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位哲學家曾經(jīng)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這充分說明了習慣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日之功,猶如滴水穿石,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抓起,從具體問題抓起。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恒,良好學習習慣才能逐步形成。我覺得,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得做好以下幾點:
一、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認為應該滿足這幾個條件:一是光線充足,空氣流通。這很簡單,但是也很重要;二是安靜,沒有騷擾。有的家長讓孩子在屋里做作業(yè),她自己在那里看電視,還咯咯地樂,孩子一會兒出來了,她就說:“回去,做作業(yè)去!焙⒆酉耄簨寢屧诳词裁茨?她樂什么呢?這最大的毛病是會養(yǎng)成孩子不能專心學習的習慣,這對他以后影響巨大。你在外面看電視樂,這就是搔擾。為了孩子,我們家長就得犧牲一些。你認為非常有意思的電視,可以等孩子做完作業(yè)睡覺你再看。你如果不注意,整天讓孩子做作業(yè),自己在那兒看電視,這對孩子內(nèi)在學習品質的影響非常大。三是,有符合孩子年齡特征的合適的桌椅板凳 ,備有足夠的文具用品。這個我相信所有家長都能做的到。
二、讓孩子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
孩子擁有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才能全力投入學習中,對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大有益處。我認為,第一,不能給孩子過分的精神壓力。切忌說:“你這次考試再考不到多少分,你等著,壓歲錢我一分都不給你;你奶奶給你的,我也都得沒收!边@么說根本不管用,而且它無端地給孩子增加了壓力。第二,保證孩子適當?shù)男菹⒑统渥愕乃。那個晚上12點才睡覺,也做不完作業(yè),第二天早上5點就起床做作業(yè)的孩子,他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狀態(tài)。 第三,孩子每周一定要有固定的文體活動時間來舒展身心。要把這個作為你們家的制度定下來。比如定期帶著孩子到公園跑一次步,或者跟爸爸到院子里踢球,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第四,在學習輔導中要耐心,不急躁,不替孩子做作業(yè),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有的家長一著急就說:“笨死了,你都笨成什么樣了,你看你。”這實際上真不管用。第五,用一切辦法保證孩子在學習當中的輕松情緒。讓他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輕松狀態(tài),這有助于調動他的積極性。孩子只有精神愉快、身體健康,他才能學好習,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三、多關心、多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都應抽出一定的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完成的學習任務,幫助孩子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使孩子感覺到你時刻在關心他的學習。作為家長有條件的要給孩子獨立的房間,或給孩子支配固定的書桌椅、時間等用于學習,不要占用孩子的書桌堆放雜物或玩樂。也不要隨便要求孩子在固定學習的時間內(nèi)做家務或其它事等等。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老師-父母都在關心他,覺得學習是一種樂趣,就更利于培養(yǎng)他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率先垂范,做孩子的榜樣
模仿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孩子來說,能否引起模仿,取決于老師、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表現(xiàn)。孩子學習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也應以身作則,自覺學習,如讀書、看報等,能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共同學習則更好。大人不應該一方面要求孩子專心學習,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勁地玩撲克、看電視、玩電腦等。這樣既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給孩子的過失留有借口:你都沒做好憑什么嚴格要求我。使習慣培養(yǎng)成為空話。
五、跟孩子一起訂立做功課和復習的時間表,每天監(jiān)督孩子完成。要讓孩子每天在時間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做完作業(yè)、復習好功課,下學后幾點到幾點干什么,幾點到幾點復習功課。你可以一月一月地定,如果孩子一個月堅定不移地做到了,那你要適當?shù)鬲剟詈⒆,要實現(xiàn)承諾。
六、用獎懲的方法訓練孩子在指定的時間內(nèi)集中精神完成作業(yè)。
這個一定要訓練,特別是對那些馬虎、拖拉、磨磨唧唧做功課的孩子。比如跟孩子說:“一個月內(nèi),你要能做到每天回家做功課的時間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超過一個小時,媽媽就帶你去看電影,你覺得可不可以?”孩子如果說:“不可以,我不看!蹦强梢宰屗釀e的要求:“我不看,我要買一個好的玩具。”“行!倍ㄏ聛碇,你看孩子能不能約束自己每天集中一小時把作業(yè)做完,應該能。這樣經(jīng)過一個月、兩個月,你讓他做三個小時作業(yè),他也不寫三個小時了。
七、培養(yǎng)、訓練復習、預習的習慣。
這一點很重要,它能夠幫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識和明天要學的融會貫通。有人說孩子提前知道明天上課要學的東西更不好,其實不是這樣。當老師提問的時候,他有可能舉手,因為他作準備了,但是他預習的書本的東西和老師講的會有很大差別。逐漸地,他會用自己復習、預習的狀態(tài)去對應老師的狀態(tài),這會提高他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另外,開始的時候,逐天詢問孩子上課學習的內(nèi)容和重點,這會推動孩子養(yǎng)成理解的習慣。很多孩子說不清楚,比如回家你問他:“今天老師講什么了?”有的孩子講不出來,這是不行的。這就是理解問題,究竟我講的核心東西是什么呢?家長如果每天跟他進行這樣的訓練,一段時間以后,就能夠幫助他抓住上課聽的核心東西了。這對一個人的思維和能力,包括掌握知識至關重要,但是剛開始,家長得下點工夫,你要天天跟他討論。
還有就是,用獎懲的方法訓練孩子做作業(yè)的認真態(tài)度。認真做作業(yè)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品質,有的孩子特認真,有的就很馬虎隨便,那么怎么訓練呢?你先別說他對錯,就以他不因為馬虎犯錯為標準,不錯就鼓勵。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只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我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和做法,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和家長批評指正。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篇2]
一、以目標為導向,以具體目的去牽引孩子的行為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要以長遠的學習目標為導向,使學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要達到長遠目標,首先要從近期的具體目的開始,要從眼前的學習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有可能達到近期目的和長遠目標。
二、從程序化訓練入手
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孩子們好動、貪玩、主意力集中時間短和自制能力弱是相抵觸的。所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起初要從程序化訓練入手。在孩子早讀和晚自習復習做作業(yè)的時間里,家長要指導孩子或與孩子共同確定學習的程序。先學什么,后干什么,一項一項按程序完成。除了在程序中規(guī)定的間息、活動時間外,不隨意做小動作、玩小玩意、唱歌吵鬧等,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會形成自動化習慣動作方式,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檢查總結
在學習習慣尚未養(yǎng)成之前,家長要幫助孩子制訂學習程序,規(guī)定完成任務的時間,在訓練過程中要加以檢查落實。每個程序開始要檢查,以后每天要檢查,再以后每周要檢查,直至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和家長都認為檢查已不必要,成為多余的時候,這就說明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就可以進一步深化、擴展。
四、用表揚來激勵,用批評控制越軌
通過檢查,就會總結出孩子在學習行為中好的表現(xiàn)和不好的表現(xiàn)。為了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家長必須賞罰分明,及時表揚好的方面,激勵繼續(xù)保持,使之鞏固好的行為,以盡快形成習慣。針對不好的表現(xiàn),要及時地提出批評,啟發(fā)自覺制止不良行為重犯,以控制其越軌。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08-04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04-21
如何提高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11-29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09-01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09-14