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雜詩的全詩賞析07-25
《雜詩》全詩賞析07-29
賞析《乙亥雜詩》賞析06-05
對己亥雜詩的賞析02-03
王維《雜詩》賞析02-03
己亥雜詩賞析06-11
雜詩原文賞析06-11
《雜詩》原文及賞析07-13
雜詩賞析范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