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季鍛煉注意事項
冬季鍛煉,不僅能提高身體對寒冷條件的適應能力,還可以磨煉意志。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冬季鍛煉注意事項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防止受傷
在氣溫低下的環(huán)境,人體關節(jié)和肌腱都會緊張僵硬,運動時的受傷概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jié),所以要做好熱身活動,緩解關節(jié)緊張,降低受傷的可能性。
注意保暖
身體突遇冷空氣會造成血管收縮,血液變濃,誘發(fā)心臟病、中風的發(fā)生,此時從溫暖和冰冷環(huán)境中迅速變緩,血液變得粘稠,給身體帶來不小的負擔。
所以,冬天運動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熱身!以夏天來說,5~10 分鐘的熱身就足夠了,但是冬季熱身即使延長到 20 分鐘都可以。
盡情揮灑汗水的小伙伴們請注意,鍛煉中鍛煉后都要注意保暖,因為汗水遇到冷空氣,會讓表層皮膚溫度降低,這樣是很容易著涼感冒的.。
注意補水
因為冷天的排汗量比夏天少,許多人就會忽略了即時補水的重要性。
少量的排汗、心率的提升、再加上遇到冷空氣,這時候身體沒有補水,血液會變得濃稠,很容易造成血管阻塞。
注意保暖防凍
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預備活動,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的衣褲進行鍛煉。鍛煉完以后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軟、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紅皮膚,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有人認為,鍛煉本身就是產(chǎn)生熱量,所以沒必要防寒了,這顯然是不對的,運動會加快循環(huán),身體處于散熱狀態(tài),的確感覺不到寒冷,但此時毛孔張開,冷空氣很容易刺激身體,造成隱形傷害,等到“感覺冷”時,身體已經(jīng)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損害。
低溫環(huán)境易造成“風邪”傷害,導致傷風感冒,也可能引發(fā)關節(jié)疼痛,甚至胃痛。身體外露的部位,如手、臉則易形成凍傷,等太陽出來半小時后,晨寒的傷害就可以得到緩解。
延伸閱讀:戶外鍛煉防寒注意:
1、選擇適宜的鍛煉時間和鍛煉環(huán)境。陰雨霧雪天不適宜戶外鍛煉(可改在室內或陽臺上);晴日時,必須日出之后再出門;有風之時,應注意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段。
2、鍛煉前注意“熱身”。尤其是大運動量鍛煉前,可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fā)熱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正式鍛煉中去。
3、穿著要適宜,除汗要及時。剛出門,要多穿些衣服;熱身后,可脫去厚衣;鍛煉后,應及時把汗擦干,隨即穿好厚衣。衣服要輕軟,不能過緊。
4、在戶外使用健身器材鍛煉,應避免直接跟皮膚接觸。因為氣溫降至零下后,人體皮膚接觸到冰冷的金屬,很可能造成粘連,直接帶來傷害。此時,應戴上手套。
5、鍛煉間隙要適當短一些,避免長時間站立于冷空氣中,從而造成體溫下降,肌肉也會跌入疲憊狀態(tài),粘滯性增大,不但影響接下來的鍛煉效果,也容易受傷。
【冬季鍛煉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冬季鍛煉的注意事項09-02
冬季鍛煉注意事項09-01
冬季鍛煉及注意事項09-02
冬季戶外鍛煉的的注意事項09-02
冬季鍛煉前的注意事項09-01
冬季孕婦鍛煉的注意事項09-01
冬季鍛煉的幾個注意事項06-24
冬季鍛煉注意事項上06-24
冬季體育鍛煉的注意事項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